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卡合结构,该卡合构造是包含一插接头及一衔接头;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头朝向衔接头一端设有一供插接端子组设的内空插接座,插接座的外侧壁成型有一道轴向导正凸块及一对轴向卡掣块;该衔接头朝向插接头一端设有一供衔接端子组设的端子容室,端子容室壁面开设一道轴向嵌槽供插接端子的导正凸块滑入嵌置,且该衔接头内部一体成型有一对与插接头的卡掣块相对应的弹性卡掣片,该卡掣片一端朝端子容室延伸并设有供插接头的卡掣块卡固结合的卡掣孔,卡掣片另端则形成按压端;以插接头的导正凸块对准并插入衔接头的嵌槽中,进而可使插接座的卡掣块卡掣在卡掣片的卡掣孔中形成卡固结合。(*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端子卡合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可使插接端子与衔接端子确实对应套合、卡设,且同时兼具方便及快速组装及拆解功效的卡合结构。
技术介绍
电线端子乃为车辆电路配在线极为常见的组件的,其主要是用来作电线接设的工作。目前市面上的电线端子结构琳琅满目、多不胜举;如图1、图2所示,是为目前汽、机车惯用的电线端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所示的习知电线端子结构是设有公、母端子11、12,该公、母端子11、12一端是分别与电线13接设,而其两者相对应端则设有一针心111及一轴管121;图2所示的习知公、母端子21、22一端亦分别与电线23接设,而其两者相对应端除了设有一针心211及一轴管221的外,在公、母端子21、22的外周缘则设有可相互锁接的内、外螺纹212、222。正如上述所揭露的习知电线端子结构中,实际上存有诸多设计上的缺点,如下所述1.如图1所示的习知结构,其公、母端子11、12主要是以对应插设的方式连接;当车辆在道路行驶时,如遇凹凸路面产生震动时,很容易使得公、母端子11、12发生松脱现象,进而导致收讯不良的情况。2.又若使用者不慎触踫、勾到电线端子时,亦会有松脱的情况产生,进而无法传达讯息,使得音响、VCD突然断讯,无法作动;此情形往往会让使用者误以为是音响、VCD机体坏掉,而忽略检查电线端子的接设状况。3.因电线端子的金属外壳是直接曝露在外,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导致电线端子沾染灰尘、油渍的情形严重,除了会产生接触不良外,更会影响其收讯效果。4.而如图2所示的习知结构,为了改善上述习知结构的缺点,乃在公、母端子21、22的外周缘设有内、外螺纹211、221设计,可方便将其对应螺设,进而降低端子发生松脱的机会;但其电线端子的金属外壳仍裸露在外,故仍会有接触不良、电讯干扰的情况发生。5.且当上述二种习知端子结构发生松脱的现象时,皆需由专业人员才能将具不同功能的电线对应配对接设,否则相同外形的电线端子实在很难区分、并正确的配线。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遂针对习知电线端子结构加以改进,并获得专利,该已核准前案主要是提供一种同时可供三组端子插设结合的卡合锁固结构,不仅可解决因震动、触碰所造成的松脱、掉落等情形,更兼具利用特殊对正机构设计使一般使用者亦可轻易组装的优点;惟,本专利技术人并不因此而自满,反而更积极投入研发及设计工作,并在经过不断修正及测试后又有本专利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端子卡合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卡合构造是包含一插接头及一衔接头;该插接头朝向衔接头一端设有一供插接端子组设的内空插接座,插接座的外侧壁成型有一道轴向导正凸块及一对轴向卡掣块;该衔接头朝向插接头一端设有一供衔接端子组设的端子容室,端子容室壁面开设一道轴向嵌槽供插接端子的导正凸块滑入嵌置,且该衔接头内部一体成型有一对与插接头的卡掣块相对应的弹性卡掣片,该卡掣片一端朝端子容室延伸并设有供插接头的卡掣块卡固结合的卡掣孔,卡掣片另端则形成按压端;藉以上设置,以插接头的导正凸块对准并插入衔接头的嵌槽中,进而可使插接座的卡掣块卡掣在卡掣片的卡掣孔中形成卡固结合。据上所述的端子卡合结构,其中,插接座外侧壁的轴向卡掣块是可呈夹角状设置,而导正凸块是界于该对卡掣块的间,且衔接头的卡掣片与嵌槽是分别与卡掣块与导正凸块呈相对应设置。据上所述的端子卡合结构,其中,该插接座在导正凸块的相对另一外侧壁是可成型有相邻接的校正块及校正槽,而端子容室在嵌槽的相对另一内侧壁则成型有校正槽及校正块。据上所述的端子卡合结构,其中,该插接头的导正凸块是可与插接头等长。据上所述的端子卡合结构,其中,该衔接头的端子容室是可朝插接头方向延伸一包覆区间,且衔接头的嵌槽亦延伸通过包覆区间包覆区间,俾可将插接头整体容置其中。据上所述的端子卡合结构,其中,该插接头的导正凸块表面及衔接头的嵌槽后侧表面涂布相对应的涂料层作为组装用的标记。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习知端子结构示意图;图2是另一种习知端子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插接头的插接端平面示意图;图5b是本技术图5a的A-A方向剖面示意图;图6a是本技术插接头的插接端平面示意图;图6b是本技术图6a的B-B方向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组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操作拆解的动作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1、21公端子;111、211针心;212内螺纹;12、22母端子;121、221轴管;222外螺纹;3插接头;31插接座;32导正凸块;33卡掣块;34校正块;35校正槽;4衔接座;41端子容室;42包覆区间;43嵌槽;44卡掣片;441连接肋;442卡掣孔;443按压端;45校正块;46校正槽;5插接端子;6衔接端子。具体实施方式现例举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首先请参阅图3图6所示,图3及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及图6是分别为本技术插接头与衔接头的插接端平面及剖面示意图。由图3至图6所示可知本技术的卡合构造是包含一插接头3及一衔接头4;其中插接头3,其朝向衔接头4一端设有一供插接端子5(通常为公端子)组设其中的内空插接座31,该内空插接座31是可同时供三组插接端子5组设,插接座31的外侧壁成型有一道轴向导正凸块32及一对轴向卡掣块33;且该插接座31外侧壁的轴向卡掣块33是呈夹角状设置,而导正凸块32是界于该对卡掣块33的间且以位于插接头3底面为宜,如图4、图5所示,该导正凸块32并与插接头3等长且其表面是涂布有可供辨识的涂料层;衔接头4,其朝向插接头3一端设有一供衔接端子6(通常为母端子)组设其中的端子容室41,该端子容室41是可同时供三组衔接端子6组设,端子容室41朝插接头方向延伸一包覆区间42,可将插接头3整体容置在端子容室41与包覆区间42内,端子容室41与包覆区间42的壁面是开设一道轴向嵌槽43供插接头3的导正凸块32滑入嵌置,且衔接头4在嵌槽43后侧表面是涂布一道与插接头3的导正凸块32相同颜色而可供辨识的涂料;又,该衔接头4内部一体成型有一对与插接头3的卡掣块33相对应的卡掣片44,该卡掣片44是以连接肋441与衔接头4的内壁相连接俾具有适度弹性,该卡掣片44一端朝端子容室41延伸并设有供插接头3的卡掣块33卡固结合的卡掣孔442,卡掣片44另端则形成按压端443;该衔接头4内部的卡掣片44亦呈夹角状设置,而嵌槽43是界于该对卡掣片44的间且以位于衔接头4底面为宜,如图4、图6所示);此外,该插接座3在导正凸块32的相对另一外侧壁是可成型有相邻接的校正块34及校正槽35,而衔接头4的端子容室41在嵌槽43的相对另一内侧壁则成型有校正槽45及校正块46者,进而使插接座3与衔接头4二者的校正块34、45及校正槽35、46可相互耦接,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关于本技术的卡合状态则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主要是先使插接头3的导正凸块32对准并插入衔接头4的嵌槽43中,使插接头3及其插接座31完全嵌入衔接头4的包覆区间42及端子容室41中,此时插接头3与衔接头4二者的校正块34、45及校正槽35、46正好形成相互耦接状态,进而可使插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福乐,
申请(专利权)人:凯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