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设置有滚珠的铰接链的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02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31
描述了一种输送带,其包括连续布置并彼此铰接的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中间部分、前侧、后侧、第一侧向侧和第二侧向侧。设置有沿单一轴线对齐的相应第一孔的第一突出部在前侧上延伸,而设置有相应第二孔的第二突出部在后侧上以相对于第一突出部相反的方向延伸。突出部具有匹配轮廓,以允许连接销插入相邻模块之间。每个模块还包括用于相应滚珠的壳体,使得每个滚珠穿过壳体的相应圆形开口突出。每个壳体座在内部设置有多个肋。壳体的至少一个环周部分的直径与相应滚珠的直径的比在0.8至0.6之间,而肋的至少部分在下方、靠近下表面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相应的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被布置为允许每个滚珠滑入配合地插入到相应的壳体座中。体座中。体座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设置有滚珠的铰接链的输送带


[0001]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设置有输送带的批量对象的输送机,并且特别地,涉及具有设置有滚珠的铰接链的输送带。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批量对象输送机限定用于待运输的一般对象的移动表面。这种输送机通常设置有一个或更多个可移动的柔性输送带。每个输送带又可以由多个模块化元件,也称为“链”,构成,这些模块化元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环路。该闭合环路输送带被设计成至少部分地在支撑结构上滑动,该支撑结构限定移动表面的直线或弯曲的进给方向。
[0003]输送带模块化元件通过具有旋转接合部的铰接系统相互接合。实际上,在每对连续的模块化元件的相反侧处设置了相互穿插并由每个旋转接合部的铰接销保持在一起的突出部(所谓的“铰链环”)。该铰接销穿过在模块化元件的突出部中所制造的一系列孔,这些孔沿横向于且基本垂直于输送带纵向移动方向的方向延伸。
[0004]输送带的每个模块化元件设置有上表面或运输表面,待运输的对象可以被放置在其上。多个滚珠可以从该运输表面突出,这些滚珠通常空转地安装在每个模块化元件上所获得的相应壳体座内。待运输的对象实际上是放在这些滚珠上的。因此,在每个模块化元件上存在滚珠允许输送带更有效地移动、偏离和/或引导不同大小与重量的对象。
[0005]例如在文件US 6148990、WO 2004/078617和EP 1591383以及文件CN

A

110641903和CN

U

207497482中描述了具有设置有滚珠的模块化元件的输送带的示例。相反,文件US 3679043和US 5238099描述了设置有滚珠但其为连续的输送带,即它们不包括相互铰链接合的模块化元件。
[0006]通常,具有配备有滚珠的模块化元件的输送带完全由塑料制成,以便易于清洗,并且广泛应用于:食品产业,用于运输包装的和/或非包装的可食用产品;物流业,用于运输通常包装在瓦楞纸板箱中的产品;以及配送中心。然而,这些具有设置有滚珠的模块化元件的输送带的缺点在于食品液体、来自包装的纸和纸板残留物以及污垢可能在产品运输期间进入滚珠和相应壳体座之间的缝隙。这些废料会影响滚珠的自由滚动,直至将它们锁定在它们相应的壳体座内的地步。
[0007]这些具有设置有滚珠的模块化元件的输送带的另一缺点是由于,与具有无滚珠的模块化元件的类似输送带相比,它们在抗拉强度和横向柔性二者方面的结构抵抗性较低。如果没有滚珠,尤其是没有相应的壳体座,则每个模块化元件实际上通常是从固体开始制造的,即内部完整的塑料块。因此,在设置有已知类型滚珠的输送带的模块化元件中,壳体座的存在会削弱它们的相应结构,因为这些壳体座是通过去除每个模块化元件所包括的部分塑料材料而获得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铰接链的输送带,特别是设置有滚珠的输送
带,其能够以极其简单、经济且特别实用的方式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0009]详细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铰接链的输送带,其允许避免或至少最小化由可能进入这些滚珠和它们相应的壳体座之间的任何污垢和各种残留物所引起的滚珠的锁定。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设置有滚珠的铰接链的输送带,与根据现有技术的设置有滚珠的类似输送带相比,该输送带特别坚固和耐用。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将通过提供具有铰接链的输送带来实现,特别是设置有滚珠的如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输送带。
附图说明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铰接链的输送带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示例性的且因此非限制性的、参考所附示意图的描述中更加清楚,其中:
[0013]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铰接链的输送带的一些模块化元件或链的顶部立体图;
[0014]图2是图1的模块化元件或链中之一的顶部立体图;
[0015]图3是图2的模块化元件或链的底部立体图;
[0016]图4是图2的模块化元件或链的俯视图;
[0017]图5是图2的模块化元件或链的前视图;
[0018]图6是图2的模块化元件或链的仰视图;
[0019]图7是沿图6的VII线获得的放大剖视图;
[0020]图8是由图7中的VIII所指示的细节的极大放大图;
[0021]图9是沿图6的IX线获得的放大剖视图;
[0022]图10是由图7中的X所指示的细节的极大放大图;和
[0023]图11是由图7中的XI所指示的细节的极大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考附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铰接链的输送带的优选实施方式。具有铰接链的输送带作为整体用附图标记10指示。
[0025]输送带10被设计为在一般输送线中使用以沿着预先限定的进给方向A传输各种物体,例如食品和/或纸板包装。输送带10包括:多个模块化元件或链12A、12B、12C,其被连续地布置并彼此铰接;以及至少一个连接销30,其形成输送带10的铰接系统的一部分。
[0026]每个模块化元件12A、12B、12C都包括沿横向轴线B延伸的相应的中间部分14,该横向轴线基本垂直于输送带10的进给方向A。每个中间部分14都设置有放置待运输对象的上表面16和与上表面16相反的下表面44。每个模块化元件12A、12B、12C还包括前侧18、后侧20、第一侧向侧22和第二侧向侧24。
[0027]沿输送带10的进给方向A延伸的第一多个突出部26,或连接端部或铰链环,被设置在每个中间部分14的前侧18上。在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26限定相应的上表面,上述上表面基本上与每个模块化元件12A、12B、12C的中间部分14的上表面16共面。
[0028]第一多个突出部26设置有第一多个相应通孔28。这些第一通孔28沿着单一轴线C1对齐,该单一轴线基本上平行于横向轴线B并且因此该单一轴线基本上垂直于输送带10的
进给方向A。这些第一通孔28被配置用于连接销30的插入。沿输送带10的进给方向A延伸的第二多个突出部32,或连接端部或铰链环,被设置在每个中间部分14的后侧20上,但具有相对于第一多个突出部26相反的方向。在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突出部32还限定相应的上表面,上述上表面基本上与每个模块化元件12A、12B、12C的中间部分14的上表面16以及由第一突出部26限定的上表面共面。
[0029]第二多个突出部32还设置有第二多个相应通孔34。这些第二通孔34沿着单一轴线C2对齐,该单一轴线基本上平行于横向轴线B并且因此基本上垂直于输送带10的进给方向A。这些第二通孔34也被配置用于连接销30的插入。
[0030]第一多个突出部26和第二多个突出部32具有匹配轮廓,使得第一模块化元件12A的第一突出部26可以与相邻模块化元件12B的第二突出部32相互穿插。因此,第一模块化元件12A的第一通孔28沿相邻模块化元件12B的第二通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带(10),能够沿预先限定的进给方向(A)在输送线上移动,所述输送带(10)包括:多个模块化元件(12A、12B、12C),被依次布置并相互铰接;和至少一个连接销(30),形成所述输送带(10)的铰接系统的一部分,其中,每个模块化元件(12A、12B、12C)又包括:相应的中间部分(14),所述相应的中间部分沿着基本垂直于所述进给方向(A)的横向轴线(B)延展,并且所述相应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放置待运输对象的上表面(16),和与所述上表面(16)相反的下表面(44);每个中间部分(14)的前侧(18)、后侧(20)、第一侧向侧(22)和第二侧向侧(24);第一多个突出部(26),所述第一多个突出部在每个中间部分(14)的所述前侧(18)上沿所述进给方向(A)延伸,并且设置有沿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横向轴线(B)的单一轴线(C1)对齐的第一多个相应通孔(28);第二多个突出部(32),所述第二多个突出部在每个中间部分(14)的所述后侧(20)上、沿所述进给方向(A)但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多个突出部(26)相反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多个突出部设置有沿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横向轴线(B)的单一轴线(C2)对齐的第二多个相应通孔(34),其中,所述第一多个突出部(26)和所述第二多个突出部(32)具有匹配轮廓,使得第一模块化元件(12A)的第一突出部(26)能够与相邻模块化元件(12B)的第二突出部(32)相互穿插且所述第一模块化元件(12A)的第一通孔(28)沿相邻模块化元件(12B)的第二通孔(34)的同一轴线(C2)布置,以便允许连接销(30)插入以形成所述两个模块化元件(12A、12B)之间的旋转接合部;至少一个滚珠(38);和用于相应滚珠(38)的至少一个壳体座(36),所述壳体座(36)在所述中间部分(14)上获得并且设置有位于所述上表面(16)处的至少一个相应圆形开口(40),其中,每个滚珠(38)至少部分地穿过相应的圆形开口(40)突出,其中,每个壳体座(36)在内部设置有多个肋(50),所述多个肋沿基本垂直于所述上表面(16)的相应方向延伸,所述输送带(10)的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座(36)的至少一个环周部分(42)的直径(D1)与所述滚珠(38)的直径(D2)之间的比在0.8至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塞尔吉奥
申请(专利权)人:默维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