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78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16
一种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涉及轮胎制造技术领域,包括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所述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一面为进胶面,另一面为出胶面,所述进胶面上设置有进胶口,出胶面上设置有出胶口,所述进胶口与出胶口结构相同且相互贯通,所述进胶面上还设置有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为半球形凹陷结构,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的最低点落在高填充胶条薄点上,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最底部距出胶面的垂直距离为0.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

技术介绍

[0002]在轮胎制造过程中,普通的高填充胶条薄点因太薄,口型尺寸过小,供胶不足,不易出胶,极易出现破边问题,若对其他相关构造进行调整,过程繁杂且效果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能够解决普通的高填充胶条薄点因太薄,口型尺寸过小,供胶不足,不易出胶,极易出现破边问题,若对其他相关构造进行调整,过程繁杂且效果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包括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所述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一面为进胶面,另一面为出胶面,所述进胶面上设置有进胶口,出胶面上设置有出胶口,所述进胶口与出胶口结构相同且相互贯通,所述进胶面上还设置有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为半球形凹陷结构,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的最低点落在高填充胶条薄点上,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最底部距出胶面的垂直距离为0.8

1.2mm。
[0006]优选地,所述进胶口和出胶口高度的中心点与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同心设置。
[0007]优选地,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的半径与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的厚度相等。
[0008]优选地,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的半径大于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的厚度,其半径为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的厚度1.0

1.2倍。
[0009]优选地,所述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是由两块半圆形结构的不锈钢块通过螺栓紧固拼接而成,所述两块半圆形结构的不锈钢块之间的配合间隙≤0.03mm。
[0010]优选地,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与进胶面交界处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半径为0.2

0.4mm,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的粗糙度为Ra0.1

Ra0.2。
[0011]优选地,所述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的厚度为10

15mm。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对半钢轮胎生产所需导胶槽结构优化设计,使在正常使用流道、螺杆等机构的基础上,只对口型板导胶槽结构调整,极大程度上增加供胶,改善破边问题,对填充胶条上下致密程度一致性有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的正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的后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的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分解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
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2

进胶面、3

出胶面、4

进胶口、5

出胶口、6

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举例的方式对本技术创造的内容作出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实施例1
[002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

3所示,一种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包括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1,所述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1是由两块半圆形结构的不锈钢块通过螺栓紧固拼接而成,所述两块半圆形结构的不锈钢块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2mm。所述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1一面为进胶面2,另一面为出胶面3,所述进胶面2上设置有进胶口4,出胶面3上设置有出胶口5,所述进胶口4与出胶口5结构相同且相互贯通,所述进胶口4和出胶口5高度的中心点与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1同心设置。所述进胶面2上还设置有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的半径与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1的厚度相等,当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1的厚度为15mm,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的半径也为15mm,该设计利于高填充胶条薄点的出胶速度与底端出胶速度相匹配,同时能够使得出胶更加均匀。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为半球形凹陷结构,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的最低点落在高填充胶条薄点上,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最底部距出胶面3的垂直距离为1.0mm。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与进胶面2交界处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半径为0.2mm,通过设置倒角,利于防止划伤,使得流胶更加顺畅,不容易产生回流胶,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的粗糙度为Ra0.1。
[0022]实施例2
[0023]在本实施例中,一种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包括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1,所述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1是由两块半圆形结构的不锈钢块通过螺栓紧固拼接而成,所述两块半圆形结构的不锈钢块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3mm。所述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1一面为进胶面2,另一面为出胶面3,所述进胶面2上设置有进胶口4,出胶面3上设置有出胶口5,所述进胶口4与出胶口5结构相同且相互贯通,所述进胶口4和出胶口5高度的中心点与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1同心设置。所述进胶面2上还设置有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的半径大于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1的厚度,其半径为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1的厚度1.2倍,当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1的厚度为13mm时,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的半径为1.2*13mm,该设计利于高填充胶条薄点的出胶速度与底端出胶速度相匹配,同时能够使得出胶更加均匀。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为半球形凹陷结构,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的最低点落在高填充胶条薄点上,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最底部距出胶面3的垂直距离为1.2mm。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与进胶面2交界处设置有倒角,所
述倒角半径为0.4mm,通过设置倒角,利于防止划伤,使得流胶更加顺畅,不容易产生回流胶,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的粗糙度为Ra0.2。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申请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包括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1),所述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1)一面为进胶面(2),另一面为出胶面(3),所述进胶面(2)上设置有进胶口(4),出胶面(3)上设置有出胶口(5),所述进胶口(4)与出胶口(5)结构相同且相互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面(2)上还设置有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为半球形凹陷结构,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的最低点落在高填充胶条薄点上,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最底部距出胶面(3)的垂直距离为0.8

1.2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口(4)和出胶口(5)高度的中心点与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1)同心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填充胶条薄点导胶槽(6)的半径与高填充胶条外口型本体(1)的厚度相等。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晓伟尚吉永孙雪峰桑贤顺王洪娟杨小刚赵永刚唐俊萍
申请(专利权)人: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