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体积电磁作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620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体积电磁作动器,主轴为电磁作动器的主体,外部设有由磁铁托体、永磁体、上盖板、上滑动轴承、下滑动轴承组成的外动子,线圈骨架固定在主轴中部,线圈骨架紧密缠绕线圈,并通过线圈骨架上端的豁口将导线引入主轴的圆形导向孔中,线圈的导线从主轴的上端引出,两个半圆形的永磁体固定在铁托体上,上、下盖板分别与磁铁托体上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滑动轴承和下滑动轴承分别与上盖板、下盖板固定连接;下盖板、主轴上下部分安装弹簧,为电磁作动器的弹性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磁作动器体积小、结构紧凑,可用于小型设备的减振或激振上。采用外动子结构,且永磁体与线圈之间气隙更小,单位体积所产生的制动力更大。单位体积所产生的制动力更大。单位体积所产生的制动力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体积电磁作动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领域的作动器,尤其是一种小体积电磁作动器。

技术介绍

[0002]作动器又称作为作动机构、执行器。它是一种能提供作动力的装置,是振动主动控制装置的关键部件。目前应用于控制领域的作动器,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材料本身的电学性能实现致动的作动器,如磁致伸缩作动器、形状记忆合金作动器、压电作动器。另一类是基于结构的机理实现制动的作动器,如电磁作动器、液压作动器等。在众多作动器中,电磁作动器具有结构紧凑、能耗小、反应灵敏、无润滑、适应频带宽、位移和输出力较大等优点,在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电磁作动器在船舶、航空航天、土木建筑、汽车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然而这些传统的电磁作动器却存在以下缺点:
[0004](1)专利号201610444887.2船用电磁作动器应用在大型设备的减振上,体积、重量大。
[0005](2)专利号201410055324.5集成式惯性电磁作动器,采用内动子结构,永磁体及动子位于线圈内部,该结构中永磁体与线圈之间相隔绕线骨架,永磁体与线圈间隙过大,导致单位体积下产生的制动力小。
[0006](3)专利号201610444887.2、专利号201410055324.5、专利号201080055529.3所涉及的电磁作动器一般需要多个物理接口,安装布置困难。
[0007](4)专利号201610444887.2、专利号201410055324.5、专利号201080055529.3、专利号202021572592.1所涉及的电磁作动器结构复杂,容易出现故障,且不易维修和保养。
[0008]由于以上缺点,导致电磁作动器很难服务于日常生活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是要提出一种小体积电磁作动器,用于解决电磁作动器体积、重量大,单位体积出力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困难的问题。
[00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小体积电磁作动器,包括主轴、下盖板、磁铁托体、永磁体、上盖板、上滑动轴承、线圈骨架、线圈、弹簧、下滑动轴承,所述主轴为电磁作动器的主体,外部设有由磁铁托体、永磁体、上盖板、上滑动轴承、下滑动轴承共同组成的电磁作动器的外动子,所述线圈骨架固定在主轴中部,所述线圈骨架紧密缠绕线圈,并通过线圈骨架上端的豁口将导线引入主轴的圆形导向孔中,线圈的导线从主轴的上端引出,为电磁作动器供电;两个形状相同,极化方向相同的半圆形的永磁体固定在铁托体上,所述上盖板、下盖板分别与磁铁托体上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滑动轴承和下滑动轴承分别与上盖板、下盖板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主轴的上下两部分安装有弹簧,为电磁作动器的弹性元件。
[0012]进一步,所述主轴底部加工有螺纹,用于固定在安装位置处。
[0013]进一步,所述永磁体通过耐高温胶固定在磁铁托体上。
[0014]进一步,当电磁作动器通过顶部的导线为线圈通电时,所述外动子通过上滑动轴承、下滑动轴承沿主轴振动,从而产生与输入电流频率相同的制动力。
[0015]进一步,所述小体积电磁作动器固定在设备需要控制振动的位置上,用作振动主动控制装置的执行机构。
[0016]进一步,所述小体积电磁作动器固定在被激振平台上,用作小型设备的激振。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按照本专利技术,各零部件均可设计为小尺寸,电磁作动器体积小、结构紧凑,可用于小型设备的减振或激振上。
[0019]2.按照本专利技术,采用外动子结构,且永磁体与线圈之间气隙更小,单位体积所产生的制动力更大。
[0020]3.按照本专利技术,仅有一个螺纹物理接口,安装简单,布置方便。
[0021]4.按照本专利技术,电磁作动器结构简单,各部件均用内六角螺栓安装,拆卸方便,易于维修保养。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小体积电磁作动器结构剖视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小体积电磁作动器外观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小体积电磁作动器爆炸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振动主动控制装置的执行机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对小型设备的激振示意图;
[0027]图中:1.主轴、2.下盖板、3.磁铁托体、4.永磁体、5.上盖板、6.上滑动轴承、7.线圈骨架、8.线圈、9.弹簧、10.下滑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小体积电磁作动器,包括主轴1、下盖板2、磁铁托体3、永磁体4、上盖板5、上滑动轴承6、线圈骨架7、线圈8、弹簧9、下滑动轴承10。
[0030]主轴1为电磁作动器的主体,主轴1底部加工有螺纹,用于固定在安装位置处;线圈骨架7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在主轴1中部,线圈8紧密缠绕在线圈骨架7上,通过线圈骨架7上端的豁口将导线引入主轴1的圆形导向孔中,最终线圈8的导线从主轴1的上端引出,为电磁作动器供电。两个形状相同,极化方向相同的半圆形的永磁体4通过耐高温胶固定在磁铁托体3上,上滑动轴承6和下滑动轴承10均通过内六角螺栓分别与上盖板5、下盖板2固定到一起。上盖板5、下盖板2通过内六角螺栓与磁铁托体3固定到一起,下盖板2、磁铁托体3、永磁体4、上盖板5、上滑动轴承6、下滑动轴承10共同组成了电磁作动器的外动子,主轴的上下两部分安装有弹簧9,为电磁作动器的弹性元件。当电磁作动器通过顶部的导线为线圈8通电时,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外动子通过上滑动轴承6、下滑动轴承10沿主轴1振动,从而产生与输入电流频率相同的制动力。
[0031]本专利技术的小体积电磁作动器具体应用:
[0032](1)用于振动主动控制装置的执行机构
[0033]如图4所示,将本专利技术的小体积电磁作动器20固定在设备需要控制振动的位置上,并将控制器及传感器连接,使振动主动控制装置开始工作,参考信号传感器21采集的振动信号作为控制器的初级通道输入,误差反馈传感器22采集的振动加速度信号作为控制器的次级通道输入;控制器中的DSP控制芯片内烧录自适应控制算法,通过输入的初级加速度信号和次级加速度信号计算输出信号的幅值、频率和相位,将该信号作为小型电磁作动器的驱动信号,产生与被控设备振动频率相同,相位相反的抵消力,从而抵消安装位置处的振动。
[0034](2)用于对小型设备的激振
[0035]如图5所示,将本专利技术的小体积电磁作动器20固定在被激振平台上,并连接功率放大器、信号发生器,接通电源,调节信号发生器产生需要激励的振动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驱动小型电磁制动器,使其产生与激励信号相同的激振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体积电磁作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下盖板、磁铁托体、永磁体、上盖板、上滑动轴承、线圈骨架、线圈、弹簧、下滑动轴承,所述主轴为电磁作动器的主体,外部设有由磁铁托体、永磁体、上盖板、上滑动轴承、下滑动轴承共同组成的电磁作动器的外动子,所述线圈骨架固定在主轴中部,所述线圈骨架紧密缠绕线圈,并通过线圈骨架上端的豁口将导线引入主轴的圆形导向孔中,线圈的导线从主轴的上端引出,为电磁作动器供电;两个形状相同,极化方向相同的半圆形的永磁体固定在铁托体上,所述上盖板、下盖板分别与磁铁托体上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滑动轴承和下滑动轴承分别与上盖板、下盖板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主轴的上下两部分安装有弹簧,为电磁作动器的弹性元件。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航符栋梁章艺童宇翔李佳桐周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