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及分类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755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及分类系统;包括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的正表面下部设有传送带,传送带顶部设有真空吸盘,传送带外侧设有正极片储存箱,传送带的末端设有负极片及隔膜存储箱,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中拆解支架的下部设有涂敷层粉末收集箱;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包括压紧旋转单元,压紧旋转单元底部设有拆卸单元,压紧旋转单元和拆卸单元之间设有刀片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辊轴形式对锂电池电芯进行开卷处理,使正负极片实现有效分离,为后续工艺回收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磷酸铁锂粉与石墨粉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材料分类回收再利用率的优点。率的优点。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及分类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废旧锂电池回收
,具体为一种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及分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废弃材料再利用”是一个伴随着自然资源急剧消耗和废弃材料急剧增加的新命题。锂离子电池(LIB)作为从移动电话到电动汽车(EV)的供能电源,其使用结束之后造成的大量浪费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报废的锂离子电池将达到1100万吨以上,相比之下,仅有5%不到的废弃电池可以回收。如果废弃电池得不到良好解决,其不仅对人类的健康发展有害,并且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锂电池的回收处理主要是整体粉碎、分选以及筛分来完成的;通过上述形式处理后得到的材料,如铜、铝筛分处理后纯度不够后续处理过程成本较大以及工艺复杂,进一步地,无法将正极片上的磷酸铁锂(LiFePO4)粉与负极片上的石墨粉进行分离,大大浪费了材料,使其无法实现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辊轴形式对锂电池电芯进行开卷处理,使正负极片实现有效分离,为后续工艺回收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磷酸铁锂粉与石墨粉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材料分类回收再利用率的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及分类系统和分类拆解方法。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该拆解装置包括用于锂电池电芯压紧旋转的压紧旋转单元,压紧旋转单元的底部设有用于压紧极片和/或隔膜的拆卸单元,所述压紧旋转单元和拆卸单元之间设有用破开电池电芯的刀片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压紧旋转单元包括设置在锂电池电芯顶部能够上下移动用于压紧锂电池电芯的压板,以及设置在锂电池电芯下部两侧用于支撑和带动压紧锂电池电芯旋转的滚轴。
[0008]优选的,所述的刀片装置为倾斜设置,刀片装置的顶部设置在滚轴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的拆卸单元包括两个能够相对旋转的夹紧滚轴。
[0010]优选的,所述的刀片装置的外侧设有导向挡板,导向挡板为倾斜设置,导向挡板的上部设置在刀片装置的顶部和滚轴之间,导向挡板的下部设置在两个夹紧滚轴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压紧旋转单元、拆卸单元以及刀片装置和导向挡板的两端分别与拆解支架相连,拆解支架的内侧上部设有用于与压板相连的第一伸缩装置;压紧旋转单元和拆卸单元与拆解支架相对应的外侧分别设有用于带动滚轴和夹紧滚轴旋转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001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分类系统,包括上述的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锂电池电
芯拆解装置的正表面下部设有带支架的传送带,传送带的顶部设有真空吸盘,传送带的外侧设有用于放置正极片的正极片储存箱,所述传送带的末端设有负极片及隔膜存储箱,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中拆解支架的下部设有涂敷层粉末收集箱。
[0013]优选的,所述传送带前端的上部设有分类支架,分类支架的中上部设有导轨,导轨与支撑架上的滑块相适配,支撑架的外侧设有第二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的末端与真空吸盘的一侧固定相连。
[0014]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一种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及分类系统,通过设置压紧旋转单元、拆卸单元以及刀片装置的配合能够实现对锂电池电芯进行有效的拆解,上述拆解能够有效避免因传统的整体粉碎、分选以及筛分而造成后续工序回收难度大和成本高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纯度低和涂敷层无法回收的窘境;具体的说,本技术使用压紧旋转单元和刀片装置配合实现了对锂电池电芯的开卷(破开),通过拆卸单元实现对锂电池电芯的整体进行拆卸;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所述的刀片装置的角度能够实现调整以及固定,采用的方式可以但不局限于采用螺杆穿装刀片装置的末端,并在刀片装置末端两侧安装螺母的形式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本技术中拆解的锂电池电芯的外形优选为圆柱型结构,更加优选的为18650锂电池的电芯;本技术中压板用于压紧锂电池电芯防止因刀片装置与锂电池电芯接触时锂电池电芯弹开的问题,同时通过滚轴带动锂电池电芯旋转,以达到方便刀片装置找寻极片开口的特点,本技术通过对锂电池电芯开卷的方式对其进行拆解,便于后续的分类,避免了传统工艺中破碎和筛分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辊轴形式对锂电池电芯进行开卷处理,使正负极片实现有效分离,为后续工艺回收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磷酸铁锂粉与石墨粉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材料分类回收再利用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后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压紧旋转单元、拆卸单元以及刀片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参看图1

3:本技术为一种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及分类系统,该拆解装置包括用于锂电池电芯压紧和旋转的压紧旋转单元,压紧旋转单元的底部设有用于压紧极片和/或隔膜的拆卸单元,所述压紧旋转单元和拆卸单元之间设有用破开电池电芯的刀片装置1。本技术中所述的拆解装置为锂电池电芯的拆解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破碎方式的拆解思路,其通过压紧旋转单元实现了对锂电池电芯的压紧以及旋转,上述压紧和旋转的配合为刀片装置1对电芯开卷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拆卸单元使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
膜实现完全展开,为整体分类奠定了基础。
[0020]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旋转单元包括设置在锂电池电芯顶部能够上下移动用于压紧锂电池电芯的压板2,以及设置在锂电池电芯下部两侧用于支撑和带动压紧锂电池电芯旋转的滚轴3。本技术中所述的压板2的形状可以为但不包括板状、轴状等,如为:轴状可以为旋转或不动的形式对锂电池电芯压紧,本技术中的滚轴3两个其作用包括支撑锂电池电芯以及带动锂电池电芯旋转的目的,基于此,上述两个滚轴3可以为两个同时旋转或者其中之一旋转即可,进一步地如:同时旋转时优选的为向同一方向旋转,能够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锂电池电芯旋转即可。
[0021]进一步地,所述的刀片装置1为倾斜设置,刀片装置1的顶部设置在滚轴3之间。刀片装置1的目的为对锂电池电芯进行开卷,基于此刀片装置1可以设置为固定或可活动的形式,当为固定形式可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栓等形式进行固定,当为可活动形式时,即刀片装置1可旋转,但同时需要设置限位装置以防止其在工作时刀片装置1产生位移,其可采用但不局限于在刀片装置1末端穿装丝杆,刀片装置1的两侧丝杆上安装螺母等形式。
[0022]进一步地,所述的拆卸单元包括两个能够相对旋转的夹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拆解装置包括用于锂电池电芯压紧旋转的压紧旋转单元,压紧旋转单元的底部设有用于压紧极片和/或隔膜的拆卸单元,所述压紧旋转单元和拆卸单元之间设有用破开电池电芯的刀片装置(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旋转单元包括设置在锂电池电芯顶部能够上下移动用于压紧锂电池电芯的压板(2),以及设置在锂电池电芯下部两侧用于支撑和带动压紧锂电池电芯旋转的滚轴(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片装置(1)为倾斜设置,刀片装置(1)的顶部设置在滚轴(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拆卸单元包括两个能够相对旋转的夹紧滚轴(4)。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片装置(1)的外侧设有导向挡板(5),导向挡板(5)为倾斜设置,导向挡板(5)的上部设置在刀片装置(1)的顶部和滚轴(3)之间,导向挡板(5)的下部设置在两个夹紧滚轴(4)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电芯拆解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济攀高敬雅张庆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小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