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炳光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微生物复合菌的土壤酸碱度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554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酸碱度调节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微生物复合菌的土壤酸碱度调节系统,包括复合菌储放箱,所述复合菌储放箱内设置有复合菌储放室,所述复合菌储放箱的后侧均设置有驱动轮,所述复合菌储放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离机构。通过对对向驱动装置的使用,将内部的调节酸碱度的复合菌进行混拌,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使得复合菌充分的与空气接触,使得内部潮气能够快速的散发出来,进而保证了复合菌呈现干燥的状态,而且还能够使得复合菌呈现颗粒状台,这样当对土壤进行散播时,有利于复合菌分散开来,而且细颗粒能够更容易形成扬尘的效果,保证了散播的均匀性,当然当该复合菌与土壤接触后能够更快速的被土壤充分吸收。壤充分吸收。壤充分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生物复合菌的土壤酸碱度调节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酸碱度调节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复合菌的土壤酸碱度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尽管现代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都离不开土壤基础。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上化肥的大量使用,传统有机肥料投入减少,土壤肥力不断下降,理化性状变化明显。并且由于人类对土地、森林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贫瘠化,污染严重。所以进行土壤改良是保护土壤资源,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反应,pH 一般在 4

9 之间,大多数在 4.5

8.5 之间。在地理分布上有“东南酸西北碱”的规律性。大致可以长江为界 ( 北纬 33

35
°ꢀ
),长江以南的土壤为酸性或强酸性,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南北差异很大,由南向北土壤 pH 相差 7 个等级。
[0003]现有对土壤调节,目前,在农业部登记的 30 个土壤调理剂产品中,用于调节酸性土壤的调理剂主要是生石灰等无机碱性矿物质制成的调理剂,用于调节北方碱性土壤的调理剂主要是工业生产有机废弃物或有机酸类配以辅料制成,还没有出现过以微生物复合菌剂作用于土壤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的调理剂产品。生石灰等无机土壤调理剂在短期内调节土壤 pH 值效果明显,但长时间的施用会造成土壤板结等问题。采用微生物菌剂来改良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进行一系列的氧化、硝化、硫化及固氮等生物化学反应,促进了土壤中养分的转化和作物的吸收利用。并且菌剂中优势菌群的在土壤中的繁殖,可以保持土壤微生态系统平衡,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轻上传病害,增强作物的抗病性与抗逆性。现有的对这类生物复合菌进行撒播时,主要依靠设备拖动进行,生物复合菌在下料斗内依次下落。
[0004]上述播撒的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将生物复合菌撒播在土壤表面,而土壤具有涵养的特性,这样生物复合菌发挥的作用仅仅局限在浅表土壤内,而浅表土壤作为植物种植吸收的黄金层,这样浅表土壤的调节后的土壤的酸碱度控制时间会存在限度,不够持续,时间维持短,而且现有撒播装置功能性差,在撒播时,其范围小,会造成播撒出现空穴和盲区。
[0005]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的现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基于微生物复合菌的土壤酸碱度调节系统,包括复合菌储放箱,所述复合菌储放箱内设置有复合菌储放室,所述复合菌储放箱的后侧均设置有驱动轮,所述复合菌储放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的底端固定连通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接地
滑板,所述导向机构的右侧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滴形安装板,两个所述水滴形安装板的相对一侧通过隔离箱体固定连接有,所述隔离箱体的右侧开设有纵向槽,所述纵向槽固定连通有分撒箱体,所述导向机构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主动轮上套设有用于与耕地脱机输出端传动的连接皮带,所述主动轮通过驱动皮带与所述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复合菌储放室内设置有对向驱动装置,所述分离机构的内腔设置有与所述对向驱动装置配合的复合菌配比机构,所述复合菌配比机构位于所述对向驱动装置的正下方,所述复合菌配比机构的右端向上延伸并在所述复合菌储放室内裸露,所述导向机构内设置有与所述复合菌配比机构配合使用的复合菌导向机构,所述复合菌导向机构将复合菌匀分成两部分,所述复合菌导向机构位于所述复合菌配比机构的正下方。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向驱动装置包括轴承套,所述轴承套套设在所述复合菌储放箱的一侧开设的安装孔内,所述轴承套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套设有外环齿套,所述复合菌储放室内壁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的内侧设置有圆形槽,所述安装孔套设在所述圆形槽内,所述第二转轮内壁固定连接有内齿环,所述内齿环与所述外环齿套之间设置有过度轴杆,所述过度轴杆上套设有安装齿轮,所述安装齿轮分别与所述内齿环和外环齿套啮合,所述转动杆的表面上下两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分离块,所述第二转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套设在所述转动杆上,所述转动套的表面上下两侧等距离开设有多个所述环形转槽,所述环形转槽上固定,连接有弧形导料板,所述弧形导料板套设在所述弧形分离块上,所述对向驱动装置还包括给料机构。通过对对向驱动装置的使用,在外部的动力驱动下,在主动轮的带动下,通过驱动皮带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轮,驱动轮能够带动轴承套转动,此时轴承套的内侧的第一转轮能够带动转动杆转动,由于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外环齿套,此时,外环齿套通过三个安装齿轮带动内齿环向相反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转轮在转动杆上与之相反方向转动,这样一来弧形导料板与弧形分离块在转动时,将内部的调节酸碱度的复合菌进行混拌,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使得复合菌充分的与空气接触,使得内部潮气能够快速的散发出来,进而保证了复合菌呈现干燥的状态,而且还能够使得复合菌呈现颗粒状台,这样当对土壤进行散播时,有利于复合菌分散开来,而且细颗粒能够更容易形成扬尘的效果,保证了散播的均匀性,当然当该复合菌与土壤接触后能够更快速的被土壤充分吸收。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合菌配比机构包括第三转轮,所述第三转轮转动连接在分离机构的内壁一侧,所述第三转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所述第三转轮、锥齿轮一和所述第一转轮通过传动皮带一传动连接,所述分离机构内壁的前侧设置有弧形接料盘二,所述锥齿轮一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上套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套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转杆的一侧与所述第四转轮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轮上通过轴承与所述转动套的前端活动连接,所述转动套表面的上下两侧等距离开设有弧形连接孔,所述弧形连接孔与所述下料通口下方连通,所述弧形连接孔的一侧开设有下料口还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竖向贯穿所述复合菌储放室内,所述复合菌储放室内的前侧设置有斜板,所述隔离板与所述斜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集料斗,所述集料斗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接口槽,所述接口槽与所述下料口连通,所述第四转轮通过传动皮带二与所述第二转轮传动连接,所述螺旋叶片的表面间隔设置有传动皮带二和第一弧形套。当下料通口内的复合
菌从从弧形连接孔内进入在转动套内后,由于在实际的调节过程中,治理者会在调节过程中添加用于调节土壤肥沃度的肥料或者其他添加料,此时将配比料从隔离板与斜板内加入,这样在重力的作用下,添加料从接口槽内进入转动套内,由于转动套与螺旋叶片转动的方向相反,这样螺旋叶片将添加料从前向后传送,转动套将上方的下料通口处的料进行转动,这样两种料能够被均匀的混拌,另外设置有传动皮带二和第一弧形套,添加料能够进入传动皮带二和第一弧形套内,这样传动皮带二与第一弧形套能够均匀的将添加料进行配比混合,这样设置的目的,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生物复合菌的土壤酸碱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菌储放箱(1),所述复合菌储放箱(1)内设置有复合菌储放室(2),所述复合菌储放箱(1)的后侧均设置有驱动轮(3),所述复合菌储放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离机构(5),所述分离机构(5)的底端固定连通有导向机构(6),所述导向机构(6)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接地滑板(7),所述导向机构(6)的右侧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滴形安装板(8),两个所述水滴形安装板(8)的相对一侧通过隔离箱体(9)固定连接有,所述隔离箱体(9)的右侧开设有纵向槽,所述纵向槽固定连通有分撒箱体(10),所述导向机构(6)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主动轮上套设有用于与耕地脱机输出端传动的连接皮带(11),所述主动轮通过驱动皮带(4)与所述驱动轮(3)传动连接,所述复合菌储放室(2)内设置有对向驱动装置,所述分离机构(5)的内腔设置有与所述对向驱动装置配合的复合菌配比机构,所述复合菌配比机构位于所述对向驱动装置的正下方,所述复合菌配比机构的右端向上延伸并在所述复合菌储放室(2)内裸露,所述导向机构(6)内设置有与所述复合菌配比机构配合使用的复合菌导向机构,所述复合菌导向机构将复合菌匀分成两部分,所述复合菌导向机构位于所述复合菌配比机构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复合菌的土壤酸碱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向驱动装置包括轴承套(12),所述轴承套(12)套设在所述复合菌储放箱(1)的一侧开设的安装孔内,所述轴承套(12)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13),所述第一转轮(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孔(52),所述安装孔(52)上套设有外环齿套(53),所述复合菌储放室(2)内壁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轮(14),所述第二转轮(14)的内侧设置有圆形槽,所述安装孔(52)套设在所述圆形槽内,所述第二转轮(14)内壁固定连接有内齿环(54),所述内齿环(54)与所述外环齿套(53)之间设置有过度轴杆(50),所述过度轴杆(50)上套设有安装齿轮(51),所述安装齿轮(51)分别与所述内齿环(54)和外环齿套(53)啮合,所述转动杆(15)的表面上下两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分离块(19),所述第二转轮(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套(16),所述转动套(16)套设在所述转动杆(15)上,所述转动套(16)的表面上下两侧等距离开设有多个所述环形转槽(17),所述环形转槽(17)上固定,连接有弧形导料板(18),所述弧形导料板(18)套设在所述弧形分离块(19)上,所述对向驱动装置还包括给料机构;通过对对向驱动装置的使用,在外部的动力驱动下,在主动轮的带动下,通过驱动皮带(4)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轮(3),驱动轮(3)能够带动轴承套(12)转动,此时轴承套(12)的内侧的第一转轮(13)能够带动转动杆(15)转动,由于转动杆(15)的一端设置有外环齿套(53),此时,外环齿套(53)通过三个安装齿轮(51)带动内齿环(54)向相反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转轮(14)在转动杆(15)上与之相反方向转动,这样一来弧形导料板(18)与弧形分离块(19)在转动时,将内部的调节酸碱度的复合菌进行混拌,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使得复合菌充分的与空气接触,使得内部潮气能够快速的散发出来,进而保证了复合菌呈现干燥的状态,而且还能够使得复合菌呈现颗粒状台,这样当对土壤进行散播时,有利于复合菌分散开来,而且细颗粒能够更容易形成扬尘的效果,保证了散播的均匀性,当然当该复合菌与土壤接触后能够更快速的被土壤充分吸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复合菌的土壤酸碱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配比机构包括第三转轮(27),所述第三转轮(27)转动连接在分离机构(5)的内
壁一侧,所述第三转轮(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28),所述第三转轮(27)、锥齿轮一(28)和所述第一转轮(13)通过传动皮带一(30)传动连接,所述分离机构(5)内壁的前侧设置有弧形接料盘二(25),所述锥齿轮一(28)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套(29),所述转动套(29)上套设有转杆(36),所述转杆(36)上套设有螺旋叶片(37),所述转杆(36)的一侧与所述第四转轮(35)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轮(35)上通过轴承与所述转动套(29)的前端活动连接,所述转动套(29)表面的上下两侧等距离开设有弧形连接孔(38),所述弧形连接孔(38)与所述下料通口(21)下方连通,所述弧形连接孔(38)的一侧开设有下料口(39)还包括隔离板(46),所述隔离板(46)竖向贯穿所述复合菌储放室(2)内,所述复合菌储放室(2)内的前侧设置有斜板(47),所述隔离板(46)与所述斜板(4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集料斗(48),所述集料斗(48)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接口槽(49),所述接口槽(49)与所述下料口(39)连通,所述第四转轮(35)通过传动皮带二(40)与所述第二转轮(14)传动连接,所述螺旋叶片(37)的表面间隔设置有传动皮带二(40)和第一弧形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炳光
申请(专利权)人:蔡炳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