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夹襻的人工晶状体装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600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夹襻的人工晶状体装载装置,包括装载装置本体,装载装置本体包括自外至内依次连接的折叠翼、夹持板和人工晶状体装载仓,折叠翼和夹持板关于人工晶状体装载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当两折叠翼闭合时,通过折叠翼上的锁定部自锁,人工晶状体装载仓形成两端开口的圆柱状通道;两夹持板和/或人工晶状体装载仓上分别设有旋转对称的襻定位部,人工晶状体的襻部分/全部放置在襻定位部内;当装载装置本体处于展开状态时,襻定位部与人工晶状体装载仓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夹襻的人工晶状体装载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人工晶状体
,尤其涉及一种预防夹襻的人工晶状体装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晶状体是由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一种特殊透镜,人工晶状体的材料主要有硅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水凝胶等。人工晶状体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的晶状体,用于矫正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的视力,其具有重量轻、光学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性。白内障手术过程中需要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替代原有浑浊的自然晶状体,使白内障患者恢复光明。
[0003]目前,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采用植入装置将人工晶状体推注进眼中,但是仍存在如下问题:在手术开始前,使用镊子将人工晶体放入植入装置的装载仓内,镊子容易对人工晶状体表面造成划伤,影响光学效果,而且,人工晶状体在装载仓的装载位置不好,人工晶状体的襻放置在装载仓的开口端,在折叠人工晶状体折叠夹时,容易将襻夹到折叠夹上面,在推注人工晶状体时,出现人工晶状体断襻,或者是将襻折叠到主体后面,在往前推注时后襻夹入到硅胶头中,在向前推注到导入头端部时襻夹到了硅胶头中,最后撕裂断襻,手术时会延误手术时间。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夹襻的人工晶状体装载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防夹襻的人工晶状体装载装置,包括装载装置本体,所述装载装置本体包括自外至内依次连接的折叠翼、夹持板和人工晶状体装载仓,所述折叠翼和夹持板关于人工晶状体装载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当两所述折叠翼闭合时,通过折叠翼上的锁定部自锁,所述人工晶状体装载仓形成两端开口的圆柱状通道;两所述夹持板和/或人工晶状体装载仓上分别设有旋转对称的襻定位部,人工晶状体的襻部分/全部放置在襻定位部内;当装载装置本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襻定位部与人工晶状体装载仓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
°‑
55
°

[0007]优选地,所述襻定位部为相对于夹持板和/或人工晶状体装载仓的内表面外凸/凹陷的定位槽状结构;
[0008]优选地,所述襻定位部的四周与夹持板和/或人工晶状体装载仓的内表面之间倾斜圆滑过渡,便于推注时人工晶状体的襻轻松脱离襻定位部;
[0009]优选地,所述襻定位部为与夹持板和/或人工晶状体装载仓的内表面齐平且便于识别的轮廓标记;
[0010]优选地,所述襻定位部与人工晶状体装载仓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
°‑
45
°

[0011]优选地,所述锁定部包括设置在一折叠翼内表面的自锁凸条和设置在另一折叠翼
与自锁凸条相匹配的自锁凹槽,所述自锁凸条和自锁凹槽的走向与圆柱状通道的走向同向。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防夹襻的人工晶状体装载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本技术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载仓结构过于简单,没有人工晶状体襻位置的标识符,导致人工晶状体折叠时,位置放置不准确,在折叠翼闭合后,人工晶状体襻没有放到主体上面,而是放到了光学区的两端,向前推注人工晶状体的主体时,后襻容易夹到推注器的硅胶头端,发生夹襻导致后续推注出现断襻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在夹持板上设有襻定位部,襻定位部与人工晶状体装载仓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
°‑
55
°
,根据夹持板上的襻定位部确定人工晶状体的两个襻的摆放位置,然后闭合折叠翼,人工晶状体装载仓形成两端开口的人工晶状体推注通道,此时,人工晶状体处于弯曲折叠状态,即人工晶状体主体光学区自然折叠卷曲,两个襻弯曲折叠在人工晶状体主体光学区上方,人工晶状体的襻就不会被夹到折叠翼之间或者硅胶头与导入头内壁之间,在推注人工晶状体时,人工晶状体可以轻松脱离装载装置,避免了在推注时夹人工晶状体后襻的现象,极大程度降低了手术推注时夹襻的概率,而且,只需要将装载装置插入植入设备的放置槽内即可,无需将人工晶状体单独取出,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有效规避了对人工晶状体不必要的损坏和细菌感染的风险,降低了生产成本,医生使用方便,事故发生率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防夹襻的人工晶状体装载装置的未装载人工晶状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防夹襻的人工晶状体装载装置的装载人工晶状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0017]1.装载装置本体
ꢀꢀ
2.折叠翼
ꢀꢀ
21.锁定部
ꢀꢀ
3.夹持板
ꢀꢀ
31.襻定位部
ꢀꢀ
4.人工晶状体装载仓
ꢀꢀꢀ
5.人工晶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
[0019]如图1

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防夹襻的人工晶状体装载装置,包括装载装置本体1,装载装置本体1包括自外至内依次连接的折叠翼2、夹持板3和人工晶状体装载仓4,折叠翼2和夹持板3关于人工晶状体装载仓4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当两折叠翼2闭合时,通过折叠翼2上的锁定部21自锁,人工晶状体装载仓4形成两端开口的圆柱状通道;锁定部21包括设置在一折叠翼2内表面的自锁凸条和设置在另一折叠翼2与自锁凸条相匹配的自锁凹槽,自锁凸条和自锁凹槽的走向与圆柱状通道的走向同向。两夹持板3上分别设有旋转对称的襻定位部31,人工晶状体5的襻部分/全部放置在襻定位部31内;当装载装置本体1处于展开状态时,襻定位部31与人工晶状体装载仓4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
°‑
55
°
,襻定位部31与人工晶状体装载仓4的中轴线之间的优选夹角为30
°‑
45
°
。襻定位部31为相对于夹
持板3的内表面外凸/凹陷的定位槽状结构,襻定位部31的四周与夹持板3的内表面之间倾斜圆滑过渡,便于推注时人工晶状体的襻轻松脱离襻定位部31。襻定位部31还可以是与夹持板3的内表面齐平且便于识别的轮廓标记。
[0020]本技术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载仓结构过于简单,没有人工晶状体襻位置的标识符,导致人工晶状体折叠时,位置放置不准确,在折叠翼闭合后,人工晶状体襻没有放到主体上面,而是放到了光学区的两端,向前推注人工晶状体的主体时,后襻容易夹到推注器的硅胶头端,发生夹襻导致后续推注出现断襻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在夹持板3上设有襻定位部31,襻定位部31与人工晶状体装载仓4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
°‑
55
°
,根据夹持板3上的襻定位部31确定人工晶状体5的两个襻的摆放位置,然后闭合折叠翼2,人工晶状体装载仓4形成两端开口的人工晶状体5推注通道,此时,人工晶状体5处于弯曲折叠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夹襻的人工晶状体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装置本体,所述装载装置本体包括自外至内依次连接的折叠翼、夹持板和人工晶状体装载仓,所述折叠翼和夹持板关于人工晶状体装载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当两所述折叠翼闭合时,通过折叠翼上的锁定部自锁,所述人工晶状体装载仓形成两端开口的圆柱状通道;两所述夹持板和/或人工晶状体装载仓上分别设有旋转对称的襻定位部,人工晶状体的襻部分/全部放置在襻定位部内;当装载装置本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襻定位部与人工晶状体装载仓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
°‑
5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夹襻的人工晶状体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襻定位部为相对于夹持板和/或人工晶状体装载仓的内表面外凸/凹陷的定位槽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瑞史小文王明坤赵紫微张艳晏飞燕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世纪康泰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