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传亮专利>正文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钢筋截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354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钢筋截取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钢筋截取装置在使用时,对钢筋固定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进行使用的问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矩形结构;辅助结构;所述主体的矩形块左侧中间位置设有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内部设有控制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内部,控制结构右端设有夹持结构;所述主体上方设有滑动结构。将外部电机启动,进而外部电机带动蜗杆进行转动,蜗杆就会带动转动件进行旋转,转动件就会带动控制件转动,进而带动控制槽内部的移动块进行移动,从而移动块移动时就会在辅助槽内部进行移动,从而将三个移动块向中间位置进行收缩,从而对钢筋的两端进行固定,进而便于进行截取。于进行截取。于进行截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钢筋截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钢筋截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房屋建设过程中,钢筋作为必不可少的耗材,在房屋建筑领域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关于房屋建设过程中的钢筋质量问题事件频发,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使得人们对房屋建筑钢筋质量检测变得尤其重视。
[0003]基于现有技术中发现,现有的钢筋截取装置在使用时,对钢筋固定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进行使用,且现有的钢筋截取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对钢筋的长度进行调节装置使用的位置,进而不便于进行截取。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钢筋截取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钢筋截取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钢筋截取装置在使用时,对钢筋固定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对钢筋的长度进行调节装置使用的位置的问题。
[0006]本技术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钢筋截取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钢筋截取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矩形结构;所述主体右侧设有矩形块,且矩形块与主体组成L形结构;矩形块底部左侧开设有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的内槽;辅助结构;所述主体的矩形块左侧中间位置设有辅助结构;控制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内部设有控制结构;夹持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内部,控制结构右端设有夹持结构;滑动结构;所述主体上方设有滑动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滑槽;所述主体顶部中间位置前后两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为T形结构;移动槽;所述主体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移动槽,且移动槽为矩形结构;并且移动槽右端与主体右端的矩形块底部开设的内槽相连接;所述移动槽左端贯穿主体左端;调节柱;所述移动槽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调节柱,且调节柱为圆柱形结构,并且调节柱右端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所述调节柱右端插入在主体右侧的矩形槽底部开设的内槽内部,且左端贯穿主体与外部电机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辅助件;所述主体右侧的矩形块左侧中间位置设有辅助件,且辅助件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辅助件右侧外围设有三个均匀排列的圆弧状结构的凸起,且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孔,并且圆孔内部插入有螺栓与主体的矩形块连接;所述辅助件右端截面为U形结构;辅助槽;所述辅助件左侧设有三个均匀排列的辅助槽,且辅助槽为十字形结构,内腔;所述辅助件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内腔,且内腔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内腔与
辅助槽相连接;所述内腔右侧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旋转槽;所述辅助件右端开设有旋转槽,且旋转槽为圆柱形结构,并且旋转槽后端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旋转槽前端贯穿辅助件;所述旋转槽内部插入有蜗杆,且蜗杆后端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并且蜗杆后端插入在旋转槽后端,蜗杆前端贯穿辅助件与外部电机相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控制件;所述辅助件开设的内腔内部设有控制件,且控制件为圆柱形结构;控制槽;所述控制件左侧开设有三个均匀排列的控制槽,且控制槽为矩形结构;转动件,控制件右侧中间位置设有转动件,且转动件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并且转动件贯穿内腔中间位置开设的通孔,转动件外围设有半圈蜗轮,且蜗轮与旋转槽内部的蜗杆相互啮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移动块;所述控制槽内部插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为正方体结构;所述移动块左端中间位置开设有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的圆孔;辅助柱;所述移动块左端开设的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内部插入有辅助柱,且辅助柱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辅助块;所述辅助柱左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块,且辅助块为十字形结构,并且辅助块插入在辅助槽内部;所述辅助块左端为矩形结构,且辅助块左端内侧为圆弧状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滑动件;所述主体顶部中间位置设有滑动件,且滑动件为矩形T形;所述滑动件顶部右侧螺栓固定连接有与主体右侧的矩形块左端镜像排列的辅助结构、控制结构与夹持结构;滑块;所述滑动件底部前后两侧设有滑块,且滑块为T形结构,并且滑块插入在滑槽内部;控制块;所述滑动件底部左端设有控制块,且控制块为矩形结构;所述控制块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部设有螺纹;所述控制块插入在移动槽内部,且控制块的圆孔插入有调节柱,并且调节柱外围的螺纹与控制块的圆孔内部的螺纹相互啮合。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在本装置中,设置了夹持结构,将外部电机启动,进而外部电机带动蜗杆进行转动,蜗杆就会带动转动件进行旋转,转动件就会带动控制件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控制槽内部的移动块进行移动,从而移动块移动时就会在辅助槽内部进行移动,从而将三个移动块向中间位置进行收缩,从而对钢筋的两端进行固定,进而便于进行截取;
[0015]2、在本装置中,设置了滑动结构;将连接调节柱的外部电机启动,进而外部电机带动调节柱进行转动,从而通过外围的螺纹带动控制块进行移动,进而控制块带动滑动件进行移动,滑动件就会带动滑块在滑槽内部进行移动,从而便于通过钢筋的长度对装置进行调节,进而便于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主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辅助结构、控制结构与夹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辅助结构、控制结构与夹持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的辅助结构、控制结构与夹持结构的分解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的滑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3]1、主体;
[0024]101、滑槽;102、移动槽;103、调节柱;
[0025]2、辅助结构;
[0026]201、辅助件;202、辅助槽;203、内腔;204、旋转槽;
[0027]3、控制结构;
[0028]301、控制件;302、控制槽;303、转动件;
[0029]4、夹持结构;
[0030]401、移动块;402、辅助柱;403、辅助块;
[0031]5、滑动结构;
[0032]501、滑动件;502、滑块;503、控制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钢筋截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为矩形结构;所述主体(1)右侧设有矩形块,且矩形块与主体(1)组成L形结构;矩形块底部左侧开设有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的内槽;辅助结构(2);所述主体(1)的矩形块左侧中间位置设有辅助结构(2);控制结构(3);所述辅助结构(2)内部设有控制结构(3);夹持结构(4);所述辅助结构(2)内部,控制结构(3)右端设有夹持结构(4);滑动结构(5);所述主体(1)上方设有滑动结构(5)。2.如权利要求1所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钢筋截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滑槽(101);所述主体(1)顶部中间位置前后两侧开设有滑槽(101),且滑槽(101)为T形结构;移动槽(102);所述主体(1)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移动槽(102),且移动槽(102)为矩形结构;并且移动槽(102)右端与主体(1)右端的矩形块底部开设的内槽相连接;所述移动槽(102)左端贯穿主体(1)左端;调节柱(103);所述移动槽(102)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调节柱(103),且调节柱(103)为圆柱形结构,并且调节柱(103)右端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所述调节柱(103)右端插入在主体(1)右侧的矩形槽底部开设的内槽内部,且左端贯穿主体(1)与外部电机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钢筋截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2)包括:辅助件(201);所述主体(1)右侧的矩形块左侧中间位置设有辅助件(201),且辅助件(20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辅助件(201)右侧外围设有三个均匀排列的圆弧状结构的凸起,且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孔,并且圆孔内部插入有螺栓与主体(1)的矩形块连接;所述辅助件(201)右端截面为U形结构;辅助槽(202);所述辅助件(201)左侧设有三个均匀排列的辅助槽(202),且辅助槽(202)为十字形结构,内腔(203);所述辅助件(201)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内腔(203),且内腔(203)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内腔(203)与辅助槽(202)相连接;所述内腔(203)右侧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旋转槽(204);所述辅助件(201) 右端开设有旋转槽(204),且旋转槽(204)为圆柱形结构,并且旋转槽(204)后端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旋转槽(204)前端贯穿辅助件(201);所述旋转槽(204)内部插入有蜗杆,且蜗杆后端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并且蜗杆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传亮赵圣志
申请(专利权)人:彭传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