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提升式钢框铝合金筒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624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梯井提升式钢框铝合金筒模施工方法,该方案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000、预制无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S100、制作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S200、第一层电梯井壁施工;S300、第二层至顶层的电梯井壁施工;S400、重复执行S300步骤,直至完成所有层电梯井壁施工。本申请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支拆便捷且施工质量好的优点。量好的优点。量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井提升式钢框铝合金筒模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井提升式钢框铝合金筒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服务于建筑物内楼层之间的乘客出入或货物运送。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其结构形式多样,而电梯井是安装电梯的井道,井道的尺寸是按照电梯选型来确定的。电梯井施工中有90%以上为全现浇剪力墙筒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电梯井筒模的施工质量、进度对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0003]目前建筑市场上使用较多的电梯井筒模大都适用于电梯井在建筑内部的情况,而针对电梯井在建筑主体结构外侧的情况的电梯井筒模较少。传统电梯井筒模在施工过程中较难找正,阴角模与大模之间连接加固较为困难,支拆过程长,较难操作,传统操作平台翻转上提时对周边电梯井壁的磕碰,平整度达不到规范要求等难题。
[0004]因此,目前亟待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支拆便捷且施工质量好的电梯井提升式钢框铝合金筒模施工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电梯井提升式钢框铝合金筒模施工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电梯井提升式钢框铝合金筒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07]S000、根据电梯设计尺寸,预制无门洞外模板和无有门洞内模板、钢框、背楞、有门洞内模板以及有门洞外模板,并将无门洞外模板、无有门洞内模板、钢框以及背楞通过模板紧固件形成一体化的无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
[0008]S100、根据电梯设计尺寸,制作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该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上设有平台板,该平台板上设有用于吊装的耳板;
[0009]S200、第一层电梯井壁施工:
[0010]同时进行第一层的电梯井壁钢筋笼现场搭接绑扎,并在上层的楼板处安装起吊装置,其中电梯井壁钢筋笼包括无门洞电梯井壁钢筋笼和至少一面有门洞电梯井壁钢筋笼;
[0011]待电梯井壁钢筋笼绑扎完毕,利用起吊装置将无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整体提升至电梯井壁钢筋笼上方;
[0012]调整下放无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并在有门洞电梯井壁钢筋笼两侧安装有门洞内模板和有门洞外模板,利用对拉螺栓进行紧固连接形成有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并预设供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安装的孔位,其中,该有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与无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形成整体模板体系,用于浇筑混凝土;
[0013]在整体模板体系的底面以及连接处做好防水处理,之后浇筑混凝土形成顶部预留有搭接钢筋的第一层电梯井壁;
[0014]S300、第二层至顶层的电梯井壁施工:
[0015]提前绑扎每层的电梯井壁钢筋笼并在上层安装起吊装置,将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吊放进入电梯井内,将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的底部架设到电梯井门洞的下层的楼板处,并利用对拉螺栓将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与下层的有门洞电梯井壁锚固相连;
[0016]将提前绑扎的电梯井壁钢筋笼吊装并与下层的电梯井壁和搭接钢筋进行焊接;
[0017]将无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整体提升当前层以上一层的高度,下放无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至当前层,将无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的钢框与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的耳板连接;
[0018]在有门洞电梯井壁钢筋笼两侧安装有门洞内模板和有门洞外模板,利用对拉螺栓进行紧固连接形成有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并预设供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安装的孔位,有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与无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形成整体模板体系;
[0019]在整体模板体系的底面以及连接处做好防水处理,之后浇筑混凝土形成顶部预留有搭接钢筋的电梯井壁;
[0020]S400、重复执行S300步骤,直至完成所有层电梯井壁施工。
[0021]进一步地,步骤S000中,钢框包括竖向提升框架、设于竖向提升框架内部两侧的多道水平固定横梁、设于竖向提升框架顶部的吊耳及底端设有开孔的固定杆,固定杆顶端固定于靠内一侧的竖向提升框架中部。
[0022]进一步地,步骤S000中,无门洞外模板和所述无有门洞内模板分别布置在所述水平固定横梁上。
[0023]进一步地,步骤S000中,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还包括设于平台板底部的水平撑杆、顶端连接水平撑杆的斜撑杆、连接水平撑杆中部和斜撑杆中部的竖向连系杆、上部设有栓孔的竖向撑杆、分别连接相邻的斜撑杆中部和竖向撑杆中部的水平连系杆及设于竖向撑杆下部的平台支腿,斜撑杆底端和竖向撑杆底端相连,水平撑杆设于斜撑杆和竖向撑杆的顶端,平台板设于水平撑杆上。
[0024]进一步地,步骤S000中,每个竖向撑杆由两段互为反向的槽钢组成。
[0025]进一步地,步骤S000中,平台支腿包括铰接栓、铰接耳板、限位连接钢板、支挡杆及反向槽钢,互为反向的两个槽钢之间设有限位连接钢板,铰接耳板设于限位连接钢板处的反向槽钢的槽内,支挡杆一端通过铰接栓连接铰接耳板。
[0026]进一步地,步骤S000中,支挡杆隐藏于反向槽钢的槽内。
[0027]进一步地,步骤S200和步骤S300中,每个竖向撑杆上预留有与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的孔位匹配的栓孔并通过对拉螺栓固定。
[0028]进一步地,步骤S300中,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通过平台支腿架设到电梯井门洞的下层的楼板处。
[0029]进一步地,步骤S300中,固定杆通过紧固螺栓与耳板紧固相连。
[0030]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电梯井提升式钢框铝合金筒模,模板刚度大,重量轻,采用提升式进行逐层安装施工,制作安装方便,工效高,无需使用传统脚手架等支撑结构,非常适用于在建筑主体结构外侧的电梯井壁施工;
[0031]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通过锚固螺栓和平台支腿进行固定支撑,整体稳定性和承载力好,同时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整体提升时平台支腿可隐藏,无需翻转上提,避免了传统操作平台翻转上提时对周边电梯井壁的磕碰;
[0032]3、本专利技术中的无门洞的内外模板钢框,制作加工简单,将铝合金内外模板连为一体,便于整体起吊,通过固定杆与操作平台进行紧固连接,有效支撑模板体系,提高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0034]图2是电梯井提升式钢框铝合金筒模施工时断面示意图;
[0035]图3是电梯井提升式钢框铝合金筒模施工时的俯视图;
[0036]图4是用于浇筑无门洞电梯井壁的模板体系的内视图;
[0037]图5是用于浇筑无门洞电梯井壁的模板体系的断面示意图;
[0038]图6是图5的左视图;
[0039]图7是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8是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的平视图;
[0041]图9是图8的左视图;
[0042]图10是竖向撑杆中平台支腿的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井提升式钢框铝合金筒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000、根据电梯设计尺寸,预制无门洞外模板和无有门洞内模板、钢框、背楞、有门洞内模板以及有门洞外模板,并将无门洞外模板、无有门洞内模板、钢框以及背楞通过模板紧固件形成一体化的无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S100、根据电梯设计尺寸,制作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该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上设有平台板,该平台板上设有用于吊装的耳板;S200、第一层电梯井壁施工:同时进行第一层的电梯井壁钢筋笼现场搭接绑扎,并在上层的楼板处安装起吊装置,其中电梯井壁钢筋笼包括无门洞电梯井壁钢筋笼和至少一面有门洞电梯井壁钢筋笼;待电梯井壁钢筋笼绑扎完毕,利用起吊装置将无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整体提升至电梯井壁钢筋笼上方;调整下放无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并在有门洞电梯井壁钢筋笼两侧安装有门洞内模板和有门洞外模板,利用对拉螺栓进行紧固连接形成有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并预设供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安装的孔位,其中,该有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与无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形成整体模板体系,用于浇筑混凝土;在整体模板体系的底面以及连接处做好防水处理,之后浇筑混凝土形成顶部预留有搭接钢筋的第一层电梯井壁;S300、第二层至顶层的电梯井壁施工:提前绑扎每层的电梯井壁钢筋笼并在上层安装起吊装置,将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吊放进入电梯井内,将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的底部架设到电梯井门洞的下层的楼板处,并利用对拉螺栓将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与下层的有门洞电梯井壁锚固相连;将提前绑扎的电梯井壁钢筋笼吊装并与下层的电梯井壁和搭接钢筋进行焊接;将无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整体提升当前层以上一层的高度,下放无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至当前层,将无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的钢框与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的耳板连接;在有门洞电梯井壁钢筋笼两侧安装有门洞内模板和有门洞外模板,利用对拉螺栓进行紧固连接形成有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并预设供垂直提升式操作平台安装的孔位,有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与无门洞电梯井壁模板体系形成整体模板体系;在整体模板体系的底面以及连接处做好防水处理,之后浇筑混凝土形成顶部预留有搭接钢筋的电梯井壁;S400、重复执行S300步骤,直至完成所有层电梯井壁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芹朱峰石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