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RP增强PVC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84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RP增强PVC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RP增强PVC板

混凝土组合楼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FRP增强PVC板

混凝土组合楼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装配式楼板中,常用的楼板形式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楼板、压型钢板

混凝土组合楼板、叠合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作为我国使用最广泛的楼板形式,具有整体性好、结构刚度大、抗震抗冲击性能好等优点,但这类楼板存在自重大、经济性差、施工速度慢、不符合绿色建筑发展理念等弊端。压型钢板

混凝土组合楼板充分的利用了钢材耐拉,混凝土耐压的材料特性,具有自重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施工简便且工期短、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等优点,但此类楼板用钢量大、钢板易腐蚀。叠合楼板结合了装配式楼板和现浇楼板的优点,不仅装配方便、施工便捷、整体性好,抗震性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但此类楼板的施工工序多,节点构造复杂。因此,为解决以上楼板存在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绿色环保、施工工序少、耐久性好和承载力高的新型楼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以上楼板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RP增强PVC板

混凝土组合楼板,该模板系统在PVC板底粘贴FRP布,在PVC板上部设置纵向和横向FRP隔板。采用FRP增强PVC模板作为预制楼板的永久性模板,具有耐久性能和整体性能好、绿色环保、经济性好、工程造价低、施工工期短等优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br/>[0005]一种FRP增强PVC板

混凝土组合楼板,包括FRP增强PVC模板系统、穿插在模板内部的受力筋和分布筋以及浇筑在PVC模板系统中的混凝土,FRP增强PVC模板系统包括PVC模板主体、FRP布及FRP隔板,FRP隔板包括FRP横向隔板与FRP纵向隔板,FRP横向隔板与FRP纵向隔板均设有多个,PVC模板主体内部均呈线性等间距结构设有多个分布钢筋及多个纵向受力筋。
[0006]优选的,PVC模板主体的底板通过环氧树脂胶粘贴有多个FRP布,FRP布的间距根据模板的承载力计算结果确定,具体为:
[0007]α1f
c
bx=f
y
A
s
+f
g
A
g
+f
p
A
p
+f
c
A
c
ꢀꢀ
(1)
[0008](n

1)S
f
+nS
b
=b

30
ꢀꢀ
(2)
[0009][0010]由式(1)、式(2)和式(3)可得:
[0011][0012]式中,α1为受压区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系数,f
c
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设计值,b为PVC模板主体的宽度,x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f
y
为纵向受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A
s
为纵向受
力筋的截面面积,f
g
为FRP纵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
g
为FRP纵肋的截面面积,f
p
为PVC模板主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
p
为PVC模板主体的截面面积,f
c
为FRP布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
c
为FRP布的截面面积,S
f
为FRP布的间距,S
b
为FRP布的宽度,t为FRP布的厚度,n为FRP布的条数,FRP布距离PVC模板主体的板边留有15mm的安全距离,为防止FRP布与PVC模板主体底部发生剥离破坏,FRP布两端均延伸至PVC模板主体内部。
[0013]优选的,PVC模板主体的底板和PVC模板主体的侧板为工厂一次性加工成型,PVC模板主体的侧板端部开设有燕尾槽,PVC模板主体的槽板端部固设有燕尾榫,燕尾槽与燕尾榫插接配合。
[0014]优选的,FRP横向隔板的端部截面为工字型,FRP纵向隔板的端部截面为T型,PVC模板主体的底板上表面开设有闭口凹槽,闭口凹槽的截面为矩形,FRP纵向隔板后端固设有T型肋,T型肋与闭口凹槽卡接配合。
[0015]优选的,FRP纵向隔板上开设有T型槽,T型槽的截面为矩形,FRP横向隔板上下两端均固设有T型块,T型块与T型槽插接配合。
[0016]优选的,FRP横向隔板及FRP纵向隔板将PVC模板主体分隔成多个FRP栅格。
[0017]优选的,PVC模板主体的槽板、FRP横向隔板和FRP纵向隔板在距离PVC模板主体的板底某一高度处设有开设有孔洞,分布钢筋及纵向受力筋均贯穿孔洞并与其滑动连接,纵向受力筋通过紧固件与FRP横向隔板连接固定,分布钢筋和纵向受力筋对PVC模板主体的槽板、FRP横向隔板以及FRP纵向隔板进行连接固定。
[0018]优选的,紧固件包括金属半圆环,金属半圆环呈上下对称结构设有两个,位于上端的金属半圆环左右两端均通过螺栓与位于下端的金属半圆环螺纹连接,金属半圆环内壁开设有防滑纹,防滑纹与纵向受力筋摩擦接触。
[0019]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PVC模板可塑性好、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价格便宜并且可以循环利用,相比较于使用较广的压型钢板

混凝土组合楼板,FRP增强PVC板

混凝土组合楼板更加的经济、环保,相比较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省略了拆模环节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
[0021]2.通过PVC模板与混凝土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了结构的受力性能;PVC模板的包裹作用使PVC板

混凝土组合楼板耐久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可以将此种楼板应用于一些具有腐蚀性环境的建筑中。
[0022]3.在PVC模板主体的底板粘贴FRP布,弥补了PVC模板承载力低的缺点,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提高了结构的承载力,延长了结构的使用寿命。
[0023]4.FRP横向隔板和FRP纵向隔板采用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的FRP材料,可以保证纵向受力筋在屈服前,隔板不会发生破坏,由FRP横向隔板和FRP纵向隔板组成的FRP栅格可以将混凝土嵌固其中,限制其上部的混凝土在水平方向的应变发展,以此来提高混凝土在竖直方向的抗压性能和板的整体刚度,并且可以有效地解决混凝土容易开裂和裂缝外露的问题。
[0024]5.紧固件对纵向钢筋在水平方向施加了约束,限制其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分布钢筋和纵向钢筋对PVC模板主体的槽板、FRP横向隔板以及FRP纵向隔板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施加约束,限制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使PVC模板主体的槽板、FRP横向隔
板、FRP纵向隔板以及钢筋成为一个整体,能够变形协调、共同受力。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RP增强PVC板

混凝土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FRP增强PVC模板系统、穿插在模板内部的受力筋和分布筋以及浇筑在PVC模板系统中的混凝土,所述FRP增强PVC模板系统包括PVC模板主体(1)、FRP布(10)及FRP隔板,所述FRP隔板包括FRP横向隔板(2)与FRP纵向隔板(3),所述FRP横向隔板(2)与FRP纵向隔板(3)均设有多个,所述PVC模板主体(1)内部均呈线性等间距结构设有多个分布钢筋(4)及多个纵向受力筋(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RP增强PVC板

混凝土组合楼板,其特征是:所述PVC模板主体(1)的底板通过环氧树脂胶粘贴有多个FRP布(10),所述FRP布(10)的间距根据模板的承载力计算结果确定,具体为:α1f
c
bx=f
y
A
s
+f
g
A
g
+f
p
A
p
+f
c
A
c
ꢀꢀ
(1)(n

1)S
f
+nS
b
=b

30
ꢀꢀ
(2)由式(1)、式(2)和式(3)可得:式中,α1为受压区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系数,f
c
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设计值,b为PVC模板主体(1)的宽度,x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f
y
为纵向受力筋(5)抗拉强度设计值,A
s
为纵向受力筋(5)的截面面积,f
g
为FRP纵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
g
为FRP纵肋的截面面积,f
p
为PVC模板主体(1)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
p
为PVC模板主体(1)的截面面积,f
c
为FRP布(10)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
c
为FRP布(10)的截面面积,S
f
为FRP布(10)的间距,S
b
为FRP布(10)的宽度,t为FRP布(10)的厚度,n为FRP布(10)的条数,FRP布(10)距离PVC模板主体(1)的板边留有15mm的安全距离,为防止FRP布(10)与PVC模板主体(1)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峰王辉秦尹方圆完海鹰王静峰沈万玉钱元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