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03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4
蓄电包(1)包括:至少1个蓄电装置(2),其具有排出在内部产生的气体的排气部(36);多孔质部(4),其具有多个灭火剂粒子(38)集合而成的构造,在内部具有空隙(40);以及壳体(6),其收纳蓄电装置(2)和多孔质部(4)。各灭火剂粒子(38)是多个灭火剂粉末的集合体,多孔质部(4)以气体在空隙(40)中流动的方式配置。以气体在空隙(40)中流动的方式配置。以气体在空隙(40)中流动的方式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电包


[0001]本公开涉及蓄电包。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二次电池等蓄电装置作为移动电话、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等移动电子设备的驱动用电源而被实用化。另外,蓄电装置不仅用于小型民生用途,也用作车载用电源等。
[0003]一般,在壳体内收纳有多个蓄电装置,被以蓄电包的状态使用。另外,一般,蓄电装置具有排气部,该排气部在内部产生气体而内压升高的情况下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从排气部排出的气体包含可燃性气体和构成蓄电装置的部件的碎片等微粒。在可燃性气体和高温微粒被排出到壳体外,可燃性气体、高温微粒以及包外的氧气齐备时,有可能导致起火。作为这样的起火的对策,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将收纳灭火剂粉末的灭火容器设于壳体内的排气通路的电池模块。在该电池模块中,灭火容器因从电池排出的气体的热而断裂,容器内的灭火剂粉末向排气通路内喷出,从而灭火剂粉末作用于排气气体,来抑制包外的起火。
[0004][在先技术文献][0005][专利文献][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549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0008]在上述的以往的构造中,通过在灭火容器内收纳灭火剂粉末,能够将灭火剂粉末保持于固定位置。但是,由于用灭火容器包住灭火剂粉末,与将灭火剂粉末不收纳于灭火容器的情况相比,灭火剂粉末的灭火作用有可能延迟。灭火作用的延迟会导致蓄电包的可靠性降低。与此不同,例如考虑将灭火剂粉末成形为片状并配置于壳体内。但是,如果将灭火剂粉末致密地集合而成的片材配置于排气通路,则排出气体的流动被灭火剂粉末的片材遮挡,排出气体在通过灭火剂片的配置区域时产生非常大的压力损失。如果该压力损失过大,则有可能导致蓄电包的壳体破损,会导致蓄电包的可靠性降低。
[0009]本公开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蓄电包的可靠性的技术。
[0010][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0011]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是蓄电包。该蓄电包包括:至少1个蓄电装置,其具有外装体和排出在外装体的内部产生的气体的排气部;多孔质部,其具有多个灭火剂粒子集合而成的构造,在内部具有空隙;以及壳体,其收纳蓄电装置和多孔质部。各灭火剂粒子是多个灭火剂粉末的集合体,多孔质部以气体在空隙中流动的方式配置。
[0012]本公开的其他方案是蓄电包。该蓄电包包括:至少1个蓄电装置,其具有外装体和排出在外装体的内部产生的气体的排气部;灭火剂片,其由多个灭火剂粉末的集合体构成,
具有贯通孔;以及壳体,其收纳蓄电装置和灭火剂片。灭火剂片以气体在贯通孔中流动的方式配置。
[0013]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的组合、以及将本公开的表现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进行转换的方案作为本公开的方案也是有效的。
[0014][专利技术效果][0015]根据本公开,能够提高蓄电包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蓄电包的剖视图。
[0017]图2是蓄电装置的剖视图。
[0018]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2的蓄电包的剖视图。
[0019]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蓄电包的剖视图。
[0020]图5是蓄电装置的剖视图。
[0021]图6是灭火剂片的立体图。
[0022]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蓄电包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公开。实施方式不限定本公开而是例示,实施方式所述的所有的特征及其组合,未必都是本公开的本质内容。对各附图所示的相同或同等的构成要素、构件、处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为了易于说明,各图所示的各部的比例尺、形状被方便地设定,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就不作限定性的解释。另外,在本说明书或却权利要求中使用“第1”、“第2”等用语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则该用语不表示任何顺序或重要度,而是用于区别某个构成和其他构成。另外,在各附图中,在说明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对不重要的构件的一部分省略显示。
[0024](实施方式1)
[0025]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蓄电包的剖视图。图1中省略了蓄电装置2的内部构造的图示。蓄电包1包括多个蓄电装置2、多孔质部4以及壳体6。
[0026]蓄电装置2例如是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可充电的二次电池或双电层电容器等电容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2是所谓的圆筒形电池。此外,蓄电装置2也可以是方形电池。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包1包括多个蓄电装置2,但蓄电装置2的数量没有限定,蓄电包1包括至少1个蓄电装置2即可。
[0027]图2是蓄电装置2的剖视图。蓄电装置2具有公知的构造。作为一个示例,蓄电装置2具有电极组14与非水电解液一起收纳于有底筒状的外装体16的构造。电极组14具有正极8和负极10隔着隔板12卷绕的构造。在外装体16内,绝缘板18和绝缘板20以夹着电极组14的方式配置。另外,蓄电装置2具有正极引线22、过滤器24、负极引线26、内盖28、阀体30、端子板32以及垫片34。过滤器24、内盖28、阀体30以及端子板32构成封闭外装体16的开口的封口体。绝缘板18配置于封口体侧,绝缘板20配置于外装体16的底部侧。
[0028]正极8经由正极引线22与过滤器24接合。过滤器24与内盖28连接。内盖28具有突起部,经由突起部与金属制的阀体30接合。阀体30与端子板32连接。端子板32作为正极端子2a
发挥功能。负极10经由负极引线26与外装体16的底部接合。外装体16的底部作为负极端子2b发挥功能。在封口体与外装体16之间夹装有垫片34,相互绝缘。
[0029]绝缘板18具有连通电极组14侧的空间与过滤器24侧的空间的贯通孔18a。过滤器24具有连通绝缘板18侧的空间与内盖28侧的空间的贯通孔24a。内盖28具有连通过滤器24侧的空间与阀体30侧的空间的贯通孔28a。当蓄电装置2发生内部短路等异常,由此从电极组14产生气体时,该气体从电极组14经由贯通孔18a、贯通孔24a以及贯通孔28a到达阀体30。在气体继续产生而外装体16内的压力上升时,阀体30向端子板32膨胀。如果阀体30和内盖28因该膨胀而背离,则电流路径被切断。
[0030]另外,如果外装体16内的压力进一步上升,则阀体30断裂。由此,外装体16内的气体经由贯通孔18a、贯通孔24a、贯通孔28a以及阀体30的裂缝而到达端子板32。端子板32具有连通阀体30侧的空间与外装体16的外部的贯通孔32a。因此,到达端子板32的气体经由贯通孔32a向外装体16的外部排出。
[0031]因此,绝缘板18的贯通孔18a、过滤器24的贯通孔24a、内盖28的贯通孔28a、以及阀体30和端子板32的贯通孔32a构成将在外装体16的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的排气部36。此外,排气部36的构造不限定于上述构造。另外,排气部36也可以设于外装体16。
[0032]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蓄电包,包括:至少1个蓄电装置,其具有外装体和排出在所述外装体的内部产生的气体的排气部,多孔质部,其具有多个灭火剂粒子集合而成的构造,在内部具有空隙,以及壳体,其收纳所述蓄电装置和所述多孔质部;各灭火剂粒子是多个灭火剂粉末的集合体;所述多孔质部被以所述气体在所述空隙中流动的方式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包,其中,所述壳体具有至少在所述气体排出后打开而连结所述壳体的内外的开口部,从所述排气部到所述开口部的气体流路形成于壳体内;所述多孔质部配置于所述气体流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包,其中,所述蓄电包包括多个所述蓄电装置;从各蓄电装置的所述排气部到所述开口部的多个所述气体流路形成于壳体内;多个所述气体流路具有相互集合的集合部;所述多孔质部配置于所述集合部。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蓄电包,其中,所述多孔质部以覆盖所述开口部的方式配置。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包,其中,所述蓄电包包括多个所述蓄电装置;所述壳体具有各蓄电装置的所述排气部连通的共有排气区域;所述多孔质部配置于所述共有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启介石坂胜司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