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彩凤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儿科用针灸艾灸按摩一体式治疗床和其内电子元件配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824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儿科针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医儿科用针灸艾灸按摩一体式治疗床和其内电子元件配合方法,包括床体和枕头,所述床体和枕头上开设有螺纹口,所述螺纹口下端螺纹连接有艾灸筒,所述螺纹口内腔中下部固定有十字杆,所述十字杆上插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下端套接固定有链轮,所述转杆上端固定有橡胶球,该中医儿科用针灸艾灸按摩一体式治疗床和其内电子元件配合方法,通过将艾灸针灸按摩合为一体,以此来适应现在保健用户的多种需求,且通过万用表对电流的监控,使其能通过添加电池来增加电流大小,并根据数值进行节点式监控提醒,以此来适应用户的需求并保证安全性。以此来适应用户的需求并保证安全性。以此来适应用户的需求并保证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儿科用针灸艾灸按摩一体式治疗床和其内电子元件配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儿科针灸
,具体为一种中医儿科用针灸艾灸按摩一体 式治疗床和其内电子元件配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儿科针灸对于被各种痛症困扰的孩子是一种耐受性好和安全有效的资源, 它可以用治疗儿童偏头疼、背痛、颈痛、腹痛、腹型偏头痛、复杂性局部疼痛 症候群、纤维肌痛及其他慢性病痛、此外还能治疗焦虑、过敏和炎症性肠病, 而针灸儿科针灸一般适用年龄是15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儿童根据年龄大小的不 同容易出现害怕等状况,且天性活泼还易乱动,导致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儿科用针灸艾灸按摩一体式治疗床和其内电子元件 配合方法,该中医儿科用针灸艾灸按摩一体式治疗床和其内电子元件配合方法, 通过将艾灸针灸按摩合为一体,以此来适应现在保健用户的多种需求,且通过 万用表对电流的监控,使其能通过添加电池来增加电流大小,并根据数值进行 节点式监控提醒,以此来适应用户的需求并保证安全性。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儿科用针 灸艾灸按摩一体式治疗床和其内电子元件配合方法,包括床体和枕头,所述床 体和枕头上开设有螺纹口,所述螺纹口下端螺纹连接有艾灸筒,所述螺纹口内 腔中下部固定有十字杆,所述十字杆上插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下端套接固定有 链轮,所述转杆上端固定有橡胶球,所述橡胶球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橡胶球下 端中部固定有锥形筒,所述锥形筒内腔设置有扇叶,且扇叶与转杆固定;
[0005]所述床体两侧通过连接套插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固定有圆盘、另一端 固定有手轮、中部套接有搭接板,所述搭接板一面固定有橡胶垫,所述床体两 侧固定有插销,所述搭接板上表面一侧嵌入有电池盒,两个所述搭接板上表面 固定有金属杆,所述金属杆的中部开设有横向凹口。
[0006]一种中医儿科用针灸艾灸按摩一体式治疗床和其内电子元件配合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0007]a将一根柔性铁丝的两端接在电池盒的正负极;和
[0008]b将接入电流的柔性铁丝用类鞋带的穿法搭接在金属杆的横向凹口上;和
[0009]c搭接后柔性铁丝的正负极插接有万用表,后万用表接上微处理器,微处理 器接警示灯,警示灯接开关按钮。
[0010]优选的,所述橡胶球的顶端接近与床体上表面平行。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搭接板上的金属杆中的横向凹口一个位于前部另一个位 于后
部。
[0012]优选的,所述链轮通过伺服电机传动、且伺服电机嵌入在床体内。
[0013]优选的,所述万用表嵌入在搭接板上电池盒旁。
[0014]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儿科用针灸艾灸按摩一体式治 疗床和其内电子元件配合方法。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中医儿科用针灸艾灸按摩一体式治疗床和其内电子元件配合方法, 因艾灸筒通过螺纹与螺纹口连接,且位于十字杆下方,所以当伺服电机运行时 转杆通过转动使橡胶球对用户背部穴位进行转揉,同时因扇叶的转动使艾灸烟 气进入橡胶球的通孔中,以此达到按摩按压两不误。
[0016](2)该中医儿科用针灸艾灸按摩一体式治疗床和其内电子元件配合方法, 因电池盒可通过安装电池来提供电力且电力一般较小,所以哪怕过载也不会对 人体造成伤害,这时因柔性铁丝与金属杆的搭接,使其能与银针接触,从而使 电流传导至银针上,刺激用户穴位血液流通。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0018]图1为本实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例提供螺纹口内腔剖视图;
[0020]图3为本实例提供节点电路图。
[0021]图中:1床体、2枕头、3螺纹口、4艾灸筒、5十字杆、6转杆、7链轮、8 橡胶球、9通孔、10锥形筒、11扇叶、12转轴、13手轮、14搭接板、15橡胶 垫、16插销、17电池盒、18金属杆、19横向凹口、20万用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该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儿科用针灸艾灸按摩一体 式治疗床和其内电子元件配合方法,包括床体1和枕头2,枕头2上的螺纹口3 主要含有2个位于头部中央和颈部位置,且位于头部的螺纹口3内没有十字杆5, 以此避免橡胶头8转动带起用户头发,床体1和枕头2上开设有螺纹口3,螺纹 口3下端螺纹连接有艾灸筒4,艾灸筒4只是将上端改为通口式并在外围开设螺 纹槽,以此来方便扭动安装,螺纹口3内腔中下部固定有十字杆5,十字杆5上 插接有转杆6,十字杆5和转杆6间通过环形滑槽和滑块进行连接,以此来做到 不影响转杆6转动又不造成转杆6下落,转杆6下端套接固定有链轮7,转杆6 上端固定有橡胶球8,橡胶球8是椭圆状的,且锥形筒10上端是与通孔9连通 的,而中部插接转杆6,以此来做到既不影响橡胶球8稳定性,又能让烟气进入 通孔9内,橡胶球8上开设有通孔9,橡胶球8下端中部固定有锥形筒10,锥 形筒10内腔设置有扇叶11,且扇叶11与转杆6固定;
[0024]床体1两侧通过连接套插接有转轴12,转轴12一端固定有圆盘、另一端固 定有手轮13、中部套接有搭接板14,搭接板14一面固定有橡胶垫15,床体1 两侧固定有插销16,插销16用于对手轮13插接,以此来避免用户背部插针后 因翻身导致的针头完全插入体内,搭
接板14上表面一侧嵌入有电池盒17,两个 搭接板14上表面固定有金属杆18,金属杆18的中部开设有横向凹口19。
[0025]一种中医儿科用针灸艾灸按摩一体式治疗床和其内电子元件配合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0026]a将一根柔性铁丝的两端接在电池盒17的正负极,接入正负极才有电流产 生;和
[0027]b将接入电流的柔性铁丝用类鞋带的穿法搭接在金属杆18的横向凹口19 上,因金属杆18的位置是安装在常插穴位的,且为了方便柔性铁丝的拆除,通 过这种方式最简单也最快捷,且和触碰到不同穴位的银针;和
[0028]c搭接后柔性铁丝的正负极插接有万用表20,后万用表20接上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接警示灯,警示灯接开关按钮,因两节电池产生的电流大小和4节完 全不一样,那么当电池出现故障时只能通过万用表20来进行检测,以此来通过 2节、4节、6节来设置节点,超过警报提示,来让用户识别电池状态和电流是 否产生。
[0029]橡胶球8的顶端接近与床体1上表面平行。
[0030]两个搭接板14上的金属杆18中的横向凹口19一个位于前部另一个位于后 部。
[0031]链轮7通过伺服电机传动、且伺服电机嵌入在床体1内。
[0032]万用表20嵌入在搭接板14上电池盒17旁。
[0033]以上为本专利技术举例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儿科用针灸艾灸按摩一体式治疗床和其内电子元件配合方法,包括床体(1)和枕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和枕头(2)上开设有螺纹口(3),所述螺纹口(3)下端螺纹连接有艾灸筒(4),所述螺纹口(3)内腔中下部固定有十字杆(5),所述十字杆(5)上插接有转杆(6),所述转杆(6)下端套接固定有链轮(7),所述转杆(6)上端固定有橡胶球(8),所述橡胶球(8)上开设有通孔(9),所述橡胶球(8)下端中部固定有锥形筒(10),所述锥形筒(10)内腔设置有扇叶(11),且扇叶(11)与转杆(6)固定;所述床体(1)两侧通过连接套插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一端固定有圆盘、另一端固定有手轮(13)、中部套接有搭接板(14),所述搭接板(14)一面固定有橡胶垫(15),所述床体(1)两侧固定有插销(16),所述搭接板(14)上表面一侧嵌入有电池盒(17),两个所述搭接板(14)上表面固定有金属杆(18),所述金属杆(18)的中部开设有横向凹口(19)。2.一种中医儿科用针灸艾灸按摩一体式治疗床和其内电子元件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彩凤
申请(专利权)人:董彩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