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回流控制阀门,包括阀门本体,所述阀门本体上通过螺纹套螺纹连接有螺丝杆,所述螺丝杆上设置有转盘,所述阀门本体的两端均连通有管道,所述管道上套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顶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阀门本体配合使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能够全程使用电控,利用驱动机构对转盘的转速和转动圈数进行精准控制,从而利用不断旋转下移的螺丝杆对阀门本体内部的启停和调频进行精准控制,滑套在第二螺纹杆上滑动,辅助第二螺纹杆可始终保持对转盘的驱动状态,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固定圈和环形槽可对第二螺纹杆进行滑动支撑,避免第二螺纹杆在转动时摆动幅度过大,影响对转盘的正常驱动。驱动。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回流控制阀门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回流控制阀门。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的一般目标是去除悬浮物和改善耗氧性,有时还进行消毒和进一步的处理,工业废水的处理侧重于油类、悬浮物、重金属和妨碍城市污水厂运行的或高残留的有机物的去除或转化,为了使污水可循环再利用,需要用到污水回流系统。
[0003]传统污水回流系统的主要输送方式为空气输泥管输送,在输送过程中需要水厂工人根据经验与实际生产情况手动对空气输泥管上的阀门进行启停和调频,这种操作方式效率低下且控制粗放,精准度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需要手动对阀门进行启停和调频,操作方式效率低下且控制粗放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污泥回流控制阀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污泥回流控制阀门,包括阀门本体,所述阀门本体上通过螺纹套螺纹连接有螺丝杆,所述螺丝杆上设置有转盘,所述阀门本体的两端均连通有管道,所述管道上套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顶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阀门本体配合使用的驱动机构。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在顶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顶板并固定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转盘的一侧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内滑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二螺纹杆的顶端与螺纹套筒内腔的底部螺纹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内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滑动设置在环形槽内。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阀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四周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底座呈工字型结构。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在顶板上。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板上嵌设有转动轴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盘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提拉杆。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利用电机作为驱动源,可带动驱动板进行匀速转动,从而可利用第一螺纹杆带动螺纹套筒和第二螺纹杆以电机的驱动轴为中心点进行
同步转动,同时在滑套的辅助下,第二螺纹杆可带动转盘进行整体转动,同时转盘带动螺丝杆进行转动,全程使用电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对转盘的转速和转动圈数进行精准控制,从而可利用不断旋转下移的螺丝杆对阀门本体内部的启停和调频进行控制,螺丝杆在转动时会不断下移,此时滑套在第二螺纹杆上滑动,辅助第二螺纹杆可始终保持对转盘的驱动状态,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同时旋转螺纹套筒,可使螺纹套筒在第一螺纹杆上不断上移并解除与第二螺纹杆之间的对接状态,方便在驱动机构出现故障时,使用者可手动驱动转盘转动,提高了系统的功能性;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斜板、固定圈和环形槽,斜板的设计可对固定圈进行稳定支撑,同时环形槽可对第二螺纹杆进行滑动支撑,增强了第二螺纹杆在转动时的稳定性,避免第二螺纹杆过长,导致其在转动时摆动幅度过大,影响对转盘的正常驱动。
[0016]本技术能够全程使用电控,利用驱动机构对转盘的转速和转动圈数进行精准控制,从而利用不断旋转下移的螺丝杆对阀门本体内部的启停和调频进行精准控制,同时固定圈和环形槽可对第二螺纹杆进行滑动支撑,避免第二螺纹杆在转动时摆动幅度过大,影响对转盘的正常驱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泥回流控制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驱动机构的结构局部爆炸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泥回流控制阀门的结构局部立体图。
[0020]图中:1、阀门本体;2、管道;3、支撑板;4、顶板;5、螺丝杆;6、转盘;7、提拉杆;8、支撑架;9、驱动机构;901、电机;902、驱动板;903、第一螺纹杆;904、螺纹套筒;905、滑套;906、第二螺纹杆;10、斜板;11、固定圈;12、环形槽;13、底座;14、支撑杆;15、转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实施例一
[0023]参照图1
‑
图3,一种污泥回流控制阀门,包括阀门本体1,阀门本体1上通过螺纹套螺纹连接有螺丝杆5,螺纹套和螺丝杆5的螺纹对接,可辅助螺丝杆5转动下移,螺丝杆5上设置有转盘6,阀门本体1的两端均连通有管道2,管道2上套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上设置有顶板4,支撑板3上设置有与阀门本体1配合使用的驱动机构9,电机901可带动驱动板902进行匀速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螺纹杆903、螺纹套筒904和第二螺纹杆906以电机901的驱动轴为中心点进行同步转动,同时在滑套905的辅助下,第二螺纹杆906可带动转盘6进行整体转动,同时转盘6带动螺丝杆5进行转动,全程使用电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对转盘6的转速和转动圈数进行精准控制,从而可利用不断旋转下移的螺丝杆5对阀门本体1内部的启停和调频进行控制。
[0024]实施例二
[0025]参照图1
‑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回流控制阀门,包括
阀门本体1,阀门本体1上通过螺纹套螺纹连接有螺丝杆5,螺纹套和螺丝杆5的螺纹对接,可辅助螺丝杆5转动下移,螺丝杆5上设置有转盘6,转盘6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提拉杆7,提拉杆7的设计可辅助使用者对转盘6在需要手动驱动时进行快速转动,阀门本体1的两端均连通有管道2,管道2上套设有支撑板3,阀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3,底座13顶部的四周均设置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远离底座13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板3上,底座13呈工字型结构,底座13和支撑杆14的配合使用,可对支撑板3进行稳定支撑,避免支撑板3发生晃动,支撑板3上设置有顶板4,支撑板3上设置有与阀门本体1配合使用的驱动机构9,驱动机构9包括电机901,电机901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8,支撑架8远离电机90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顶板4上,支撑架8可对电机901的两侧进行支撑,提高了电机901的整体稳定性,顶板4上嵌设有转动轴承15,电机901的输出轴与转动轴承15的内圈固定连接,转动轴承15可辅助电机901的输出轴平稳转动,避免输出轴直接与顶板4的内部接触,产生较大磨损,电机901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回流控制阀门,包括阀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本体(1)上通过螺纹套螺纹连接有螺丝杆(5),所述螺丝杆(5)上设置有转盘(6),所述阀门本体(1)的两端均连通有管道(2),所述管道(2)上套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设置有顶板(4),所述支撑板(3)上设置有与阀门本体(1)配合使用的驱动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流控制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9)包括电机(901),所述电机(90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顶板(4)上,所述电机(901)的输出端贯穿顶板(4)并固定连接有驱动板(902),所述驱动板(902)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903),所述第一螺纹杆(903)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904),所述转盘(6)的一侧设置有滑套(905),所述滑套(905)内滑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906)且第二螺纹杆(906)的顶端与螺纹套筒(904)内腔的底部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流控制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曙光,田建军,关金龙,张建军,王玺,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硕达智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