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铸造炉的烟气捕集净化系统,包括烟气捕集装置、除尘器,烟气捕集装置包括捕集罩、第一烟气管道、第二烟气管道、第三烟气管道、支架,第一烟气管道的一端与捕集罩出口连通,第二烟气管道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烟气管道的另一端连通的口部,第二烟气管道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架顶部,第二烟气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三烟气管道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并连通,第二烟气管道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带动捕集罩转动,支架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第三烟气管道可沿竖直方向伸缩,带动捕集罩沿竖直方向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捕集罩设置为可相对转动和上下移动,无需借助其他设备移动捕集罩,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安全可靠,且结构简单。结构简单。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铸造炉的烟气捕集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除尘净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铸造炉的烟气捕集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铸造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铸造作为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在我国发展逐步成熟。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
[0003]铸造炉是金属铸造过程中常见的设备,金属铸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气,烟气聚集在铸造炉内部,当铸造完成将金属铸件从铸造炉中取出时,大量烟气会进入空气中,烟气中含有大量粉尘,不仅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目前通常会在铸造炉的出口附近设置烟气捕集净化设备。由于铸造炉的出口在打开的瞬间,会有明显的火焰及高温,为了防止火焰及高温使烟气捕集净化设备的捕集口损坏,在出炉时应避免捕集口直接对准铸造炉的出口。现有技术通常会将捕集口制作成可拆卸的部件,其可借助起重设备在出炉前移放至原理铸造炉出口的位置,出炉完成后在通过行车将捕集口安装到捕集净化设备上并开始工作。但是,该方法过程复杂,移动捕集口浪费了大量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安装捕集口的过程会使捕集净化设备无法及时进行烟气捕集净化,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需借助其他设备移动捕集口,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铸造炉的烟气捕集净化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操作过程复杂和成本高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用于铸造炉的烟气捕集净化系统,包括烟气捕集装置、除尘器,所述的烟气补集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的除尘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的烟气捕集装置包括捕集罩、第一烟气管道、第二烟气管道、第三烟气管道以及支架,所述的第一烟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的捕集罩的出口连通,所述的第二烟气管道的侧壁开设有口部,所述的第一烟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口部连通,所述的第二烟气管道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支架的顶部,所述的第二烟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三烟气管道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并连通,所述的第二烟气管道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带动所述的捕集罩相对所述的支架、第三烟气管道转动,所述的支架可沿竖直方向升降,且所述的第三烟气管道可沿竖直方向伸缩,带动所述的捕集罩沿竖直方向升降。
[0007]优选地,所述的烟气补集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轴承、第二密封轴承,所述的第一密封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的第二烟气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密封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的支架连接,所述的第二密封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的第二烟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密封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的第三烟气管道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的第三烟气管道包括第一烟气支管、第二烟气支管,所述的第一烟气支管套设在所述的第二烟气支管的外部,所述的第一烟气支管与所述的第二烟气管道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烟气支管与所述的第二烟气支管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0009]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烟气支管与所述的第二烟气支管之间还设置有锁定机构,当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的第一烟气支管可相对所述的第二烟气支管移动,当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第一烟气支管与所述的第二烟气支管相对固定。
[0010]优选地,所述的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可沿自身轴线方向伸缩的伸缩杆、用于驱动所述的伸缩杆进行伸缩的支架驱动件,所述的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的支架主体连接,所述的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支架驱动件连接。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支架驱动件固定设置在墙体上,所述的支架主体的一侧具有滑块,所述的墙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的滑块与滑槽相互配合,可提高所述的支架主体在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12]优选地,所述的捕集罩的出口的开口大小小于其入口的开口大小,且所述的捕集罩从其出口至入口的开口大小逐渐增大。
[0013]优选地,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控制阀,所述的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的第三烟气管道上,所述的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的烟气捕集装置的出气口的开闭。
[0014]优选地,所述的除尘器包括除尘器主体、过滤组件、集灰件以及泄爆件,所述的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的除尘器主体内,且位于所述的除尘器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所述的除尘器主体的下部与所述的集灰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的泄爆件设置在所述的除尘器主体上,用于释放所述的除尘器主体内部的压力。
[0015]优选地,所述的系统还包括风机、废气净化塔,所述的风机、废气净化塔均具有进气口、出气口,所述的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的除尘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的废气净化塔的进气口与所述的风机的出气口连通。
[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7]本技术通过将捕集罩设置为可相对转动和上下移动,无需借助其他设备移动捕集罩,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消除了安全隐患,稳定可靠,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烟气捕集净化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第二烟气管道和第三烟气管道的剖视示意图;
[0020]附图3为本实施例的捕集罩转动位置示意图。
[0021]以上附图中:1、烟气捕集装置;10、捕集罩;11、第一烟气管道;12、第二烟气管道;13、第三烟气管道;131、第一烟气支管;132、第二烟气支管;133、密封件;134、锁定机构;14、支架;141、支架主体;142、伸缩杆;143、支架驱动件;15、第一密封轴承;16、第二密封轴承;2、除尘器;21、除尘器主体;22、过滤组件;23、集灰件;24、泄爆件;3、风机;4、废气净化塔;5、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铸造炉的烟气捕集净化系统,包括烟气捕集装置、除尘器,所述的烟气捕集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的除尘器的进气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捕集装置包括捕集罩、第一烟气管道、第二烟气管道、第三烟气管道以及支架,所述的第一烟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的捕集罩的出口连通,所述的第二烟气管道的侧壁开设有口部,所述的第一烟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口部连通,所述的第二烟气管道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支架的顶部,所述的第二烟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三烟气管道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并连通,所述的第二烟气管道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带动所述的捕集罩相对所述的支架、第三烟气管道转动,所述的支架可沿竖直方向升降,且所述的第三烟气管道可沿竖直方向伸缩,带动所述的捕集罩沿竖直方向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铸造炉的烟气捕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捕集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轴承、第二密封轴承,所述的第一密封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的第二烟气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密封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的支架连接,所述的第二密封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的第二烟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密封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的第三烟气管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铸造炉的烟气捕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烟气管道包括第一烟气支管、第二烟气支管,所述的第一烟气支管套设在所述的第二烟气支管的外部,所述的第一烟气支管与所述的第二烟气管道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烟气支管与所述的第二烟气支管之间设置有密封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铸造炉的烟气捕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烟气支管与所述的第二烟气支管之间还设置有锁定机构,当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的第一烟气支管可相对所述的第二烟气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家华,胡坚,薛诗凡,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科林除尘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