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益生菌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738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益生菌的制备方法,得到培养液与取接种完成后的乳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和双歧杆菌,加入酵母菌、醋酸菌、光合细菌、放线菌和芽孢杆菌,得到待发酵的混合菌液,均匀混合后发酵得到产品。该活性益生菌的制备方法,加速了益生菌在培养液中的快速扩散,同时培养液内的各种成分,既满足益生菌的繁殖条件,同时还为益生菌的繁殖提供了足够的能量供应,以实现更大程度上益生菌的生产繁殖。以实现更大程度上益生菌的生产繁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益生菌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活性益生菌
,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益生菌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细菌,可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服用,以改善人体内菌群的平衡,活性益生菌是一种微生物,由于各种微生物的性质及代谢方式不同,而分为有益微生物与有害微生物,有害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质发生氧化作用,造成食品变质、发霉、器具腐烂、中毒现象,这一过程,是病原微生物和腐败菌活化生长的结果。而微生物活菌剂是有益的有效的微生物群,能合成抗氧化物质,能抑制和杀死病原微生物和腐败菌。
[0003]就人体来说它可以消除氧自由基(游离基),杜绝病源,延缓细胞衰老,激活T细胞,分解亚硝基化合物及其他有机致癌物质,抑制病菌、病毒及癌细胞生长,调节人体血脂水平,因此活性益生菌内的有益微生物被广泛应用。
[0004]目前对活性益生菌的制备过程中,其普遍是通过干燥法实现活性益生菌粉末的制备,但是现有的制备过程中,产品内含有的活性益生菌的含量低,从而导致制备产品的功能效果差。
[0005]益生菌在治疗或者缓解肠道疾病中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其口味欠佳、难以吸收成为益生菌发酵饮品制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诸如CN110050921A和CN110050920A公开了一种以三七、枸杞、大枣、山药、生姜为发酵源,强调调理,采用多种中药材而并非日常饮品,CN104544419A则由单一的大麦谷物作为发酵源,口味和营养成分单一。CN108013312A则在水果领域作为发酵源更侧重了果汁味为主的单一发酵饮品。
[0006]绿茶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绿茶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使肌肤更紧实而有弹性;绿茶所含的咖啡因会使人活力十足,工作起来头脑清醒、思维活跃;绿茶具有降脂减肥,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CN103999974A工艺复杂需要绿茶鲜叶与水一定重量比加水,将绿茶鲜叶分散均匀,向水中通入100℃~120℃的蒸汽,持续40min~60min。
[0007]现有技术对于绿茶的加工都通过绿茶进行提取物浸提、萃取、冷冻干燥等手段实现对绿茶本身的有益物质利用,但我们认为绿茶茶叶本体作为承载营养物质的载体,如果能完整利用即可省略去现有技术复杂的提取手段,并且考虑易于人体吸收,以及产生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加速益生菌在培养液中的快速扩散,同时培养液内的各种成分,既满足益生菌的繁殖条件,同时还为益生菌的繁殖提供足够的能量供应,以实现更大程度上益生菌的生产繁殖的活性益生菌的
制备方法。
[0009]具体而言,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益生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的选取,分别选用乳杆菌类中的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类的一种和双歧杆菌类中的一种作为益生菌菌种;S2:活化,将上述中的乳杆菌保存接种到乳杆菌培养基中,于30

36℃条件下,12

24h活化,上述中的革兰氏阳性球菌保存接种到革兰氏阳性球菌培养基中,于28

32℃条件下,12

24h活化,述中的双歧杆菌保存接种到双歧杆菌培养基中,于30

34℃条件下、12

24h活化;S3:接种,将S2中的乳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和双歧杆菌的活化物以2

4%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种子罐中,温度控制在25

35℃,静置培养24

36h;S4:培养液制备,分别取:葡萄糖0.5

1.5%,可溶性淀粉1

2%,蛋白胨0.5

1.5%,酵母膏0.2

0.3%,乙酸钠0.2

0.8%,柠檬酸三铵0.1

0.3%,MgSO4
·
7H2O0.01

0.03%,K2HPO40.1

0.3%,MnSO40.01

0.02%混合搅拌,并将入6

8%水和3

5%醋得到培养液A;或者将培养液A与麦芽汁液体混合得到培养液B;S5:菌种混合液制备,取接种完成后的乳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和双歧杆菌,并加入酵母菌、醋酸菌、光合细菌、放线菌和芽孢杆菌,得到待发酵的混合菌液;S6:发酵,将S5得到的混合菌液加入到S4制备的培养液A或B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待发酵的菌液与培养液放置到密封环境中,温度控制在25

40℃下发酵3

5天;S7:在发酵的第一个阶段内,将发酵温度升温至45

55℃,在发酵的第二阶段进行翻料补养后,温度降低至40

50℃,直至发酵完成;S8:烘干,将发酵完成会后的产物移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进行冷却、粉碎、过滤,得到活性益生菌粉末成品。
[0010]优选的,S1中,乳杆菌类为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和拉曼乳杆菌的任一种,双歧杆菌类为比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和嗜热双歧杆菌中的任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为比如粪链球菌、乳球菌和中介链球菌中的任一种。
[0011]优选的,S3中,接种量按照3%的比例进行接种。
[0012]优选的,S4中,培养液制备中温度控制在28

32℃,初始的pH值为6.5,且培养液中还包括余量的水。
[0013]优选的,S7中,发酵的第一阶段为发酵开始后的12h,pH值小于6.0,第一阶段至72h结束。
[0014]优选的,S8中,烘干的温度控制在40

45℃,烘干完成后降温至室温状态,粉碎后过滤的筛网为60目筛。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活性益生菌的制备方法制得活性益生菌的活性益生菌发酵饮品生产工艺。
[0016]优选地,所述活性益生菌发酵饮品生产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S9:茶汤的制备:绿茶、水按1:120的质量比例添加,100℃浸提4小时,过滤,茶汤备用;S10: 纳米级绿茶粉体制备:使用高能纳米冲击磨,将事先粉碎机粉碎的绿茶叶冲
击磨成纳米级绿茶粉体,悬浮于纯净水中超声1h分散均匀,过滤烘干得到分散好的纳米级绿茶粉体;S11:调配灌装:将上述步骤S9中浸提好的茶汤、以及将上述S10中制备的纳米级绿茶粉体加入S6中一起发酵形成的生物活性菌液,加入调配罐中混合搅拌均匀进行混合调配,控制pH值在2.5~3.5之间,含糖量在8~11%之间,经过滤,置1

4℃低温冷藏12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益生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的选取,分别选用乳杆菌类中的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类的一种和双歧杆菌类中的一种作为益生菌菌种;S2:活化,将所述乳杆菌类中的一种保存接种到乳杆菌培养基中,于30

36℃条件下,12

24h活化,所述革兰氏阳性球菌类的一种保存接种到革兰氏阳性球菌培养基中,于28

32℃条件下,12

24h活化,所述双歧杆菌中的一种保存接种到双歧杆菌培养基中,于30

34℃条件下、12

24h活化;S3:接种,将S2中的乳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和双歧杆菌的活化物以2

4%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种子罐中,温度控制在25

35℃,静置培养24

36h;S4:培养液制备,分别取:葡萄糖0.5

1.5%,可溶性淀粉1

2%,蛋白胨0.5

1.5%,酵母膏0.2

0.3%,乙酸钠0.2

0.8%,柠檬酸三铵0.1

0.3%,MgSO4·
7H2O 0.01

0.03%,K2HPO
4 0.1

0.3%,MnSO
4 0.01

0.02%混合搅拌,并将入6

8%水和3

5%醋得到培养液A;或者将培养液A与麦芽汁液体混合得到培养液B;S5:菌种混合液制备,取接种完成后的乳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和双歧杆菌,并加入酵母菌、醋酸菌、光合细菌、放线菌和芽孢杆菌,得到待发酵的混合菌液;S6:发酵,将S5得到的混合菌液加入到S4制备的培养液A或B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待发酵的菌液与培养液放置到密封环境中,温度控制在25

40℃下发酵3

5天;S7:在发酵的第一个阶段内,将发酵温度升温至45

55℃,在发酵的第二阶段进行翻料补养后,温度降低至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元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阿凡提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