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739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主要在公插件、母插座内端子的定位臂二外侧缘各凸设一卡掣部,使定位臂插置在定位槽中具有卡掣作用,端子可牢固定位于公插件与母插座的插槽中,形成双重加强方式定位。(*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电子产品,尤指一种可使二块不同电路板连结的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一般板对板连接器,主要利用公插件与母插座插置套合而成,在公插件与母插座的数个插槽上插置端子,藉由端子相互接触形成电路导通,使二块不同电路板连结电路。习用板对板连接器,仅着重于公插件与母插座端子相互接触形成电路导通的导电率,而忽略二块不同电路板欲拆卸分离时,经常端子产生脱离现象。其原因在于由于习用板对板连接器端子插置不牢固而产生脱离现象,更进一步而言,该端子仅在定位臂上一侧具有卡掣部,是为单一定位方式,若稍加用力即轻易被拔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定位臂上的卡掣部,使端子可牢固定位于公插件与母插座的插槽中,尤其是定位臂二外侧各具有卡掣部,形成双重加强方式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剖视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剖视组合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端子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端子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焊接片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母插座另一观示角度立体图。图号说明10 公插件 11 插槽12 定位槽13 限位槽 14 插置槽 15 嵌设块20 第一端子21 接触臂 22 定位臂23 导通臂 24 卡掣部 25 导电部 30 母插座 31 容置槽 32 插槽33 定位槽 34 限位槽 35 插置槽36 嵌设槽40 第二端子 41 接触臂 42 定位臂43 导通臂 44 卡掣部 45 导通部50 焊接片 51 连接板 52 定位臂53 卡掣部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构造、运用对技术手段,以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兹举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标详细说明如下,相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其它特点,当可由此而得深入且具体的了解。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一公插件10,具有整齐排列的数个双排插槽11,且各插槽11中具一定位槽12及一限位槽13,在公插件10的二侧端缘各设有一插置槽14,另在公插件10的四个角落向下凸设嵌设块15。数个第一端子20,插置于公插件10的插槽11中,各第一端子20具有一与电路板(图未绘出)焊接的接触臂21、与接触臂21垂直的一定位臂22、一导通臂23,在定位臂22二外侧缘各凸设一卡掣部24,使定位臂22插置在公插件10的定位槽12中具有卡掣作用,另在导通臂23未端凸设一导电部25。一母插座30,具有一向上开口的容置槽31供公插件10插置使用,在母插座30后侧设有整齐排列的二排数个插槽32,各插槽32具有一定位槽33及一限位槽34,在母插座30后侧二侧端缘各设有一插置槽35(如图8所示),另在母插座30的容置槽31四个角落凹设嵌设槽36,供公插件10的嵌设块15相互嵌合定位。数个第二端子40(如图6所示),插置于母插座30的插槽31中,具有与另一电路板(图未绘出)焊接的一接触臂41、与接触臂41垂直的一定位臂42、一导通臂43,在定位臂42二外侧缘各凸设一卡掣部44,使定位臂42插置在母插座30的定位槽34中具有卡掣作用,另在导通臂43外侧凸设置一导通部45。数个焊接片50(如图7所示),插置于公插件10一侧的插置槽14、插置于母插座30的插置槽35中,在焊接片50一侧具有一连接板51,与连接板51垂直的二定位臂52,在定位臂52二相对外侧缘各凸设一卡掣部53,使定位臂52插置在插置槽14、35中具有卡掣作用。以上为本技术各组件的构造、位置及相互连接关系的概述;接着,再将本技术各组件的结合及其所预期达成的功效陈述如后请参考图1至图8,本技术将数个第一端子20插置于公插件10的插槽11中,形成定位臂22插置在定位槽12中、导通臂23插置在限位槽13中,并利用卡掣部24使定位臂22卡掣定位槽12中,再将该第二端子40插置母插座30的插槽32中,形成定位臂42插置在定位槽34中,与导通臂43插置在限位槽34,并利用卡掣部44使定位臂42卡掣在定位槽33中,继续将公插件10插置于母插座30的容置槽31中,恰使母插座30的嵌设槽36与公插件10的嵌设块15相互嵌合定位,形成相互结合为一体,最后将焊接片50插置于插置槽35中,并利用卡掣部53将定位臂52卡制在嵌设槽36中。当公插件10与母插座30相互结合为一体时,如图4所示,该导通臂23的导电部25与该导通臂43的导电部45相互接触,形成导电通路。因此,本技术优点如下一、本技术各端子利用定位臂上的卡掣部,使端子可牢固定位于公插件与母插座的插槽中,尤其是定位臂二外侧各具有卡掣部,形成双重加强方式定位,异于习用连接器上的端子,仅在一侧具有卡掣部的单一定位方式。二、本技术设计母插座具有嵌设槽与公插件具有嵌设块,藉由嵌设槽与嵌设块相互嵌合定位,形成相互结合为一体,可使母插座的公插件定位容易,且稳固不易摇晃,而使端子损坏。三、本技术焊接片利用定位臂上的卡掣部,使焊接片可牢固定位于插槽中,尤其是二定位臂外侧各具有卡掣部,形成双重加强方式定位。综上所述,本技术诚符合专利法之规定,爰依法提出申请,盼早日准予专利。权利要求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主要包含有一公插件,具有整齐排列的数个双排插槽,且各插槽中具一定位槽及一限位槽,在公插件的二侧端缘各设有一插置槽;数个第一端子,插置于公插件的插槽中,各第一端子具有一接触臂、一定位臂、一导通臂,在导通臂未端凸设一导电部;一母插座,具有一向上开口的容置槽供公插件插置使用,在母插座后侧设有整齐排列的二排数个插槽,各插槽具有一定位槽及一限位槽,在母插座后侧二侧端缘各设有一插置槽;数个第二端子,插置于母插座的插槽中,各端子具有一接触臂、一定位臂、一导通臂,另在导通臂外侧凸设置一导通部;数个焊接片,分别插置于公插件、母插座的插置槽中;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在定位臂二外侧缘各凸设一卡掣部,使定位臂插置在公插件的定位槽中具有卡掣作用;该第二端子在定位臂二外侧缘各凸设一卡掣部,使定位臂插置在母插座的定位槽中具有卡掣作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公插件的四个角落向下凸设嵌设块,在该母插座的容置槽四个角落凹设嵌设槽,供公插件的嵌设块相互嵌合定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焊接片一侧具有一连接板,在连接板垂直二定位臂,在定位臂二相对外侧缘各凸设一卡掣部,使定位臂插置在插置槽中具有卡掣作用。专利摘要一种板对板连接器,主要在公插件、母插座内端子的定位臂二外侧缘各凸设一卡掣部,使定位臂插置在定位槽中具有卡掣作用,端子可牢固定位于公插件与母插座的插槽中,形成双重加强方式定位。文档编号H01R12/71GK2751456SQ20042011676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日专利技术者黄海清 申请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主要包含有:一公插件,具有整齐排列的数个双排插槽,且各插槽中具一定位槽及一限位槽,在公插件的二侧端缘各设有一插置槽;数个第一端子,插置于公插件的插槽中,各第一端子具有一接触臂、一定位臂、一导通臂,在导通臂末 端凸设一导电部;一母插座,具有一向上开口的容置槽供公插件插置使用,在母插座后侧设有整齐排列的二排数个插槽,各插槽具有一定位槽及一限位槽,在母插座后侧二侧端缘各设有一插置槽;数个第二端子,插置于母插座的插槽中,各端子具有一接触 臂、一定位臂、一导通臂,另在导通臂外侧凸设置一导通部;数个焊接片,分别插置于公插件、母插座的插置槽中;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在定位臂二外侧缘各凸设一卡掣部,使定位臂插置在公插件的定位槽中具有卡掣作用;该第二端子在定位臂二外侧 缘各凸设一卡掣部,使定位臂插置在母插座的定位槽中具有卡掣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