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47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绝缘件、固定金属端子、活动金属端子及导电壳罩,该绝缘件是由一可弯折的衔接部连结一绝缘座及一绝缘盖所构成,且于该绝缘座上设有数个插槽,可供该固定金属端子及活动金属端子以预设的嵌插片分别插嵌而定位;该活动金属端子一端设有弹性接触部,另一端则设有弯折部位,以该弯折部位夹合绝缘座的边缘;该固定金属端子定位于绝缘座的另一侧缘,其一端设有接触部,该接触部延伸至前述活动金属端子的弹性接触部上方,并与该弹性接触部常态接触,另一端则设有弯折部位,以该弯折部位夹合绝缘座的边缘;绝缘盖与该绝缘座卡掣定位,具有定位准确、组装简易的功效,可有效提升产品品质及生产效率,而导电壳罩则包覆于该绝缘件外侧,除具有遮蔽电磁效果外,亦可增加其整体的结合强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同轴连接器。<
技术介绍
>同轴连接器的结构有许多种,但具有切换功能的超小型同轴连接器结构,则有如美国US 6585532号专利案所揭示的一种同轴连接器,其是于一下绝缘体上利用热熔塑胶方式,铆接两相弹性接触的固定金属接点及可活动金属接点,而于该下绝缘体上方则覆盖一具有凸导柱(孔)的上绝缘体,并以一外壳罩夹合该上、下绝缘体,使的结合成一体;上述结构经深入探讨仍具有下列缺失1.由于该固定金属接点及可活动金属接点,是利用加热软化该下绝缘体预设部位使的变形而嵌夹定位,其不但组装上极为不便,而且每次加工各金属接点所固定的位置,其定位极不易控制,因而影响成品的精确度及其工作品质。2.由于该上、下绝缘体是各自独立分离的个体,组装时,必须使该上绝缘体对齐该下绝缘体,方能将二者定位结合,此亦增加组装上的不便,影响加工组装的效率。另有美国公开公告第US2003/0077931A1号专利申请案,其揭示了一具有一体成型的绝缘座,于该绝缘座中设有一横向贯通的管形容置空间,于该容置空间中段并向上连通一贯孔,且于容置空间的中分别嵌设一可动端子与一固定端子,并使该可动端子与固定端子形成弹性接触;此种结构亦具有下列缺失1.于一体成型的绝缘座上设有呈T形连通的容置空间及相垂直的贯孔,其成型的模具将较为复杂,且需较高的射出成型技巧,成型时间亦可能因而加长,如此,将造成开发及生产成本的增加。2.由于该可动端子与固定端子是分别嵌设于容置空间的中,且二者具有高低位差,组装上将极为不便,而影响组装的效率,且组装后的精确度亦必然受到不良影响。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23202号(申请第90219027号)的“同轴微波开关连接器”专利案,亦揭示了一种利用二独立、分离的绝缘体及底板夹持二对向延伸的弹片及接地片,且于该绝缘体及底板的结合体外侧并套合一外壳的结构,其基本上亦具有绝缘体及底板组装不便的困扰,影响其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习见具开关功能的超小型同轴连接器结构仍有上述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结构简易、可产生更稳固的结合强度的优点,可提高电接触精确度,兼具定位准确、组装简易的功效,可有效改善上述各习知产品的缺失,进而提升产品品质及生产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一绝缘件,其包括相对覆合的一绝缘座及一绝缘盖,该绝缘座与绝缘盖由一可弯折的衔接部连结成一体,该绝缘座在与绝缘盖相覆合的面上,设有一容置空间,该绝缘盖的外侧面中央突设有一凸部,于该凸部中央设有一贯孔;一活动金属端子,是定位于前述绝缘座的容置空间内,其一端设有弹性接触部,另一端则设有一向下弯折的弯折部位,以该弯折部位夹合绝缘座的边缘,且该弯折部位的下端形成一焊接面;一固定金属端子,是定位于前述绝缘座的另一侧缘,其一端设有接触部,该接触部延伸至前述活动金属端子的弹性接触部上方,并与该弹性接触部常态接触,另一端则设有向下的弯折部位,以该弯折部位夹合绝缘座的边缘,且该弯折部位下端亦设有一焊接面;一导电壳罩,是对应该绝缘件而设的一板罩体,该导电壳罩上设有一颈凸部,于该颈凸部内设有罩覆该绝缘盖凸部外围的贯孔,而该板罩体的至少一侧设有弯折边,于各弯折边的延伸端设有钩部;该绝缘盖盖合于绝缘座上,该导电壳罩套定夹合于绝缘盖的外部,且导电壳罩各弯折边的钩部分别钩持于绝缘座底面,使该导电壳罩对绝缘件周侧形成稳固地夹持包覆。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与绝缘盖相覆合的面上对应该固定金属端子及活动金属端子分别设有至少一对插槽,且该固定金属端子及活动金属端子于相对该插槽之处设有嵌插片,以该嵌插片紧密地插入对应的插槽定位。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底面周缘设有凹部,以前述导电壳罩的各钩部嵌入该凹部定位。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盖与绝缘座之间,位于非衔接部连结的部分的边缘,分别设有一卡掣凸榫及卡掣槽,使该卡掣凸榫嵌扣于该卡掣槽内定位。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对应该固定金属端子及活动金属端子弯折部位结合的边缘处,设有凹缺口。本技术的同轴连接器,主要是将一绝缘件分隔设成可相对盖合的一绝缘座及一绝缘盖两部分,其间并以一可弯折的衔接部一体连结,使该绝缘座及绝缘盖相互盖合时,内部各机构能产生极良好的对应关系,且在组装时,可极简易而稳固地将固定金属端子及活动金属端子组配于该绝缘座内,再将该绝缘盖翻转盖合于该绝缘座上卡掣定位;再配合一导电壳罩包覆压合于该绝缘件外侧,可产生更稳固的结合强度,而兼具有定位准确、组装简易的功效,恰可有效改善上述各习知产品的缺失,进而提升产品品质及生产效率。本技术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别于该固定金属端子及活动金属端子上设有至少一嵌插片,可紧密插嵌于绝缘座上对应的插槽内,其具有易于组装且定位稳固、精确的功效,具有提升组装效率及电接触精确度的优点。而导电壳罩则可包覆于该绝缘件外侧,除具有遮蔽电磁效果外,亦可增加其整体的结合强度。本技术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构造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部分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整体组合外观图。图5是本技术的整体组合剖面图。图6是一插头件插置接合本技术后,该活动金属端子与固定金属端子的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构造的立体分解图,由该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技术的同轴连接器主要包括绝缘件1、固定金属端子2、活动金属端子3及导电壳罩4等部分,其中该绝缘件1是由一可弯折的衔接部13一体连结一绝缘座11及一绝缘盖12所组成。该绝缘座11的周缘上分设有向下延伸的一第一凹缺口112及一第二凹缺口113,又绝缘座11顶面预先凹设有一容置空间111,并且在该绝缘座11顶面,对应该第一凹缺口112二旁侧附近分设有至少一组对称的第一插槽1121,于第二凹缺口113二旁侧附近则分设有至少一组对称的第二插槽1131;再而该绝缘座11于非结合衔接部13的侧的至少一边缘设有一卡掣槽114,且于绝缘座11底面周缘可再设有复数凹部115;该绝缘盖12在折合后的外侧面中央附近凸设有一凸部121,于该凸部121中央设有一贯孔122,且对应折合后的绝缘座11的卡掣槽114处,设有一卡掣凸榫123;固定金属端子2的一端设有一接触部21,另一端则设有一概呈ㄈ形的向下弯折部位,该弯折部位的下端附近形成焊接面22,于该接触部21与弯折部位之间的二侧,则可另设有朝下弯折的嵌插片23;该活动金属端子3的一端设有末端曲翘的弹性接触部31,另一端则设有类似固定金属端子2的向下弯折部位及焊接面32,而于该弹性接触部31与其弯折部位之间的二侧,亦可设具类似的嵌插片33;该导电壳罩4是一对应折合后的绝缘件1的外形而设的板罩体,其上所设的一平坦部41中央,设有一对应绝缘盖12凸部121而设的颈凸部42,于该颈凸部42中央设有恰足以罩覆于该该凸部121的外围的贯孔421,而该平坦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    一绝缘件,其包括相对覆合的一绝缘座及一绝缘盖,该绝缘座与绝缘盖由一可弯折的衔接部连结成一体,该绝缘座在与绝缘盖相覆合的面上,设有一容置空间,该绝缘盖的外侧面中央突设有一凸部,于该凸部中央设有一贯孔;    一活动金属端子,是定位于前述绝缘座的容置空间内,其一端设有弹性接触部,另一端则设有一向下弯折的弯折部位,以该弯折部位夹合绝缘座的边缘,且该弯折部位的下端形成一焊接面;    一固定金属端子,是定位于前述绝缘座的另一侧缘,其一端设有接触部,该接触部延伸至前述活动金属端子的弹性接触部上方,并与该弹性接触部常态接触,另一端则设有向下的弯折部位,以该弯折部位夹合绝缘座的边缘,且该弯折部位下端亦设有一焊接面;    一导电壳罩,是对应该绝缘件而设的一板罩体,该导电壳罩上设有一颈凸部,于该颈凸部内设有罩覆该绝缘盖凸部外围的贯孔,而该板罩体的至少一侧设有弯折边,于各弯折边的延伸端设有钩部;    该绝缘盖盖合于绝缘座上,该导电壳罩套定夹合于绝缘盖的外部,且导电壳罩各弯折边的钩部分别钩持于绝缘座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伦廷刘景隆张顺勇
申请(专利权)人:宣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