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可充电本安型电池箱的电池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406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用可充电本安型电池箱的电池充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充电输入插口和充电输出插口,所述充电输出插口中设有上电极接触器和位于上电极接触器正下方的下电极接触器,充电输出插口的上边缘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凸起,充电输出插口的下边缘设有若干第二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的数量大于或小于第二限位凸起的数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使得电池箱的极性只有与电池接触器的极性相对应时才能够插入充电输出插口,避免了极性插反,保证了在煤矿使用的安全。煤矿使用的安全。煤矿使用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可充电本安型电池箱的电池充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矿用充电设备
,尤其涉及到一种矿用可充电本安型电池箱的电池充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矿用本安型电池一般为干电池或其他不可充电电池,电池更换后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使用成本较高。为了使电池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降低企业使用成本,部分厂家陆续推出了可充电电池,通过充电器对电池进行充电。但是充电器的充电插口设置存在不足,充电时,容易将电池极性插反,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矿用可充电本安型电池箱的电池充电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极性插反的问题,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矿用可充电本安型电池箱的电池充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充电输入插口和充电输出插口,所述充电输出插口中设有上电极接触器和位于上电极接触器正下方的下电极接触器,充电输出插口的上边缘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凸起,充电输出插口的下边缘设有若干第二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的数量大于或小于第二限位凸起的数量。
[0005]本方案在使用时,将充电输入插口与电源连接,将电池箱的插头插入充电输出插口,由于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的不对称设置,使得电池箱的插头极性只有在与上电极接触器、下电极接触器对应正确时,才能插入,从而避免了极性插反,电池箱的插头与充电输出插口相适配,且电池箱的插头可以插入充电输出插口时,电池极性与电极接触器处于正确对应状态;将充电输出插口设置在壳体上,使其处于开放式,插拔电池箱插头方便,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在充电输出插口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设置限位凸起,加工更方便。
[0006]作为优化,充电输出插口位于壳体的前侧面,充电输入插口位于壳体的左端面或右端面,充电输入插口包括电源插口,以及与电源插口的接线片串联的开关。本优化方案将充电输出插口和充电输入插口设置在壳体不同的侧面,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开关,便于控制充电器电路的通断电,在没有电池进行充电时,断开充电电路,进一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0007]作为优化,壳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分别铰接安装有把手,且把手位于充电输入插口的上方。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把手,方便整体移动充电器,提高了在矿上使用的灵活性,将把手设置在充电输入插口的上方,避免触碰连接电源的电缆,提高了移动充电器时的安全性。
[0008]作为优化,第一限位凸起的数量为一个,位于充电输出插口上边缘的中间位置,第二限位凸起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凸起正下方的两侧。本优化方案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的数量设置,结构更简单,加工更加方便。
[0009]作为优化,壳体上还设有分别与各充电输出插口对应的指示灯。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指示灯,便于对充电输出插口的状态进行指示,以便使用者观察。
[0010]作为优化,充电输出插口设置为沿上下分布的两排,每排充电输出插口的数量为五个。本优化方案实现了同时插入十个电池箱,提高了使用效率,并且通过将各充电输出插口设置为两排,布置更加紧凑。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使得电池箱插头的极性只有与电池接触器的极性相对应时才能够插入充电输出插口,避免了极性插反,保证了在煤矿使用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
[0014]图3为充电输出插口放大图;
[0015]图中所示:
[0016]1、指示灯,2、充电输出插口,3、壳体,4、把手,5、充电输入插口,21、第一限位凸起,22、第二限位凸起,23、上电极接触器, 24、下电极接触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18]如图1所示一种矿用可充电本安型电池箱的电池充电器,包括壳体3,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充电输入插口5和充电输出插口2,充电输入插口5和充电输出插口2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流处理装置连接,电流处理装置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中,充电输出插口位于壳体的前侧面,充电输入插口位于壳体的左端面,充电输出插口设计为开放式,插拔电池箱插头时方便,无需其他附加操作。
[0019]本实施例的充电输出插口设置为沿上下分布的两排,每排充电输出插口的数量为五个,实现了十个电池箱的同时插入充电。
[0020]充电输出插口中设有上电极接触器23和位于上电极接触器正下方的下电极接触器24,上电极接触器23与电源正极对应,下电极接触器24与电源负极对应。充电输出插口的上边缘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凸起21,充电输出插口的下边缘设有若干第二限位凸起22,第一限位凸起的数量大于或小于第二限位凸起的数量,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均为半圆形凸起,且均朝向电极接触器所在侧凸起。为了方便加工,降低制作难度,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凸起的数量为一个,位于充电输出插口上边缘的中间位置,第二限位凸起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凸起正下方的两侧。电池箱的插头设有分别与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对应的插槽,电池箱插头的电极与电极接触器对应时,各插槽分别与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对应,电池箱的插头才能插入充电输出插口。
[0021]充电输入插口包括电源插口,以及与电源插口的接线片串联的开关,电源插口通过电缆与电源连接,在充电时,闭合开关,在不需要充电时,断开开关,以避免误触电极接触器而造成危险。
[0022]为了方便对充电器进行移动,本实施例壳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分别铰接安装有把
手4,且把手4位于充电输入插口5的上方。
[0023]壳体上还设有分别与各充电输出插口对应的指示灯1,且指示灯为双色指示灯,当没有电池插入充电输出插口或者电池已充满时,指示灯显示绿色,当有电池插入充电输出插口,且未充满(正在充电)时,指示灯显示红色。
[0024]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也应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可充电本安型电池箱的电池充电器,包括壳体(3),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充电输入插口(5)和充电输出插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输出插口中设有上电极接触器(23)和位于上电极接触器正下方的下电极接触器(24),充电输出插口的上边缘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凸起(21),充电输出插口的下边缘设有若干第二限位凸起(22),第一限位凸起的数量大于或小于第二限位凸起的数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可充电本安型电池箱的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充电输出插口位于壳体的前侧面,充电输入插口位于壳体的左端面或右端面,充电输入插口包括电源插口,以及与电源插口的接线片串联的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可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衍斌姚明远韩雪峰姜峰
申请(专利权)人:尤洛卡山东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