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救助艇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521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船用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救助艇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后侧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T形支撑台、固定螺栓、调节器和压紧板,T形支撑台转动设于底座,底座上端后侧开有螺纹孔,固定螺栓设于T形支撑台并与螺纹孔相匹配,调节器设于T形支撑台上端,压紧板与调节器连接;调节器包括开口防护罩、螺杆和把手,开口防护罩固定设于T形支撑台且其开口朝向底座一侧,螺杆转动设于T形支撑台上端并位于开口防护罩内,螺杆另一端转动贯穿开口防护罩上端,把手与螺杆贯穿一端连接,压紧板与螺杆螺纹连接,本装置能够方便、灵活的对救助艇进行固定,并且便于后期使用时救助艇下水。且便于后期使用时救助艇下水。且便于后期使用时救助艇下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救助艇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船用固定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船舶救助艇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救助艇是指用于救助遇险人员及集结救生艇、筏,且有良好操纵性的机动小艇。为了更安全地、更快捷地救助遇险人员和集结海上救生艇筏,船舶必须按规定配备救助艇。
[0003]为了避免在不使用救助艇时位置其位置发生改变,通常需要对救助艇进行相应的固定,一般的固定方式往往通过缆绳等绳索对救助艇直接进行捆绑固定,但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便于救生使用时的救助艇取消固定,耽误逃生时间,而且一般的救助艇下水方式为直接投放入水,这样容易出现救助艇侧翻或漂离船体的情况,不利于逃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船舶救助艇固定装置,能够方便稳固的对救助艇进行固定,并且便于后期救助艇的下水。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船舶救助艇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后侧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机构;
[0007]所述固定机构包括T形支撑台、固定螺栓、调节器和压紧板,所述T形支撑台转动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后侧开有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设于所述T形支撑台并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所述调节器设于所述T形支撑台上端,所述压紧板与所述调节器连接;
[0008]所述调节器包括开口防护罩、螺杆和把手,所述开口防护罩固定设于所述T形支撑台且其开口朝向所述底座一侧,所述螺杆转动设于所述T形支撑台上端并位于所述开口防护罩内,所述螺杆另一端转动贯穿所述开口防护罩上端,所述把手与所述螺杆贯穿一端连接,所述压紧板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
[0009]所述底座上端左右两侧和相对于所述固定机构一侧均对称设有遮挡板,设于所述底座上端左右侧的所述遮挡板均开有挂线孔;遮挡板的设置能够起到对救助艇位置的遮挡,避免其从底座上滑落,挂线孔的设置能够进行线绳的勾挂。
[0010]设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固定机构一侧的所述遮挡板均可转动固定设有卷线轮,所述卷线轮上缠绕设有挂线;通过卷线轮和挂线的配合,能够进一步对救助艇进行辅助固定,并在救助艇下水时能够避免其漂离,便于登船。
[0011]所述压紧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波纹防护罩,两个所述波纹防护罩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开口防护罩内壁连接;这样在不影响压紧板移动的同时,还能够对开口防护罩内的螺杆提供遮挡防护,避免直接暴露在外部空气中造成侵蚀。
[0012]所述压紧板下端设有气囊垫;这样能够减小对救助艇的损伤,并提高压紧能力。
[0013]通过固定机构的设置,能够方便快捷的对救助艇进行固定,并且灵活度高,对不同尺寸的救助艇均能够起到有效固定,同时通过解除固定螺栓的连接,还可使得压紧板成为引导救助艇下水的部件,提高救助艇下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船舶救助艇固定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底座1、T形支撑台2、固定螺栓21、压紧板22、气囊垫221、螺纹孔23、开口防护罩3、波纹防护罩301、螺杆31、把手32、遮挡板4、挂线孔41、卷线轮4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船舶救助艇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后侧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机构;
[0021]固定机构包括T形支撑台2、固定螺栓21、调节器和压紧板22,T形支撑台2转动设于底座1,底座1上端后侧开有螺纹孔23,固定螺栓21设于T形支撑台2并与螺纹孔23相匹配,调节器设于T形支撑台2上端,压紧板22与调节器连接;
[0022]调节器包括开口防护罩3、螺杆31和把手32,开口防护罩3固定设于T形支撑台2且其开口朝向底座1一侧,螺杆31转动设于T形支撑台2上端并位于开口防护罩3内,螺杆31另一端转动贯穿开口防护罩3上端,把手32与螺杆31贯穿一端连接,压紧板22与螺杆31螺纹连接。
[0023]在救助艇不使用时,可将救助艇放置于底座1上端,并通过固定机构进行固定,放置救助艇时,可将固定螺栓21旋出,即使得固定螺栓21旋离底板,使其脱离与底板上的螺纹孔23的连接,进而使得T形支撑台2此时可进行转动,这样更加便于救助艇的放置,避免遮挡物形成阻挡,放置完成后复位T形支撑台2并再次连接固定螺栓21,由于螺纹孔23和固定螺栓21配合连接后,使得T形支撑台2的上端面必须保持与底座1上端面平行,因此能够确保固定机构的部件平稳,避免倾斜,然后根据救助艇的高度大小,调整压紧板22的高度位置,调整时直接通过把手32转动螺杆31,由于压紧板22与螺杆31连接,并配合开口防护罩3对压紧板22的限位导向,将使得压紧板22逐渐靠近救助艇的船身直至压紧,从而起到稳定压紧固定的效果,同时通过螺杆31的调节方式方便快捷,灵活性更高,更加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救助艇使用;
[0024]当需要使用救助艇时,直接取消固定螺栓21对T形支撑台2的限位连接,此时便可翻转T形支撑台2以解除对救助艇的固定限位,同时翻转压紧板22至少180
°
,通过自身重力和底座1对翻转角度的限制,此时压紧板22将向水面一侧,这样在推动救助艇下水时,能够起到救助艇的引导导向作用,避免救助艇下水时出现侧翻,为了提高引导效果,还可在进行翻转前,调整压紧板22尽量贴近T形支撑台2一侧,以减小压紧板22在翻转后距底座1的距离,而为了进一步减小救助艇到水面的距离,压紧板22的端部设有伸缩杆,通过伸缩杆的长度延展,可进一步提高引导效果;
[0025]通过固定机构的设置,能够方便快捷的对救助艇进行固定,并且灵活度高,对不同尺寸的救助艇均能够起到有效固定,同时通过解除固定螺栓21的连接,还可使得压紧板22
成为引导救助艇下水的部件,提高救助艇下水的稳定性。
[0026]底座1上端左右两侧和相对于固定机构一侧均对称设有遮挡板4,设于底座1上端左右侧的遮挡板4均开有挂线孔41;在通过固定机构对救助艇进行固定时,还可通过捆绑绳缠绕于救助艇,并将捆绑绳固定于遮挡板4起到进一步固定的作用,遮挡板4自身起到对救助艇位置的阻挡,避免其从底座1上滑落。
[0027]设于底座1远离固定机构一侧的遮挡板4均可转动固定设有卷线轮42,卷线轮42上缠绕设有挂线;卷线轮42的设置配合挂线,在救助艇推下水时,可先将挂线勾挂于救助艇,这样能够防止救助艇下水后远离船身,便于人员登船,同时由于卷线轮42与遮挡板4可转动固定连接,因此在不使用救助艇时,也能够起到辅助固定勾挂,在固定机构失效时仍起到对救助艇的连接作用。
[0028]压紧板2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救助艇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后侧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T形支撑台、固定螺栓、调节器和压紧板,所述T形支撑台转动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后侧开有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设于所述T形支撑台并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所述调节器设于所述T形支撑台上端,所述压紧板与所述调节器连接;所述调节器包括开口防护罩、螺杆和把手,所述开口防护罩固定设于所述T形支撑台且其开口朝向所述底座一侧,所述螺杆转动设于所述T形支撑台上端并位于所述开口防护罩内,所述螺杆另一端转动贯穿所述开口防护罩上端,所述把手与所述螺杆贯穿一端连接,所述压紧板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续仕周兆欣秦圻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