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教学的智能化授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4689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教学的智能化授课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上端连接有授课讲座台,所述授课讲座台的内壁设置有智能触摸屏,包括遮蔽放置机构、驱动机构、清除机构和收集机构;遮蔽放置机构,所述遮蔽放置机构用于遮挡保护智能触摸屏以及为驱动机构提供动力;启动遮蔽放置机构,将为智能触摸屏提供防护,拉开遮蔽放置机构,可以提供额外空间放置物品,在拉动遮蔽放置机构时,会带动驱动机构运行,驱动机构带动清除机构运行,使智能触摸屏表面灰尘被清除机构扫除,拉开遮蔽放置机构,就可以清除智能触摸屏上的灰尘,避免智能触摸屏因为灰尘覆盖,而导致智能触摸屏反应不灵敏。致智能触摸屏反应不灵敏。致智能触摸屏反应不灵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教学的智能化授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教学设备。
[0002]
技术介绍

[0003]智能设备是传统电气设备与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而教学常用的设备为智能触摸屏,而智能触摸屏一般放在只能授课讲桌上。
[0004]智能触摸屏在使用时,会因为灰尘过多,导致智能触摸屏接触不良,影响教学授课的效率,并且由于授课讲桌上面积不大,不能够放置其他东西,使授课老师携带的物品需要另行放置,导致了现如今的智能授课讲桌使用效果不佳。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智能触摸屏在授课讲桌上使用效果不佳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用于教学的智能化授课装置。
[0007]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教学的智能化授课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上端连接有授课讲座台,所述授课讲座台的内壁设置有智能触摸屏,包括遮蔽放置机构、驱动机构、清除机构和收集机构;遮蔽放置机构,所述遮蔽放置机构用于遮挡保护智能触摸屏以及为驱动机构提供动力,所述遮蔽放置机构设置与授课讲座台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清除机构运行,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授课讲座台上;清除机构,所述清除机构用于清除智能触摸屏表面灰尘,所述清除机构安装在授课讲座台上;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用于收集灰尘,所述收集机构设置在授课讲座台内。
[0008]优选的,所述遮蔽放置机构包括横板、滑槽、遮挡板、U型块、支撑板、限位槽和齿槽,所述授课讲座台的上端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横板,所述横板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一端连接有U型块,所述U型块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柱的外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遮挡板的底端开设有齿槽。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齿轮、驱动轴、驱动锥齿轮、推板、转向锥齿轮、转轴、主动轮、皮带和从动轮,所述驱动齿轮的外壁与齿槽啮合,所述横板的外壁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外壁连接有驱动锥齿轮,所述驱动轴远离横板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授课讲座台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连接有转向锥齿轮,所述转轴的外壁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外壁活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授课讲座台活动连接,所述皮带的外壁连接有推板,所述驱动锥齿轮与转向锥
齿轮啮合。
[0010]优选的,所述清除机构包括长板、T型槽、回形板、毛刷板、放置槽、弹簧和压板,所述授课讲座台的上端连接有长板,所述长板的外壁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回形板,所述回形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毛刷板,所T型槽的两端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壁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有压板。
[0011]优选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槽和拉门,所述收集槽设置在智能触摸屏的两侧,所述收集槽位于授课讲座台的内部,所述收集槽的上端开设有开孔。
[0012]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大于支撑板的宽度。
[0013]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形状为三棱柱。
[0014]优选的,所述毛刷板位于智能触摸屏的上方。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启动遮蔽放置机构,将为智能触摸屏提供防护,拉开遮蔽放置机构,可以提供额外空间放置物品,避免物品无处放置,在拉动遮蔽放置机构时,会带动驱动机构运行,驱动机构带动清除机构运行,使智能触摸屏表面灰尘被清除机构扫除,拉开遮蔽放置机构,就可以清除智能触摸屏上的灰尘,避免智能触摸屏因为灰尘覆盖,而导致智能触摸屏反应不灵敏,灰尘被推入到收集机构内。
[0016]2、拉动遮挡板,使遮挡板不在遮挡智能触摸屏,遮挡板带动U型块移动,U型块带动支撑板移动,然后,转动支撑板,利用限位槽的宽度大于支撑板的宽度,使支撑板可以轻松插入到限位槽内,从而使支撑板、支柱和遮挡板形成稳定三角形状,确保遮挡板的稳定性,使遮挡板的上端可以放置物品。
[0017]3、推板凸窗毛刷板移动,毛刷板将智能触摸屏上的灰尘扫入到收集机构内,毛刷板在移动时,会带着回形板移动,回形板用于限制毛刷板不会向两侧偏移,毛刷板在移动到T型槽的两端时,会挤压压板的斜面,使压板挤压弹簧,弹簧压缩,使毛刷板和压板一同挤入到放置槽内,推板就可以越过毛刷板,移动到毛刷板的一侧,然后,遮蔽放置机构移回原位,将智能触摸屏挡住,同时,推板可以将毛刷板推回原位,从而对智能触摸屏再次清扫。
[0018]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前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3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4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4中F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1、底座;2、支柱;3、授课讲座台;4、遮蔽放置机构;401、横板;402、滑槽;403、遮挡
板;404、U型块;405、支撑板;406、限位槽;407、齿槽;5、驱动机构;501、驱动齿轮;502、驱动轴;503、驱动锥齿轮;504、推板;505、转向锥齿轮;506、转轴;507、主动轮;508、皮带;509、从动轮;6、清除机构;601、长板;602、T型槽;603、回形板;604、毛刷板;605、放置槽;606、弹簧;607、压板;7、收集机构;701、收集槽;702、拉门。
[0021]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参考附图1

10,一种用于教学的智能化授课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连接有支柱2,支柱2的上端连接有授课讲座台3,授课讲座台3的内壁设置有智能触摸屏,包括遮蔽放置机构4、驱动机构5、清除机构6和收集机构7;遮蔽放置机构4,遮蔽放置机构4用于遮挡保护智能触摸屏以及为驱动机构5提供动力,遮蔽放置机构4设置与授课讲座台3上;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清除机构6运行,驱动机构5安装在授课讲座台3上;清除机构6,清除机构6用于清除智能触摸屏表面灰尘,清除机构6安装在授课讲座台3上;收集机构7,收集机构7用于收集灰尘,收集机构7设置在授课讲座台3内。
[0025]启动遮蔽放置机构4,将为智能触摸屏提供防护,拉开遮蔽放置机构4,可以提供额外空间放置物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教学的智能化授课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连接有支柱(2),所述支柱(2)的上端连接有授课讲座台(3),所述授课讲座台(3)的内壁设置有智能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遮蔽放置机构(4)、驱动机构(5)、清除机构(6)和收集机构(7);遮蔽放置机构(4),所述遮蔽放置机构(4)用于遮挡保护智能触摸屏以及为驱动机构(5)提供动力,所述遮蔽放置机构(4)设置与授课讲座台(3)上;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清除机构(6)运行,所述驱动机构(5)安装在授课讲座台(3)上;清除机构(6),所述清除机构(6)用于清除智能触摸屏表面灰尘,所述清除机构(6)安装在授课讲座台(3)上;收集机构(7),所述收集机构(7)用于收集灰尘,所述收集机构(7)设置在授课讲座台(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教学的智能化授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放置机构(4)包括横板(401)、滑槽(402)、遮挡板(403)、U型块(404)、支撑板(405)、限位槽(406)和齿槽(407),所述授课讲座台(3)的上端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横板(401),所述横板(401)的外壁开设有滑槽(402),所述滑槽(40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遮挡板(403),所述遮挡板(403)的一端连接有U型块(404),所述U型块(40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支撑板(405),所述支柱(2)的外壁开设有限位槽(406),所述遮挡板(403)的底端开设有齿槽(4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教学的智能化授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齿轮(501)、驱动轴(502)、驱动锥齿轮(503)、推板(504)、转向锥齿轮(505)、转轴(506)、主动轮(507)、皮带(508)和从动轮(509),所述驱动齿轮(501)的外壁与齿槽(407)啮合,所述横板(401)的外壁转动连接有驱动轴(502),所述驱动轴(502)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政剧静宜陈鹏王闯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