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26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端设置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显示器,显示器下方的控制面板上设置控制按键,机体的内部设置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抽风机、制冷箱、输气弯管、吸风口和送风口,抽风机固定在机体的侧端,抽风机一端连接吸风口,抽风机另一端通过输气弯管与送风口连接,制冷箱固定在机体的侧端,吸风口和送风口均设置在机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有效对内部进行散热,避免内部温度过高,保证内部空气流通,增加使用的安全性,提高连接的稳定性,防止连接处脱落,避免松动导致的接触不良,提高电流稳定输出,且固定效果好,便于取出和安装。便于取出和安装。便于取出和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
[0003]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通过投币或购买专用的IC卡,为电动汽车充电。由于充电桩一般处于室外,长时间的光照导致内部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内部电流不稳定,充电时损伤汽车,且现有的散热装置通过开孔散热,开孔容易导致内部进灰和受潮,损坏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有效对内部进行散热,避免内部温度过高,保证内部空气流通,增加使用的安全性,提高连接的稳定性,防止连接处脱落,避免松动导致的接触不良,提高电流稳定输出,且固定效果好,便于取出和安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端设置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显示器,显示器下方的控制面板上设置控制按键,机体的内部设置散热装置;
[0006]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抽风机、制冷箱、输气弯管、吸风口和送风口,抽风机固定在机体的侧端,抽风机一端连接吸风口,抽风机另一端通过输气弯管与送风口连接,制冷箱固定在机体的侧端,吸风口和送风口均设置在机体的内部,所述机体的前侧设置连接口,连接口内设置稳接组件;
[0007]所述稳接组件包括对接槽、挤压弹簧、卡接板和对接环,对接槽一端设置卡接板,卡接板上设置挤压弹簧,对接环设置在连接口外侧,对接环安装在输电线一端,对接环固定在输电线一端的连接头上,输电线的另一端连接充电枪头。
[0008]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内部充电系统通过连接口与输电线对接,输电线一端通过充电枪头与汽车对接。
[0009]优选的,所述输气弯管一端设置在制冷箱内,输气弯管为蛇形弯管。
[0010]优选的,所述对接环上设置卡接块,对接槽内开设与卡接块相匹配的卡接槽。
[0011]优选的,所述卡接块一端与卡接板卡合,卡接板与连接口的安装座之间设置两组挤压弹簧。
[0012]优选的,所述输电线通过对接环与连接口活动对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抽风机固定在机体的侧端,抽风机一端连接吸风口,抽风机另一端通过输气弯管与送风口连接,制冷箱固定在机体的侧端,吸风口和送风口均设置在机体的内部,输气弯管一端设置在制冷箱内,输气弯管为蛇形弯管,抽风机将机体内部空气抽出,由输气弯管进行输气,在经过制冷箱内时进行换热,将冷却的空气输送到机体内,有效对内部进行散热,避免内部温度过高,保证内部空气流通,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0015]2、本技术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卡块与卡槽卡合连接,对接槽内开设与卡接块相匹配的卡接槽,卡接块一端与卡接板卡合,卡接板与连接口的安装座之间设置两组挤压弹簧看,输电线通过对接环与连接口活动对接,在连接时,对接环通过卡接槽插入对接槽内,卡接块受到卡接板阻挡,按压挤压弹簧下移,转动对接环,导致卡接块与卡接槽错开,从而进行固定,松开挤压弹簧后回弹,进行反向挤压固定,提高连接的稳定性,防止连接处脱落,避免松动导致的接触不良,提高电流稳定输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散热装置结构剖面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半剖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稳接组件结构剖面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输电线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机体;11、控制面板;111、显示器;112、控制按键;13、连接口;2、散热装置;21、抽风机;22、制冷箱;23、输气弯管;24、吸风口; 25、送风口;3、稳接组件;31、对接槽;311、卡接槽;32、挤压弹簧;33、卡接板;34、对接环;341、卡接块;4、输电线;41、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图2,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机体1,机体1的前端设置控制面板11,控制面板11上设置显示器111,显示器111下方的控制面板11上设置控制按键112,机体1的内部设置散热装置2,散热装置2 包括抽风机21、制冷箱22、输气弯管23、吸风口24和送风口25,抽风机21 固定在机体1的侧端,抽风机21一端连接吸风口24,抽风机21另一端通过输气弯管23与送风口25连接,制冷箱22固定在机体1的侧端,吸风口24 和送风口25均设置在机体1的内部,输气弯管23一端设置在制冷箱22内,输气弯管23为蛇形弯管,抽风机21将机体1内部空气抽出,由输气弯管23 进行输气,在经过制冷箱22内时进行换热,将冷却的空气输送到机体1内,有效对内部进行散热,避免内部温度过高,保证内部空气流通,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0024]请参阅图3

图5,机体1的前侧设置连接口13,连接口13内设置稳接组件3,稳接组件3包括对接槽31、挤压弹簧32、卡接板33和对接环34,对接槽31一端设置卡接板33,卡接板33上设置挤压弹簧32,对接环34设置在连接口13外侧,对接环34安装在输电线4一端,对接环34固定在输电线 4一端的连接头41上,输电线4的另一端连接充电枪头,机体1的内部充电系统通过连接口13与输电线4对接,输电线4一端通过充电枪头与汽车对接,对接环34上设置卡接块341,对接槽31内开设与卡接块341相匹配的卡接槽 311,卡接块341一端与卡接板33卡合,卡接板33与连接口13的安装座之间设置两组挤压弹簧32看,输电线4通过对接环34与连接口13活动对接,在连接时,对接环34通过卡接槽311插入对接槽31内,卡接块341受到卡接板33阻挡,按压挤压弹簧32下移,转动对接环34,导致卡接块341与卡接槽311错开,从而进行固定,松开挤压弹簧32后回弹,进行反向挤压固定,提高连接的稳定性,防止连接处脱落,避免松动导致的接触不良,提高电流稳定输出。
[0025]综上所述:本技术智能化新能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前端设置控制面板(11),控制面板(11)上设置显示器(111),显示器(111)下方的控制面板(11)上设置控制按键(112),机体(1)的内部设置散热装置(2);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抽风机(21)、制冷箱(22)、输气弯管(23)、吸风口(24)和送风口(25),抽风机(21)固定在机体(1)的侧端,抽风机(21)一端连接吸风口(24),抽风机(21)另一端通过输气弯管(23)与送风口(25)连接,制冷箱(22)固定在机体(1)的侧端,吸风口(24)和送风口(25)均设置在机体(1)的内部,所述机体(1)的前侧设置连接口(13),连接口(13)内设置稳接组件(3);所述稳接组件(3)包括对接槽(31)、挤压弹簧(32)、卡接板(33)和对接环(34),对接槽(31)一端设置卡接板(33),卡接板(33)上设置挤压弹簧(32),对接环(34)设置在连接口(13)外侧,对接环(34)安装在输电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瑞文曹李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驴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