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轨列车轮区隔声的组合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81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轨列车轮区隔声的组合板结构,具体涉及智轨列车技术领域,包括轮子和设置在轮子外部的组合隔声板,该组合隔声板置于车体的内部;所述组合隔声板包括设置在轮子上方的轮区上板,所述轮区上板的一端部位于车体的内侧连接有轮区立板,所述轮区立板竖直设置在轮子的顶部一侧,且轮区立板的底端内侧壁连接有轮区边缘斜地板,所述轮区边缘斜地板的内侧设置有轮区中间斜地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隔声板结构部件运用到车体上后,轮区轮毂电机噪声、胎地噪声等传播进车内的噪声减少,轮区板结构声辐射减小,车内的噪声水平将明显得到控制,并且部件上的吸音材均用金属板紧密封装于车体,可有效保障使用的寿命。可有效保障使用的寿命。可有效保障使用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轨列车轮区隔声的组合板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智轨列车
,尤其涉及一种智轨列车轮区隔声的组合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智轨列车是将城市有轨列车与公共汽车各自优点进行融合的新型交通工具,运行道路无需铺设钢轨,可以在城市既有公路上运行,线路建设成本低周期短,采用零排放的新能源驱动方式,通常三模块或多模块铰接列车,列车最大载员超过300人,可有效缓解客运压力,是城市轨道交通新的解决方案。随着运行线路的增加,智轨列车车内噪声问题不容忽视。
[0003]根据噪声传播途径,噪声控制方法一般采用声源处控制和传播途径控制,而传播路径上可采用隔声、吸声等措施,智轨列车采用新型的轮毂电机驱动橡胶轮胎,由于智轨采用的低地板设计将导致车轮大部分向客室内凸出布置,胎地噪声和轮毂电机噪声将直接对车内噪声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控制智轨车内噪声水平,需要针对智轨轮区不同区域的噪声源特点,设计出满足相关声学规范的隔声板件结构部件以减少车内噪声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轨列车轮区隔声的组合板结构,设计的隔声板结构部件运用到车体上后,轮区轮毂电机噪声、胎地噪声等传播进车内的噪声减少,轮区板结构声辐射减小,车内的噪声水平将明显得到控制,并且部件上的吸音材均用金属板紧密封装于车体,可有效保障使用的寿命,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轨列车轮区隔声的组合板结构,包括轮子和设置在轮子外部的组合隔声板,该组合隔声板置于车体的内部;
[0006]所述组合隔声板包括设置在轮子上方的轮区上板,所述轮区上板的一端部位于车体的内侧连接有轮区立板,所述轮区立板竖直设置在轮子的顶部一侧,且轮区立板的底端内侧壁连接有轮区边缘斜地板,所述轮区边缘斜地板的内侧设置有轮区中间斜地板。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轮区上板由第一上板和第二上板组成,所述第一上板设置在靠近车体的内壁边缘处,所述第二上板设置在靠近车体走道的一侧。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板的整体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内装板、第一防火隔声毡、第一预氧丝布包预氧丝棉、第二防火隔声毡、第三防火隔声毡、第一铝板、第一阻尼层和第一碳钢封板。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上板的整体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二内装板、第四防火隔声毡、第二预氧丝布包预氧丝棉、第五防火隔声毡和第一隔音包。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轮区立板的整体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三内装板、第三预氧丝布包预氧丝棉、第一吸音材、第二隔音包、第二铝板、第二阻尼层和第二碳钢
封板。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轮区边缘斜地板的整体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PVC地板布、第一酚醛地板、第六防火隔声毡、第七防火隔声毡、第二吸音材、第八防火隔声毡、第三铝板、第三阻尼层和第三碳钢封板。
[00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轮区中间斜地板的整体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二PVC地板布、第二酚醛地板、第九防火隔声毡、第十防火隔声毡、第四预氧丝布包预氧丝棉、第十一防火隔声毡、第四铝板、第四阻尼层和第四碳钢封板。
[00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轮区上板、轮区立板、轮区边缘斜地板和轮区中间斜地板的拼接缝隙处均有车体原始钢架结构,用铆钉将板结构部件和钢架紧固连接,并在缝隙处均涂上密封胶封闭各部件。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针对列车车轮不同区域的隔声性能要求,综合考虑布置空间限制、隔声量和质量大小,设计了不同区域的组合隔声板结构部件,组合隔声板上的各个部件内由多层材料粘合后封装,且各部件之间紧密连接,将设计的隔声板结构部件运用到车体上后,轮区轮毂电机噪声、胎地噪声等传播进车内的噪声减少,轮区板结构声辐射减小,车内的噪声水平将明显得到控制,并且部件上的吸音材均用金属板紧密封装于车体,可有效保障使用的寿命,进而提高对智轨列车轮区噪声源的显著隔声,有效控制噪声的空气路径传播,能够有效抑制智轨列车轮区板结构的振动声辐射水平。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轮区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轮区边缘斜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中轮区中间斜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中隔音包的结构剖视图。
[0023]图中:1、轮子;2、轮区上板;3、轮区立板;4、轮区边缘斜地板;5、轮区中间斜地板;21、第一上板;22、第二上板;211、第一内装板;212、第一防火隔声毡;213、第一预氧丝布包预氧丝棉;214、第二防火隔声毡;215、第三防火隔声毡;216、第一铝板;217、第一阻尼层;218、第一碳钢封板;221、第二内装板;222、第四防火隔声毡;223、第二预氧丝布包预氧丝棉;224、第五防火隔声毡;225、第一隔音包;31、第三内装板;32、第三预氧丝布包预氧丝棉;33、第一吸音材;34、第二隔音包;35、第二铝板;36、第二阻尼层;37、第二碳钢封板;41、第一PVC地板布;42、第一酚醛地板;43、第六防火隔声毡;44、第七防火隔声毡;45、第二吸音材;46、第八防火隔声毡;47、第三铝板;48、第三阻尼层;49、第三碳钢封板;51、第二PVC地板布;52、第二酚醛地板;53、第九防火隔声毡;54、第十防火隔声毡;55、第四预氧丝布包预氧丝棉;56、第十一防火隔声毡;57、第四铝板;58、第四阻尼层;59、第四碳钢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6]如附图1

7所示的一种智轨列车轮区隔声的组合板结构,包括轮子1和设置在轮子1外部的组合隔声板,该组合隔声板置于车体的内部;
[0027]组合隔声板包括设置在轮子1上方的轮区上板2,轮区上板2的一端部位于车体的内侧连接有轮区立板3,轮区立板3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轨列车轮区隔声的组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子和设置在轮子外部的组合隔声板,该组合隔声板置于车体的内部;所述组合隔声板包括设置在轮子上方的轮区上板,所述轮区上板的一端部位于车体的内侧连接有轮区立板,所述轮区立板竖直设置在轮子的顶部一侧,且轮区立板的底端内侧壁连接有轮区边缘斜地板,所述轮区边缘斜地板的内侧设置有轮区中间斜地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轨列车轮区隔声的组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区上板由第一上板和第二上板组成,所述第一上板设置在靠近车体的内壁边缘处,所述第二上板设置在靠近车体走道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轨列车轮区隔声的组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板的整体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内装板、第一防火隔声毡、第一预氧丝布包预氧丝棉、第二防火隔声毡、第三防火隔声毡、第一铝板、第一阻尼层和第一碳钢封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轨列车轮区隔声的组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板的整体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二内装板、第四防火隔声毡、第二预氧丝布包预氧丝棉、第五防火隔声毡和第一隔音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新标齐玉文徐福生姚丹侴志刚陈俊霖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