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用CT舱及移动医用CT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18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7
移动医用CT舱,包括舱体(10)、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和第一门体(41)。舱体具有容纳腔(20)。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设置于容纳腔。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的系统轴向平行于舱体的长度方向(L)。容纳腔包括沿长度方向位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的一侧的第一空间(21)。舱体具有第一检修门洞(11)。第一检修门洞沿舱体的宽度方向(W)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相对设置。第一检修门洞沿宽度方向与第一空间相对的部分沿长度方向的尺寸不低于一个逃生尺寸,以用于位于第一空间的人员移出舱体。第一门体可活动地设置于舱体以封闭或开放第一检修门洞。该移动医用CT舱的第一检修门洞既可以用于日常检修也可以作为逃生门。此外还提供了移动医用CT车。此外还提供了移动医用CT车。此外还提供了移动医用CT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医用CT舱及移动医用CT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舱,尤其是一种移动医用CT舱及包括其的移动医用CT车。

技术介绍

[0002]移动医用CT舱是将CT机与方舱集成为一体,以实现快速的移动式医疗,方便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目前的移动医用CT舱缺少逃生门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医用CT舱,其具有逃生门结构。
[0004]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医用CT车,其移动医用CT舱具有逃生门结构。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医用CT舱,其包括一个舱体、一个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和一个第一门体。舱体具有一个容纳腔。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设置于容纳腔。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的系统轴向平行于舱体的长度方向。容纳腔包括沿长度方向位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的一侧的一个第一空间,第一空间用于受检者活动。舱体具有一个第一检修门洞。第一检修门洞沿舱体的宽度方向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相对设置,以用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的沿宽度方向的一侧的检修。第一检修门洞沿宽度方向与第一空间相对的部分沿长度方向的尺寸不低于一个逃生尺寸,以用于位于第一空间的人员移出舱体。第一门体可活动地设置于舱体以封闭或开放第一检修门洞。
[0006]该移动医用CT舱的第一检修门洞既可以用于日常检修也可以作为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门,借此利于提高移动医用CT舱的应急逃生性能。
[0007]在移动医用CT舱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容纳腔包括沿长度方向位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的另一侧的一个第二空间。舱体具有一个第二检修门洞。第二检修门洞沿舱体的宽度方向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相对设置,以用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的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检修。第一检修门洞和第二检修门洞分别位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的沿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二检修门洞沿宽度方向与第二空间相对的部分沿长度方向的尺寸不低于一个进入尺寸,以允许检修人员出入第二空间。移动医用CT舱还包括一个第二门体,第二门体可活动地设置于舱体以封闭或开放第二检修门洞。借此检修人员有更多的空间对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进行检修。
[0008]在移动医用CT舱的再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舱体为长方体形。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平行于该长方体形的相互垂直的两个侧棱。第一检修门洞和第二检修门洞均设置为侧边与该长方体形的侧棱平行的长方形。该结构简单且便于加工。
[0009]在移动医用CT舱的还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舱体沿长度方向靠近第一空间的一端具有一个第三门洞。移动医用CT舱还包括一个尾板。尾板绕平行于宽度方向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于舱体以封闭或开放第三门洞。尾板的转动轴线设置于第三门洞的靠近舱体的底
部的一端。尾板能够转动至一个平行于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展开位置,以用于受检者踩踏从而由第三门洞进入第一空间。借此可方便人员和设备的进入。
[0010]在移动医用CT舱的还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移动医用CT舱还包括一个射线隔离门。射线隔离门可活动地设置于舱体以能够在尾板展开后封闭或开放第三门洞。借此可避免X射线污染。
[0011]在移动医用CT舱的还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逃生尺寸为45厘米。
[0012]在移动医用CT舱的还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移动医用CT舱还包括一个检查床。检查床位于第一空间。检查床沿长度方向可活动地设置于舱体,以将其承载的受检者送入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进行扫描。
[00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医用CT车,其包括一个车体和一个上述的移动医用CT舱。车体能够通过动作产生位移。移动医用CT舱设置于车体。该移动医用CT车的移动医用CT舱的第一检修门洞既可以用于日常检修也可以作为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门,借此利于提高移动医用CT舱的应急逃生性能。
附图说明
[0014]以下附图仅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15]图1为移动医用CT舱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移动医用CT舱的尾板展开后的状态。
[0017]图3为移动医用CT车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标号说明
[0019]10舱体
[0020]11第一检修门洞
[0021]12第二检修门洞
[0022]13第三门洞
[0023]20容纳腔
[0024]21第一空间
[0025]22第二空间
[0026]30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0027]41第一门体
[0028]42第二门体
[0029]43尾板
[0030]44射线隔离门
[0031]50检查床
[0032]60车体
[0033]L长度方向
[0034]W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
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0036]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0037]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并非表示其重要程度或顺序等,仅用于表示彼此的区别,以利文件的描述。
[0038]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0039]图1为移动医用CT舱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移动医用CT舱包括一个舱体10、一个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一个第一门体41和一个第二门体42。
[0040]舱体10例如为长方体形,其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分别平行于该长方体形的相互垂直的两个侧棱。舱体10具有一个容纳腔20。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设置于容纳腔20。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的系统轴向平行于舱体10的长度方向L。容纳腔20包括沿长度方向L位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的一侧的一个第一空间21,第一空间21用于受检者活动。
[0041]为了便于运输,舱体10的尺寸会受到限制,通常情况下,容纳腔20沿宽度方向W的尺寸略大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沿宽度方向W的尺寸,舱体10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之间沿宽度方向W的间隔不允许一个成年人穿过,更无法容纳一个成年人站在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的侧面对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进行检修。
[0042]为了在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沿宽度方向W的两侧对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进行检修,舱体10设置有一个第一检修门洞11和一个第二检修门洞12。第一检修门洞11和第二检修门洞12沿舱体10的宽度方向W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的沿宽度方向W的两侧,以分别用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的沿宽度方向W的两侧的检修。第一门体41可活动地设置于舱体10以封闭或开放第一检修门洞11,第二门体42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医用CT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舱体(10),其具有一个容纳腔(20);一个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20),所述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的系统轴向平行于所述舱体(10)的长度方向(L),所述容纳腔(20)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L)位于所述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的一侧的一个第一空间(21),所述第一空间(21)用于受检者活动,所述舱体(10)具有一个第一检修门洞(11),所述第一检修门洞(11)沿所述舱体(10)的宽度方向(W)与所述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相对设置以用于所述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的沿所述宽度方向(W)的一侧的检修,所述第一检修门洞(11)沿所述宽度方向(W)与所述第一空间(21)相对的部分沿所述长度方向(L)的尺寸不低于一个逃生尺寸,以用于位于第一空间(21)的人员移出所述舱体(10);以及一个第一门体(41),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舱体(10)以封闭或开放所述第一检修门洞(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医用CT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20)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L)位于所述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的另一侧的一个第二空间(22),所述舱体(10)具有一个第二检修门洞(12),所述第二检修门洞(12)沿所述舱体(10)的宽度方向(W)与所述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相对设置以用于所述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的沿所述宽度方向(W)的另一侧的检修,所述第一检修门洞(11)和所述第二检修门洞(12)分别位于所述计算机断层扫描仪(30)的沿所述宽度方向(W)的两侧,所述第二检修门洞(12)沿所述宽度方向(W)与所述第二空间(22)相对的部分沿所述长度方向(L)的尺寸不低于一个进入尺寸以允许检修人员出入所述第二空间(22),所述移动医用CT舱还包括一个第二门体(42),所述第二门体(42)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舱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斌李林张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数字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