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外壳的内孔整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92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机外壳的内孔整圆机,包括整圆机体,所述整圆机体的下端设有四组支撑柱,四组所述支撑柱通过三组杆体连接,三组所述杆体呈U型排列并单一设置在相邻两组支撑柱之间,位于前端所述杆体上安装有手摇件且此杆体的内腔呈对称设有两组第一连接件且两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手摇件啮合连接,左右设置的两组所述杆体的内腔均安装有一组第二连接件,四组所述支撑柱的内腔均安装有支撑杆和传动杆,两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两组第二连接件的端部与相邻的传动杆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机外壳的内孔整圆机,通过设有传动杆、手摇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支撑杆,可将本机体撑起并对其进行移动,同时也可根据需要改变其高度。其高度。其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外壳的内孔整圆机


[0001]本技术涉及机电机外壳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电机外壳的内孔整圆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机外壳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能够对电机的定子以及转子进行保护,使得电机的定子以及转子不易发生损坏,另一方面能够用于散热,使得电机不易因过热而损坏,不过在对电机外壳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电机外壳的内孔容易发生轻微的变形,内孔变形的电机外壳,一方面会对后期电机的组装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会对电机的使用效率造成影响,由此,急需一种能够对电机外壳的内孔进行整形的设备针对专利号为CN202021075699.5电机外壳的内孔整圆机,此专利公布的内孔整圆机未设置移动和升降机构,导致不方便其移动和高度调节,故此,我们提出电机外壳的内孔整圆机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电机外壳的内孔整圆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电机外壳的内孔整圆机,包括整圆机体,所述整圆机体的下端设有四组支撑柱,四组所述支撑柱通过三组杆体连接,三组所述杆体呈 U型排列并单一设置在相邻两组支撑柱之间,位于前端所述杆体上安装有手摇件且此杆体的内腔呈对称设有两组第一连接件且两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手摇件啮合连接,左右设置的两组所述杆体的内腔均安装有一组第二连接件,四组所述支撑柱的内腔均安装有支撑杆和传动杆且所述传动杆与支撑杆螺纹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两组第二连接件的端部与相邻的传动杆啮合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圆柱,所述圆柱滑动设置在支撑柱的内腔,所述圆柱位于支撑柱的下端活动设置万向滚球,所述圆柱位于支撑柱内腔端部的外壁上固定有滑块且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支撑柱的内腔设有的凹槽内,所述圆柱的内腔设有内螺纹腔。
[0007]优选的,所述传动杆包括螺杆,所述螺杆转动设置在支撑柱的内腔,所述螺杆的下端位于圆柱的内螺纹腔内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有传动齿轮。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转杆和两组连接齿轮,所述转杆转动设置在杆体的内腔,两组所述连接齿轮分别固定设置在转杆的两端。
[0009]优选的,所述手摇件包括手摇盘,所述手摇盘转动设置在杆体的外壁上,所述手摇盘的转动柱位于杆体的内腔并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两组第一连接件啮合连接,所述手摇盘的端部设有偏心柱。
[0010]优选的,四组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均通过粘黏剂固定有弹性缓冲垫。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中,通过设有传动杆、手摇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支撑杆,在使
用时,可通过转动手摇盘,使得两组第一连接件转动,利用两组第一连接件带动两组两组螺杆转动,再通过螺杆分别使得四组支撑杆做稳定动直线运动,可将本机体撑起并对其进行移动,同时也可根据需要改变其高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电机外壳的内孔整圆机的整体结构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电机外壳的内孔整圆机的支撑柱和杆体俯视剖面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电机外壳的内孔整圆机的支撑柱局部正视剖面图。
[0016]图中:1、整圆机体;2、杆体;3、支撑柱;4、手摇件;41、手摇盘;42、偏心柱;43、驱动齿轮;5、第一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 61、转杆;62、连接齿轮;7、传动杆;71、螺杆;72、传动齿轮;8、支撑杆;81、万向滚球;82、滑块;83、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如图1

3所示,电机外壳的内孔整圆机,包括整圆机体1,整圆机体1的下端设有四组支撑柱3,四组支撑柱3通过三组杆体2连接,三组杆体2呈U型排列并单一设置在相邻两组支撑柱3之间,位于前端杆体2上安装有手摇件4且此杆体2的内腔呈对称设有两组第一连接件5且两组第一连接件5与手摇件4啮合连接,左右设置的两组杆体2的内腔均安装有一组第二连接件6,四组支撑柱3的内腔均安装有支撑杆8和传动杆7且传动杆7与支撑杆8螺纹连接,两组第一连接件5和两组第二连接件6的端部与相邻的传动杆7啮合连接。
[0021]支撑杆8包括圆柱83,圆柱83滑动设置在支撑柱3的内腔,圆柱83位于支撑柱3的下端活动设置万向滚球81,圆柱83位于支撑柱3内腔端部的外壁上固定有滑块82且滑块82滑动设置在支撑柱3 的内腔设有的凹槽内,圆柱83的内腔设有内螺纹腔,传动杆7包括螺杆71,螺杆71转动设置在支撑柱3的内腔,螺杆71的下端位于圆柱83的内螺纹腔内并与其螺纹连接,螺杆71的上端固定有传动齿轮72,第一连接件5与第二连接件6的结构相同,第二连接件6包括转杆61和两组连接齿轮62,转杆61转动设置在杆体2的内腔,两组连接齿轮62分别固定设置在转杆61的两端,手摇件4包括手摇盘41,手摇盘41转动设置在杆体2的外壁上,手摇盘41的转动柱位于杆体2的内腔并与驱动齿轮43固定连接,驱动齿轮43与两组第一连接
件5啮合连接,手摇盘41的端部设有偏心柱42,在使用时,可通过转动手摇盘41,使得两组第一连接件5转动,利用两组第一连接件5带动两组两组螺杆71转动,再通过螺杆分别使得四组支撑杆8做稳定动直线运动,可将本机体撑起从对其进行移动,同时也可根据需要改变其高度。
[0022]四组支撑柱3的底部均通过粘黏剂固定有弹性缓冲垫,可进行振动缓冲。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电机外壳的内孔整圆机,通过设有传动杆7、手摇件4、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和支撑杆8,在使用时,可通过转动手摇盘41,使得两组第一连接件5转动,利用两组第一连接件5带动两组两组螺杆71转动,再通过螺杆分别使得四组支撑杆8做稳定动直线运动,可将本机体撑起并利用万向滚球81 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外壳的内孔整圆机,包括整圆机体(1),所述整圆机体(1)的下端设有四组支撑柱(3),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支撑柱(3)通过三组杆体(2)连接,三组所述杆体(2)呈U型排列并单一设置在相邻两组支撑柱(3)之间,位于前端所述杆体(2)上安装有手摇件(4)且此杆体(2)的内腔呈对称设有两组第一连接件(5)且两组所述第一连接件(5)与手摇件(4)啮合连接,左右设置的两组所述杆体(2)的内腔均安装有一组第二连接件(6),四组所述支撑柱(3)的内腔均安装有支撑杆(8)和传动杆(7)且所述传动杆(7)与支撑杆(8)螺纹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连接件(5)和两组第二连接件(6)的端部与相邻的传动杆(7)啮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外壳的内孔整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8)包括圆柱(83),所述圆柱(83)滑动设置在支撑柱(3)的内腔,所述圆柱(83)位于支撑柱(3)的下端活动设置万向滚球(81),所述圆柱(83)位于支撑柱(3)内腔端部的外壁上固定有滑块(82)且所述滑块(82)滑动设置在支撑柱(3)的内腔设有的凹槽内,所述圆柱(83)的内腔设有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秀忠高鑫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奥琨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