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梁结构及轨道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689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梁结构及轨道运输系统。该轨道梁结构包括:多个枕梁以及多个梁段,且多个梁段间隔设置;梁段包括轨道梁、多个桥墩以及多个支撑基础,多个支撑基础沿轨道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桥墩设置在支撑基础上,且桥墩与支撑基础连接,轨道梁设置在多个桥墩上,且轨道梁分别与多个桥墩连接,桥墩用于支撑轨道梁;枕梁设置在相邻的第一支撑基础以及第二支撑基础的下方,且枕梁分别与第一支撑基础以及第二支撑基础连接;其中,第一支撑基础为相邻两个梁段中第一个梁段中与第二个梁段相邻的支撑基础,第二支撑基础为相邻两个梁段中第二个梁段中与第一个梁段相邻的支撑基础。相邻的支撑基础。相邻的支撑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梁结构及轨道运输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运输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梁结构及轨道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轨道车辆已经成为常用的交通工具。轨道车辆需要在轨道梁结构上行驶。通常,轨道梁结构包括多个梁段,相邻两个梁段之间具有间隙,从而避免热胀冷缩的作用对梁段产生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梁段会沉降,但相邻两个梁段的沉降不同步,导致相邻两个梁段的轨道面会出现错台,即高低不一致的问题,影响轨道车辆的行车舒适性,并且降低梁段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梁结构及轨道运输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相邻两个梁段的沉降不同步,导致相邻两个梁段的轨道面会出现错台,即高低不一致的问题,影响轨道车辆的行车舒适性,并且降低梁段的耐久性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梁结构,包括:多个枕梁以及多个梁段,且多个所述梁段间隔设置;
[0006]所述梁段包括轨道梁、多个桥墩以及多个支撑基础,多个所述支撑基础沿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桥墩设置在所述支撑基础上,且所述桥墩与所述支撑基础连接,所述轨道梁设置在多个所述桥墩上,且所述轨道梁分别与多个所述桥墩连接,所述桥墩用于支撑所述轨道梁;
[0007]所述枕梁设置在相邻的第一支撑基础以及第二支撑基础的下方,且所述枕梁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基础以及所述第二支撑基础连接;
[0008]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基础为相邻两个所述梁段中第一个所述梁段中与第二个所述梁段相邻的支撑基础,所述第二支撑基础为相邻两个所述梁段中第二个所述梁段中与第一个所述梁段相邻的支撑基础。
[0009]可选地,所述枕梁包括混凝土以及至少两个钢架,且至少两个所述钢架沿所述桥墩与所述支撑基础的连接方向层叠设置;
[0010]所述混凝土包覆所述至少两个所述钢架。
[0011]可选地,所述钢架包括多个钢筋,多个所述钢筋交错连接形成网格结构。
[0012]可选地,多个所述钢筋中部分所述钢筋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另外部分所述钢筋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0013]可选地,所述枕梁包括第一连接部、中间部以及第二连接部;
[0014]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中间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基础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支撑基础连接;
[0015]所述第一连接部中的钢筋密度、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钢筋密度均小于所述中间部中的钢筋密度。
[0016]可选地,所述枕梁包括第一连接部、中间部以及第二连接部;
[0017]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中间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基础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支撑基础连接;
[0018]所述中间部中相邻两个钢架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筋,所述中间部中相邻两个所述钢架通过多个所述连接筋连接。
[0019]可选地,在沿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枕梁与所述第一支撑基础连接部分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支撑基础的长度之间比值大于或等于三分之一,所述枕梁与所述第二支撑基础连接部分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支撑基础的长度之间比值大于或等于三分之一;
[0020]其中,所述枕梁与所述第一支撑基础连接部分的长度为:在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枕梁与所述第一支撑基础连接的起始连接位置与终止连接位置之间的距离;所述枕梁与所述第二支撑基础连接部分的长度为:在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枕梁与所述第二支撑基础连接的起始连接位置与终止连接位置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支撑基础的长度为在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基础相对的两个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支撑基础的长度为在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支撑基础相对的两个表面之间的距离。
[0021]可选地,所述枕梁包括连接面以及与所述连接面相背的支撑面,所述连接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基础以及所述第二支撑基础连接,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支撑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50毫米。
[0022]可选地,所述枕梁背离所述第一支撑基础或所述第二支撑基础的一端设置有倒角结构。
[0023]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运输系统,所述轨道运输系统包括轨道车辆以及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轨道梁结构;
[0024]所述轨道车辆位于所述轨道梁之上。
[002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梁段包括轨道梁、多个桥墩以及多个支撑基础,多个支撑基础沿轨道梁的延伸方向设置,桥墩设置在支撑基础上,桥墩与支撑基础连接,因此,支撑基础可以支撑桥墩,桥墩可以支撑轨道梁,从而使得在轨道梁的延伸方向上,轨道梁被桥墩支撑,桥墩被支撑基础支撑。由于枕梁设置在相邻的第一支撑基础以及第二支撑基础的下方,且枕梁分别与第一支持基础以及第二支撑基础连接,且第一支撑为相邻两个梁段中第一个梁段中与第二个梁段相邻的支撑基础,第二支撑基础为相邻两个梁段中第二个梁段中与第一个梁段相邻的支撑基础,因此,相当于相邻两个梁段中相互靠近的两个支撑基础可以被枕梁连接,从而成为一个整体,使得相邻两个梁段中相互靠近的两个支撑基础在沉降时,可以同时沉降,从而使得相邻两个支撑基础的沉降量相等,避免两个梁段的轨道梁出现高低错位的问题,进而可以提高轨道车辆在轨道梁上行驶时的行车舒适性,且可以提高轨道梁结构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梁结构的示意图之一;
[0027]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梁结构的示意图之二;
[0028]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枕梁占据第一支撑基础与第二支撑基础区域的示意图;
[0029]图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基础的宽度以及枕梁的支撑宽度的示意图;
[0030]图5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枕梁分别与两个支撑基础连接的示意图;
[0031]图6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枕梁的剖视图之一;
[0032]图7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枕梁的剖视图之一;
[0033]图8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架的示意图之一;
[0034]图9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架的示意图之二;
[0035]图10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枕梁中相邻两个钢架之间设置连接筋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
[0037]10:枕梁;20:梁段;11:混凝土;12:钢架;21:轨道梁;22:桥墩;23:支撑基础;101:第一连接部;102:中间部;103:第二连接部;104:连接面;105:支撑面;106:倒角结构;121:钢筋;122:连接筋;232:第一支撑基础;232:第二支撑基础;300:混凝土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枕梁以及多个梁段,且多个所述梁段间隔设置;所述梁段包括轨道梁、多个桥墩以及多个支撑基础,多个所述支撑基础沿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桥墩设置在所述支撑基础上,且所述桥墩与所述支撑基础连接,所述轨道梁设置在多个所述桥墩上,且所述轨道梁分别与多个所述桥墩连接,所述桥墩用于支撑所述轨道梁;所述枕梁设置在相邻的第一支撑基础以及第二支撑基础的下方,且所述枕梁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基础以及所述第二支撑基础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基础为相邻两个所述梁段中第一个所述梁段中与第二个所述梁段相邻的支撑基础,所述第二支撑基础为相邻两个所述梁段中第二个所述梁段中与第一个所述梁段相邻的支撑基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梁包括混凝土以及至少两个钢架,且至少两个所述钢架沿所述桥墩与所述支撑基础的连接方向层叠设置;所述混凝土包覆所述至少两个所述钢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包括多个钢筋,多个所述钢筋交错连接形成网格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钢筋中部分所述钢筋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另外部分所述钢筋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梁包括第一连接部、中间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中间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基础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支撑基础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中的钢筋密度、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钢筋密度均小于所述中间部中的钢筋密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梁包括第一连接部、中间部以及第二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雪娜阮惠强张武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