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学淑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38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燃烧炉,包括机架、炉体、清灰口、点火口、观察口、出火口、上端盖、进料管、螺旋上料机、进料斗、送风机构、风冷机构、滚轮、护板、冷却套、连接套、进料口、出水口Ⅰ、进水口Ⅰ、电机、截面断口、物料进口,机架外侧设有护板,机架底部设有若干滚轮,机架内部设有送风机构与风冷机构,机架一侧设有炉体,炉体底部设有清灰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炉体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设有循环水层,上端盖上设有循环水层,对燃烧炉进行降温,并回收余热提高利用效率,出火口设置风冷机构,能够延长出火管的使用寿命,聚风效果明显,增加了火焰喷射距离,提高热效率;送风机构能够为炉体内部提供充足氧气,使物料燃烧更加充分。分。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燃烧炉


[0001]本技术属于燃烧炉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燃烧炉。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木片废料、废弃秸秆、以及生物质颗粒等的处理,多采用燃烧炉燃烧的方式,使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用于其他用处,但是在传统的生物质燃烧炉使用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
[0003]1)在燃烧炉上时间的工作过程中,出火口在长时间高温灼烧的坏境下发生形变,影响冷却效果以及出火状况。
[0004]2)在采用螺旋上料机上料的过程中,上料过程是匀速的,如果物料在进料斗中堆积,则可能会将底层物料压实,若物料压实结块,或者混入大块物料则可能导致螺旋上料机中的螺旋叶片被卡住,造成电机损坏。
[0005]3)进料管连接进料口时,连接不方便,在实际焊接过程中,部分零部件在受热环境下容易发生形变,造成进料管整体与炉体进料口无法正常连接,并且在物料通过进料管进入炉体内的过程中,没有设置装置阻挡火焰外溢,长时间工作下火焰容易沿进料管回窜引发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燃烧炉,炉体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设有循环水层,上端盖上设有循环水层,对燃烧炉进行降温,并回收余热提高利用效率,出火口设置风冷机构,能够延长出火管的使用寿命,聚风效果明显,增加了火焰喷射距离,提高热效率;送风机构能够为炉体内部提供充足氧气,使物料燃烧更加充分。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燃烧炉,包括机架、炉体、清灰口、点火口、观察口、出火口、上端盖、进料管、螺旋上料机、进料斗、送风机构、风冷机构、滚轮、护板、冷却套、连接套、进料口、出水口Ⅰ、进水口Ⅰ、电机、截面断口、物料进口,所述机架外侧设有护板,机架底部设有若干滚轮,机架内部设有送风机构与风冷机构,机架一侧设有炉体,炉体底部设有清灰口,清灰口上方设有点火口,炉体一侧设有观察口,一侧设有出火口,出火口外侧套接冷却套,冷却套一侧设有连接套,炉体上方设有上端盖,上端盖一侧设有进水口Ⅰ,上端盖上方设有出水口Ⅰ,上端盖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方连接进料管,进料管另一端固定连接螺旋上料机,螺旋上料机另一端所设链轮通过链条与电机输出端所设链轮啮合连接,螺旋上料机一侧设有进料斗,进料斗固定安装在机架上,进料斗底部设有物料进口,物料进口一侧螺旋叶片上设有截面断口。
[0009]所述炉体包括出水口Ⅱ、进水口Ⅱ、排污口、炉体外侧壁、炉体内侧壁、隔板、炉膛、炉排,炉体内侧壁内侧设有炉膛,炉膛内部设有炉排,炉排设于清灰口与点火口之间,炉体
内侧壁与炉体外侧壁之间设有循环水层,炉体外侧壁与出水口Ⅱ、进水口Ⅱ、排污口固定连通,排污口一侧设有隔板,隔板固定安装在炉体内侧壁与炉体外侧壁之间。
[0010]所述连接套上设有若干固定螺栓,固定螺栓顶住出火口,防止出火口变形位移。
[0011]所述进料管与进料口之间通过连接头连接,通过法兰与螺栓固定,便于拆卸与安装。
[0012]所述送风机构包括离心风机Ⅰ、风箱、给氧口、通风管Ⅳ、给氧管、通风管Ⅱ、通风管Ⅰ,离心风机Ⅰ固定连通风箱,风箱一侧连通给氧口,给氧口固定连通炉体内侧壁,设于炉排下方,通风管Ⅳ上设有若干通孔,通风管Ⅳ固定安装在炉排下方并与风箱相连通,风箱两侧设有给氧管,给氧管呈折线形固定连通炉体内侧壁并设于炉排上方,风箱上方设有通风管Ⅱ与通风管Ⅰ,通风管Ⅱ固定连通观察口,防止火焰外溢,影响观察,通风管Ⅰ固定连通螺旋上料机。
[0013]所述风冷机构包括离心风机Ⅱ、通风管Ⅲ、风腔,离心风机Ⅱ设于风箱一侧,离心风机Ⅱ固定连通通风管Ⅲ,通风管Ⅲ固定连通冷却套,冷却套与出火口之间形成风腔。
[0014]优选的,所述通风管Ⅰ出风口设于进料管上方并与螺旋上料机相连通,能够使下落的燃料快速均匀的进入燃烧炉内,并且能够避免燃烧炉内的火焰通过进料口外溢发生危险。
[0015]优选的,所述上端盖设有循环水层,循环水层连通进水口Ⅰ、出水口Ⅰ,能够对顶层进行降温保护,并且回收余热资源。
[0016]优选的,所述截面断口处长度有10—15厘米,能够对堆积的物料进行分割处理。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0018]1)通过在进料管与进料口之间增设连接头,在加工制造的过程中,能够与进料管与进料口之间完成配合,避免因部分零部件形变产生的缝隙,增强密闭性,避免火焰外溢,并且在进料管上方设置通风管Ⅰ,在物料下落的过程中进行鼓吹,能够将物料吹散使燃烧更加充分,并且能够防止火焰回窜引燃螺旋上料机内部物料发生危险;
[0019]2)螺旋上料机内部螺旋叶片上设有一端截面断口,在螺旋上料的过程中,若物料在物料进口处堆积或混入了大块物料,则在螺旋叶片旋转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截面断口对压实的物料或大块物料进行分割处理,避免卡住螺旋叶片无法上料;
[0020]3)通过在连接套上设有多组固定螺栓,螺栓末端顶住出火口,使出火口固定在指定位置,防止出火口在持续高温环境下发生形变;
[0021]4)燃烧炉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设有循环水层,上端盖设有循环水层,通过冷却水对燃烧炉整体进行降温保护,冷却水经过换热后达到一定温度后可另做他用。
附图说明
[0022]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燃烧炉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燃烧炉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燃烧炉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4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燃烧炉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5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燃烧炉A

A方向剖视图;
[0027]附图6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燃烧炉截面断口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7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燃烧炉炉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8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燃烧炉隔板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9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燃烧炉炉排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10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燃烧炉炉排底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0、机架;11、炉体;12、清灰口;13、点火口;14、观察口;15、出火口;16、上端盖;17、进料管;18、螺旋上料机;19、进料斗;20、送风机构;21、风冷机构;22、连接头;101、滚轮;102、护板;111、出水口Ⅱ;112、进水口Ⅱ;113、排污口;114、炉体外侧壁;115、炉体内侧壁;116、隔板;117、炉膛;118、炉排;151、冷却套;152、连接套;153、固定螺栓;161、进料口;162、出水口Ⅰ;163、进水口Ⅰ;181、电机;182、截面断口;183、物料进口;201、离心风机Ⅰ;202、风箱;203、给氧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燃烧炉,包括机架、炉体、清灰口、点火口、观察口、出火口、上端盖、进料管、螺旋上料机、进料斗、送风机构、风冷机构、滚轮、护板、冷却套、连接套、进料口、出水口Ⅰ、进水口Ⅰ、电机、截面断口、物料进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外侧设有护板,机架底部设有若干滚轮,机架内部设有送风机构与风冷机构,机架一侧设有炉体,炉体底部设有清灰口,清灰口上方设有点火口,炉体一侧设有观察口,一侧设有出火口,出火口外侧套接冷却套,冷却套一侧设有连接套,炉体上方设有上端盖,上端盖一侧设有进水口Ⅰ,上端盖上方设有出水口Ⅰ,上端盖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方连接进料管,进料管另一端固定连接螺旋上料机,螺旋上料机另一端所设链轮通过链条与电机输出端所设链轮啮合连接,螺旋上料机一侧设有进料斗,进料斗固定安装在机架上,进料斗底部设有物料进口,物料进口一侧螺旋叶片上设有截面断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出水口Ⅱ、进水口Ⅱ、排污口、炉体外侧壁、炉体内侧壁、隔板、炉膛、炉排,炉体内侧壁内侧设有炉膛,炉膛内部设有炉排,炉排设于清灰口与点火口之间,炉体内侧壁与炉体外侧壁之间设有循环水层,炉体外侧壁与出水口Ⅱ、进水口Ⅱ、排污口固定连通,排污口一侧设有隔板,隔板固定安装在炉体内侧壁与炉体外侧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质焚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淑
申请(专利权)人:李学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