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盘式车轮以及用于制造这种盘式车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7622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尤其是单车辙的机动车的盘式车轮(1),其中,该盘式车轮(1)包括:与盘式车轮(1)的旋转轴线(A)同轴地设置的用于将盘式车轮(1)装配在机动车上的轮毂(10);与该轮毂同样同轴的轮辋(30);以及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21、22),其中,所述第一轮盘(21)和所述第二轮盘(22)分别从轮辋(30)朝向轮毂(10)的方向延伸、在轮毂(10)上在平行于盘式车轮(1)的旋转轴线(A)的横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朝向轮毂(10)地朝向彼此延伸,其中,该盘式车轮(1)还包括至少两个加强筋(40、41),所述加强筋从第一轮盘(21)延伸至第二轮盘(22)并且将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相互连接,并且所述加强筋(40、41)围绕盘式车轮(1)的旋转轴线(A)均匀分布地布置。布地布置。布地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的盘式车轮以及用于制造这种盘式车轮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尤其是单车辙的机动车、例如摩托车的盘式车轮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盘式车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已知用于机动车以及用于单车辙的机动车的多个车轮以及盘式车轮。
[0003]原则上,盘式车轮具有在轮毂与轮辋之间基本上封闭的面并且没有带有位于其之间的开口的辐条或支柱。在盘式车轮中,通过封闭的面减少了空气涡流,从而它们对车辆的空气动力学产生积极影响。
[0004]此外,在单车辙机动车中,盘式车轮应构造成基本上相对于正交于盘式车轮的旋转轴线的对称平面对称,以便从两个可能的观察侧为观察者提供基本上相同的并且因此吸引人的外观,并且同时在盘式车轮的两侧上提供基本上相同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0005]为此,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已知设置有金属板材或其它材料,它们分别提供朝向盘式车轮的其中一侧的封闭的面并且从轮辋延伸至轮毂。为了确保盘式车轮的足够的稳定性,选择相对厚的金属板材或材料,由此得到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盘式车轮的高的且因此不利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克服上述缺点并且提供一种稳定且轻质的盘式车轮及所属的制造方法。
[0007]所述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组合来解决。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盘式车轮,该机动车优选是单车辙机动车、例如摩托车或助动车,其中,该盘式车轮进一步优选是单车辙机动车的前轮。该盘式车轮包括:与盘式车轮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布置的用于将盘式车轮装配在机动车上的轮毂;与该轮毂同样同轴的、尤其是用于容纳轮胎并且环形地围绕所述毂延伸的轮辋;以及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所述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分别从轮辋朝向轮毂延伸,其中,所述轮盘在轮毂上在平行于盘式车轮的旋转轴线的横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朝向轮毂地朝向彼此延伸,从而在所述轮盘之间优选构造有在横截面中v形的空腔。为了在轮盘的厚度尽可能小且由之引起的材料节省情况下确保盘式车轮的稳定性,规定:盘式车轮根据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至少两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从第一轮盘延伸至第二轮盘并且将它们相互连接。所述加强筋围绕盘式车轮的旋转轴线均匀分布地布置。
[0009]通过加强筋并且通过加强筋围绕旋转轴线的均匀分布,盘式车轮或者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被细分成基本上均匀大小的圆周段。加强筋优选连续地从轮辋沿盘式车轮的盘式车轮彼此间隔开的区段延伸直至盘式车轮的如下区段,在该区段中盘式车轮直接彼此贴靠或相互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车轮在可见区域内朝向其侧面由轮盘封闭并且相应地构造成盘式车轮,其中,轮盘连同优选由两个区段构成的轮辋一起通过加强筋加固。所述可见区域对应于径向向内邻接轮辋的区段,因为在将车轮装配在机动车上的情况下径向向外直接邻接轮毂的区域被机动车的其它部件遮盖。在此,加强筋可以同时用于集成其它功能元件或功能。此外,加强筋通过其围绕旋转轴线的均匀分布整体地用作对齐配重(Fluchtgewichte),其重量在平衡时可降低到预先确定的程度并且由此可以使盘式车轮平衡,从而在其处不必布置附加配重或至少布置较少的附加配重以使车轮平衡。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具有轮盘的盘式车轮,轮盘的厚度以及由此盘式车轮的重量可以显著减小。例如,通过设置加强筋,在其它情况下至少2.5mm厚的轮盘可以构造有2mm的减小的厚度。
[0012]在通过低压硬模铸造(Niederdruck

Kokillenguss)构造盘式车轮时,优选之后阐述的再加工之前的轮盘或者同样之后阐述的毛坯体的轮盘具有在4至6mm之间的壁厚并且优选5mm的壁厚。
[0013]如果在制造盘式车轮时使用一个砂芯或多个砂芯,这些砂芯对于制造辐条篮(Speichenkorb)或辐条保持架来说也是必要的并且可以布置在轮盘的外侧上,则在所述铸造方法中可以实现轮盘的在3至4mm之间并且优选3.5mm的壁厚。
[0014]轮盘的壁厚可以通过切削再加工进一步减小。
[0015]加强筋可以在其指向轮辋的一侧上具有直的、但替代地也凹的或凸的形状。尤其是,凹的形状在此是有利的,因为通过每个加强筋构成区段,这些区段作为翼肋(Spant)沿所述两个轮盘延伸,从而使得位于加强筋的翼肋之间的区域保持空出并且节省了材料。
[0016]为了在可见区域中或者邻接于轮辋提供封闭的面并且由此形成盘式车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中规定,所述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分别在围绕旋转轴线的周向方向上形成完全封闭的面。
[0017]此外,在此在一种进一步改进方案中有利的是,所述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从轮辋至少在轮辋与轮毂之间径向方向上的路程的四分之一上朝向轮毂延伸并且进一步优选在该路程的一半上朝向轮毂延伸并且分别构成封闭的面。
[0018]在邻接轮毂的并且在径向方向上位于轮盘与轮毂之间的区域中,为了节省重量可以设置有空出的区域。
[0019]如果在盘式车轮上设置制动盘,则特别有利的是,所述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从轮辋至少直到制动盘的外周的高度地朝向轮毂延伸,并且保持无轮盘的、邻接轮毂的区域被制动盘遮盖。在此,在车轮的从制动盘的外周延伸至轮辋的相应一侧上的环形面对应于所述可见区域,因为位于制动盘后面的区域被该制动盘遮盖并且因此基本上不可见。
[0020]优选地,盘式车轮的一种实施方式规定,轮辋具有两个互相分隔开的区段。所述两个互相分开的区段(它们优选分别用于容纳轮胎的最后的凸起部)彼此相对于盘式车轮的正交于旋转轴线的对称平面成镜像地相对置。所述两个分开的区段通过轮盘相互连接。
[0021]特别有利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变型方案,其中至少一个加强筋构成朝向轮辋敞开的空腔。该空腔通过其朝向轮辋打开同时也在流动技术上与拉到轮辋上的轮胎或者其内部空间连接,从而在空腔中产生轮胎的内部压力。
[0022]因此,在一个进一步改进方案中规定,在空腔中可以布置或布置有传感器,例如轮
胎压力传感器。附加地或替代地,在所述两个轮盘中的一个中设置有通到加强筋的空腔的且因此在流动技术上与空腔连接的开口,在该开口中可以容纳或容纳有传感器传感器、例如轮胎压力传感器和/或阀。因此,所述传感器和/或阀可以作为功能元件穿过空腔或穿过所述轮盘中的一个中的通向空腔的开口集成到盘式车轮中。
[0023]这种空腔可以设置在一个或多个加强筋中,其中,具有空腔的加强筋优选沿盘式车轮的周向方向比周围的加强筋更厚地构造,从而可能需要设置用于补偿不平衡的措施。可能由具有空腔的加强筋本身、也可能由所属的传感器或所属的阀产生的不平衡例如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相对于旋转轴线相对置的加强筋或被用于相对置的加强筋的材料量来补偿。因此,如果设置有偶数个加强筋,则可以为与具有空腔的加强筋相对置的加强筋设置更多的材料。如果设置有奇数个加强筋,则可以通过用于两个相邻的加强筋的材料来补偿不平衡,这两个相邻的加强筋最接近与具有空腔的加强筋直接相对置的位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尤其是单车辙的机动车的盘式车轮(1),其中,该盘式车轮(1)包括:与盘式车轮(1)的旋转轴线(A)同轴地设置的用于将盘式车轮(1)装配在机动车上的轮毂(10);与该轮毂同样同轴的轮辋(30);以及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21、22),其中,所述第一轮盘(21)和所述第二轮盘(22)分别从轮辋(30)朝向轮毂(10)延伸、在轮毂(10)上在平行于盘式车轮(1)的旋转轴线(A)的横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朝向轮毂(10)地朝向彼此延伸,其中,该盘式车轮(1)还包括至少两个加强筋(40、41),所述加强筋从第一轮盘(21)延伸至第二轮盘(22)并且将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相互连接,并且所述加强筋(40、41)围绕盘式车轮(1)的旋转轴线(A)均匀分布地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车轮,其中,所述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21、22)分别构成在围绕旋转轴线(A)的周向方向(U)上完全封闭的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车轮,其中,所述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21、22)从轮辋(30)至少在轮辋(30)与轮毂(10)之间的在径向方向(R)上的路程的四分之一上朝向轮毂(10)延伸并且分别构成完全封闭的面。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车轮,其中,所述轮辋(30)具有互相分隔开的两个区段(31、32),所述两个区段相对于盘式车轮(1)的正交于旋转轴线(A)的对称平面(E)成镜像地相对置,并且所述区段(31、32)通过所述轮盘(21、22)相互连接。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车轮,其中,至少一个加强筋(41)构成朝向轮辋敞开的空腔(42)。6.根据前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盘式车轮,其中,在所述空腔(42)中布置有传感器和/或在所述两个轮盘(21、22)中的一个轮盘中设置有通向加强筋(41)的空腔(42)的开口(43),在该开口中容纳有传感器和/或阀(44)。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车轮,其中,在所述加强筋(40、41)的至少一部分的指向轮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