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级压降再均衡反向渗入净化塔吸收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86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0
一种两级压降再均衡反向渗入净化塔吸收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两级压降再均衡反向渗入净化塔吸收层结构,用于废气净化,由下至上包括第一级吸收层和第二级吸收层两级串联的吸收层,所述第一级吸收层和第二级吸收层之间具有用于所述废气再均衡的均衡再分配层。为了使下方吸收层利用率均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减少上述废气处理剂的堆积厚度并且第一级吸收层的压降系数为第二级吸收层压降系数的N倍,N<1。通过采用减少第一吸收层厚度或者增大第一吸收层面积加长反应时间来提高第一吸收层的净化处理剂利用率的一致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善水平截面上和堆积厚度上的利用率的一致性,最终提高了净化处理剂的利用率。最终提高了净化处理剂的利用率。最终提高了净化处理剂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级压降再均衡反向渗入净化塔吸收层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废气处理设备,具体为一种两级压降再均衡反向渗入净化塔吸收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保标准及法规的日趋完善和提高,对烟气等工业废气的净化处理的洁净程度日趋严格,目前废气净化塔一般采用不同类型的废气处理剂分层串联,通过增加废气处理剂厚度来提高烟气处理的洁净程度。但在实际生产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0003]1.水平截面上的利用率不均衡:由于每一种的废气处理剂的堆积厚度大,内部密度不均衡以及结构引起的气通阻力的不同导致废气不能均匀通过废气处理剂堆积层,因此造成水平截面上的利用率不均衡;
[0004]2.堆积厚度上的利用率不均衡:随着废气进入废气处理剂的时间增加,所述废气处理剂的利用程度由下向上逐渐降低,同时随着厚度增加其大量内部短流也造成利用率的不均衡;
[0005]3.净化塔内如需要添加两种不同反应气速要求的吸收剂时,简单串联的结构方式无法满足要求,需要重新加装另外结构的设备,大大增加了设备占地面积和建设投资。
[0006]上述两个问题会导致定期换料排出的使用过的废气处理剂中有很大比例尚未完全利用,即使采用缩短排料周期也不能很好解决所述废气处理剂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所述废气处理剂利用率低的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两级压降再均衡反向渗入净化塔吸收层结构,用于废气净化,由下至上包括第一级吸收层和第二级吸收层两级串联的吸收层,所述第一级吸收层和第二级吸收层之间具有用于所述废气再均衡的均衡再分配层。
[0009]所述吸收层用于承载净化处理剂的底板均采用多孔筛板。
[0010]为了提高所述第一级吸收层利用率的一致性,本技术采用减少废气处理剂的堆积厚度并且第一级吸收层的压降系数为第二级吸收层压降系数的N倍,N<1。通过采用较薄厚度废气处理的第一级吸收层,使得所述均衡隔层中得废气气压压降更小,这样所述第一级吸收层上下两侧具有较高得气压,所述均衡各层中的废气再均衡后反向渗入所述第一级吸收层中的废气处理剂,废气可以更充分地进入各个部分孔隙与废气处理剂发生物理和化学作用,实现利用率的更高的一致性。因此,在更换所述废气处理剂时即可一次性将第一级吸收层中的废气处理剂全部更换,第二级吸收层中的废气处理剂可以放到第一级吸收层中使用,最终实现了提高所述废气处理剂的利用率和降低了废气净化成本的良好技术效果。该结构还可适用于两层吸收剂反应空速要求不同的情况。
[0011]一种两级压降再均衡反向渗入净化塔吸收层结构,其由下至上包括进气段、第一吸收层、第二吸收层和排气段,所述第一吸收层上的净化处理剂的厚度为所述第二吸收层
上净化处理剂厚度的0.2

0.5倍。
[0012]所述吸收层之间具有用于所述废气再均衡的均衡再分配层。
[0013]所述吸收层用于承载净化处理剂的底板均采用多孔筛板。
[0014]另外的一种两级压降再均衡反向渗入净化塔吸收层结构,其由下至上包括进气段、并联的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与上述两层吸收层串联的第三吸收层,以及位于顶部的排气段。
[0015]所述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之间具有隔板。
[0016]所述第一吸收层上方具有用于所述废气再均衡的第一均衡再分配层,所述第二吸收层与第三吸收层之间具有用于所述废气再均衡的第二均衡再分配层。
[0017]所述第一吸收层具有连接所述第一均衡隔层并且贯穿所述第二吸收层的A气道,所述A气道与所述第二均衡隔层连通。
[0018]所述第二吸收层具有连接其底板下方空间并且贯穿所述第一吸收层的B气道,所述B气道与所述进气段1连通。
[0019]并联的所述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合称为第一级吸收层,所述第三吸收层是串联的第二级吸收层。
[0020]通过所述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的并联来扩大第一级吸收层的面积,进而降低其阻力和压降,由于废气通过面积的增大,因此其通过第一级吸收层的时间就延长了,最终提高第一级吸收层中的净化处理剂的利用率的一致性。
[0021]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处理剂采用条状颗粒净化处理剂。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均均衡层和第二均均衡层是下层吸收层的净化处理剂上表面与上层吸收层底板间用于废气再均衡的气体容纳空间。
[0023]优选地,所述多孔筛板为圆孔筛板或长孔筛板。
[0024]进一步地,所述多孔筛板为长孔筛板,其筛孔的宽度小于所述条状颗粒脱硝剂的直径。
[0025]进一步地,所述筛孔的的长宽比为3

20。
[0026]优选地,每层所述吸收层包含用于上料的上料口和用于下料的下料口,所述上料口和下料口都位于侧壁;所述下料口的下缘与所述底板平齐。
[0027]进一步地,所述上料口是贯穿上方各层结构的上料管。
[0028]所述两级压降净化塔吸收层结构的外形可以采用圆柱形或立方体型,对于大通量的大型净化塔,其外形优选容易建设施工和土地面积利用率高的立方体型结构。
[0029]工作时,需要净化处理的工业废气从下方进入所述进气段,进入第一级吸收层,经过第一次吸收层中的净化处理剂的吸收和反应,然后进入所述均衡隔层,由于净化处理剂内部的堆积密度不同,废气在不同部位的通过速度和停留时间不同,废气通过不同部位后的洁净程度也不同;废气在均衡隔层中重新混合均匀,并且所述均衡隔层中的重新均匀化后废气与所述第一级吸收层上的净化处理剂持续接触并反向渗入作用,因而提高了第一级吸收层中净化处理剂的利用率的一致性,同时由于上述第一级吸收层中净化处理剂的厚度仅为传统厚度的1/6

1/3,因此,大大降低了内部短流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上述净化处理剂的利用率的一致性。
[003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31]1.水平截面上的利用率的一致性好:通过所述均衡隔层反向渗入和较薄的第一级吸收层降低了水平方向的内部短流,从而提高了水平截面上的利用率的一致性;
[0032]2.堆积厚度上的利用率的一致性好:通过所述均衡隔层反向渗入和较薄的第一级吸收层降低了厚度方向上的差异,从而提高了堆积厚度上的利用率的一致性;
[0033]3.该结构还可适用于两层吸收剂反应空速要求不同的情况。第一吸收层分为并联两层后,便于更低空速要求的吸收剂的反应。
[0034]因此,本技术显著提高了废气处理剂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1.进气段;2.第一吸收层;3.第二吸收层;4.第三吸收层;5.排气段;6.均衡层;7.底板;21.A厚度;22.A气道;23.隔板;31.B厚度;32.底板下方空间;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级压降再均衡反向渗入净化塔吸收层结构,用于废气净化,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包括第一级吸收层和第二级吸收层两级串联的吸收层;所述吸收层之间具有用于所述废气再均衡的均衡再分配层;第一级吸收层的压降系数为第二级吸收层压降系数的N倍,N<1;所述吸收层用于承载净化处理剂的底板均采用多孔筛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级压降再均衡反向渗入净化塔吸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包括进气段、第一吸收层、第二吸收层和排气段,所述第一吸收层上的净化处理剂的厚度为所述第二吸收层上净化处理剂厚度的0.2

0.5倍;所述吸收层之间具有用于所述废气再均衡的均衡隔层;所述吸收层用于承载净化处理剂的底板采用多孔筛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级压降再均衡反向渗入净化塔吸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包括进气段、并联的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与上述两层吸收层串联的第三吸收层,以及位于顶部的排气段;所述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之间具有隔板;所述第一吸收层具有连接其底板上方空间并且贯穿所述第二吸收层的A气道,所述A气道与所述第三吸收层底板下方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层具有连接其底板下方空间并且贯穿所述第一吸收层的B气道,所述B气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骁飞罗坚葛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净美华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