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毛纱光固化粘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354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毛纱光固化粘接装置,包括光固化腔,待接头的喷毛纱容纳于光固化腔中;在所述光固化腔的下部设置光固化剂出口,光固化剂出口上部连通光固化腔,光固化剂出口输出光固化剂在喷毛纱上用以形成光固化粘结点;在所述光固化腔上方设置光发射器,光发射器与光固化粘结点一一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光固化胶在光线照射下,迅速交联的优势,在常温条件下即可完成纱线接头。下即可完成纱线接头。下即可完成纱线接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毛纱光固化粘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喷毛纱光固化粘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纺纱和络筒的过程中,不论是纱线断头还是更换纱筒时,不可避免要对纱线进行接头。纱线常用的机械捻接方式是通过气捻和搓捻等方式使纱线先解捻,然后再通过加捻将两根纱线捻接在一起。但是由于喷毛纱结构较为复杂,表面有一层由纬编技术形成的网络结构,气捻或者搓捻等解捻方式无法使接头处大部分纤维呈现自由分散的状态,故再次加捻时,末端纤维之间无法形成紧密而有效的握持,从而致使末端纤维根本捻接不到一起,或者捻接强度远远达不到原始强度,导致后续织造容易断头。故喷毛纱采用的捻接方式仍然是效率低下,成本高的人工接头方式。
[0003]目前,专利申请CN201510331369.2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纱线接头粘合装置及粘合方法,将加热融化的热熔胶喷覆于两纱线结合处并在常温条件下交联复合。专利申请CN104960995A、CN105035872A、CN105129527A公布了在纱线打结完后,分别通过三种出料方式,将聚氨酯类或聚丙烯酸酯类粘结剂对接头附粘结剂,从而对纱线接头进行加固。
[0004]上述现有技术方案是一些非人工接头的纱线粘结技术,但并不是针对喷毛纱设计的粘结技术,且均存在以下缺陷:用于粘结纱线的粘结剂在常温下均无法使用,或者需要通过加热保温部件对粘结剂进行融化,或者需要对粘结剂加热促使粘结剂交联从而产生粘结作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保温或者加热设备需要耗费大量热能,并不环保,且粘结剂不论在常温下还是加热条件下,固化时间较长,影响生产效率。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耗低、效率高的喷毛纱接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毛纱光固化粘接装置,利用光固化胶在光线照射下,迅速交联的优势,在常温条件下即可完成纱线接头。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所述喷毛纱光固化粘接装置,包括光固化腔,待接头的喷毛纱容纳于光固化腔中;在所述光固化腔的下部设置光固化剂出口,光固化剂出口上部连通光固化腔,光固化剂出口输出光固化剂在喷毛纱上用以形成光固化粘结点;在所述光固化腔上方设置光发射器,光发射器与光固化粘结点一一对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光固化剂出口下部连接光固化剂输送管道,所述光固化剂输送管道连接外部光固化剂储存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光固化剂出口上部设置有光固化剂出口开关。
[0009]进一步地,所述光固化剂出口开关为不透光材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线为紫外光。
[0011]进一步地,所述光固化剂输送管道位于光固化剂出口下部,连接每一个光固化剂
出口,且汇总于一处。
[0012]进一步地,所述光固化腔形成于光固化腔盖板和光固化腔底座之间,光固化腔盖板可以移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光固化腔的内壁为圆弧形。
[0014]进一步地,在所述光固化腔的两端部设置光固化腔挡板,用于封闭光固化腔两侧,在光固化腔挡板上设置可允许喷毛纱穿过的开口。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开口采用圆弧形开口结构。
[001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具体如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喷毛纱光固化粘结装置,是针对纱线结构复杂,在气捻或者搓捻的条件下无法解捻的喷毛纱的接头问题,也即针对喷毛纱在常用捻接装备无法完成的纱线接头的情况下,利用光固化胶在光线照射下,迅速交联的优势,在常温条件下即可完成纱线接头。该装置使得喷毛纱可以摆脱人工接头的低效方式,节约昂贵的人工成本,使喷毛纱的接头也能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喷毛纱光固化粘接装置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喷毛纱光固化粘接装置的前剖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喷毛纱光固化粘接装置的右剖面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喷毛纱光固化粘接装置闭合状态下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喷毛纱光固化粘接装置闭合状态下前剖面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喷毛纱光固化粘接装置闭合状态下粘结喷毛纱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

光固化腔、2

光固化腔盖板、3

光发射器、4

光固化腔挡板、5

光固化剂出口开关、6

光固化剂出口、7

光固化剂输送管道、8

喷毛纱、9

光固化粘结点、10

光固化腔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喷毛纱光固化粘接装置包括光固化腔1,光固化腔1形成于光固化腔盖板2和光固化腔底座10之间,光固化腔1的内壁为圆弧形;在所述光固化腔1的两端部设置光固化腔挡板4,用于封闭光固化腔1两侧,在光固化腔挡板4上设置可允许喷毛纱8穿过的开口,该开口采用圆弧形开口结构,待接头的喷毛纱8容纳于光固化腔1中,喷毛纱的两端可以平稳的置放于开口处;所述光固化腔1的长度、内部圆弧深度、弧度、半径、开口的圆弧弧度、圆弧半径均可以根据喷毛纱的结构参数进行设定。在所述光固化腔1的下部设置光固化剂出口6,光固化剂出口6上部连通光固化腔1,光固化剂出口6下部连接光固化剂输送管道7,光固化剂输送管道7连接外部光固化剂储存器;所述光固化剂出口6上部设
置有光固化剂出口开关5,光固化剂出口开关5可以为自动开关或手动开关,可根据需要选择性打开或关闭,所述光固化剂出口开关5为不透光材质;所述光固化剂出口6为多个,可根据喷毛纱结构参数,控制光固化剂出口6数量以及光固化剂的定量输入。在所述光固化腔盖板2上设置光发射器3,光发射器3的数量与光固化剂出口6数量一致、位置一一对应,且是否发射光线可控,可率可控,光发射器3发射的光线一般为紫外光,但不限于紫外光。
[0027]所述光固化剂输送管道7位于光固化剂出口6下部,连接每一个光固化剂出口6,且汇总于一处,光固化剂可通过光固化剂输送管道7向光固化腔1内输送光固化剂。
[0028]所述光固化腔盖板2位于光固化腔1上方,可移动,用于打开或者封闭光固化腔1。
[002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需要接头的喷毛纱8置于光固化腔1内部的半圆形腔内,并覆盖在光固化出口6的上方。当光固化出口被覆盖后,光固化出口6上的光固化剂出口开关5自动打开,或者手动打开,常温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毛纱光固化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固化腔(1),待接头的喷毛纱(8)容纳于光固化腔(1)中;在所述光固化腔(1)的下部设置光固化剂出口(6),光固化剂出口(6)上部连通光固化腔(1),光固化剂出口(6)输出光固化剂在喷毛纱(8)上用以形成光固化粘结点(9);在所述光固化腔(1)上方设置光发射器(3),光发射器(3)与光固化粘结点(9)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毛纱光固化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剂出口(6)下部连接光固化剂输送管道(7),所述光固化剂输送管道(7)连接外部光固化剂储存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毛纱光固化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剂出口(6)上部设置有光固化剂出口开关(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毛纱光固化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剂出口开关(5)为不透光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毛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徐依华建伟周振伟陈超余丛洪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裕盛纱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