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都大学专利>正文

吸附磁珠及其试剂盒和用途以及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321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附磁珠及其试剂盒和用途以及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所述吸附磁珠选自N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附磁珠及其试剂盒和用途以及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吸附磁珠及其试剂盒和用途以及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因食用被有害细菌污染的食物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急剧增加,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细菌已成为预防食品安全和保护公众健康相关的重要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它能够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食物中毒一直是困扰一些偏远地区的严重问题,传统的方法,如平板计数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既耗时又依赖于仪器,严重限制了偏远地区食源性病原菌的快速检测。
[0003]因此,需要开发快速检测且方便使用的产品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附磁珠及其试剂盒和用途以及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该吸附磁珠可特异性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样本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捕获,方便后续获取和/或检测样本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0005]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的下列发现而完成的:
[0006]现如今开发了几种快速检测和鉴定食品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传感器以及基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这些先进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将检测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个小时,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这些方法通常价格昂贵,需要高科技实验室设备和熟练的技术人员,并且不能用作现场检测方法。此外,在偏远地区,实验设备的缺乏严重的限制了食源性疾病的检测。
[0007]噬菌体是一种具有宿主特异性和裂解性的细菌病毒,内溶素是在噬菌体裂解周期后期合成的细菌细胞壁肽聚糖水解酶,介导宿主细胞的裂解和后代噬菌体的释放,通常由两个模块结构域:N端催化结构域(EAD)和C端细胞壁结合结构域(CBD)组成。内溶素的CBD负责通过碳水化合物配体的非共价结合将水解酶连接到细菌细胞壁中的特定底物上。据报道,一个细菌细胞上的CBD结合位点的数量可以达到107或更多。
[0008]基于此,专利技术人采用带有Amidase 3

CBD蛋白的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其可以结合待测样本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从而达到捕获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目的,其相对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可减少对待测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扩增培养步骤,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和节省检测时间等优点。进一步地,将上述培养液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的内溶素(endolysin)通过水煮对培养液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组进行提取,该内溶素能特异性裂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内物质释放,从而可以极大提升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的提取量。然后通过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和cas12/crRNA切割机制,对提取的基因组进行扩增和鉴定,进而只需采用紫外灯照射器即可实现鉴定。采用上述
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其特异性强和敏感性高,检测灵敏度可达101CFU/mL,优于常规的102CFU/mL的灵敏度,并且具有超灵敏、快速、直观检测食源性病原菌等优点,该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不依赖实验仪器,对于控制食源性疾病爆发具有重要意义。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吸附磁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吸附磁珠选自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所述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通过His

tag标签序列与Amidase 3

CBD蛋白相连。
[0010]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的Ni离子可以与Amidase 3

CBD蛋白所带有的His

tag标签序列结合,形成带有Amidase 3

CBD蛋白的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即为吸附磁珠。并且专利技术人还发现,该吸附磁珠中的Amidase 3

CBD蛋白可特异性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将该吸附磁珠加入到样本中,其可特异性捕获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便实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捕获和富集,有助于后续对其进行检测,减少菌种培养步骤,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并且,专利技术人经过试验发现,Amidase 3

CBD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捕获效果优于CBD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捕获效果。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Amidase 3

CBD蛋白上连接有荧光基团,优选EGFP基团。由此,有助于蛋白的追踪。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试剂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试剂盒包括: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具有His

tag标签序列的Amidase 3

CBD蛋白。
[0013]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Amidase 3

CBD蛋白可特异性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将试剂盒中的Ni

NTA磁珠和具有His

tag标签序列的Amidase 3

CBD蛋白接触,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的Ni离子可以与Amidase 3

CBD蛋白所带有的His

tag标签序列结合,形成带有Amidase 3

CBD蛋白的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该吸附磁珠可特异性捕获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便分离获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助于进一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并且,专利技术人经过试验发现,Amidase 3

CBD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捕获效果优于CBD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捕获效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Amidase 3

CBD蛋白上连接有荧光基团,优选EGFP基团。由此,有助于蛋白的追踪。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与Amidase 3

CBD蛋白是以Ni和His

tag标签序列相结合的方式提供的。
[0016]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试剂盒中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和具有His

tag标签序列的Amidase 3

CBD蛋白的提供方式不做严格限定,既可以单独提供,待使用时,将两者接触,从而实现两者的结合;也可以直接以偶联物的形式提供,即,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与Amidase 3

CBD蛋白是以Ni和His

tag标签序列相结合,也即是以前述的吸附磁珠的形式提供。待使用时,直接将该偶联物与样本接触,实现捕获目的。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磁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磁珠选自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所述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通过His

tag标签序列与Amidase 3

CBD蛋白相连;任选地,所述Amidase 3

CBD蛋白上连接有荧光基团,优选EGFP基团。2.一种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具有His

tag标签序列的Amidase 3

CBD蛋白;任选地,所述Amidase 3

CBD蛋白上连接有荧光基团,优选EGFP基团;任选地,所述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与Amidase 3

CBD蛋白是以Ni和His

tag标签序列相结合的方式提供的。3.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磁珠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盒在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应用。4.一种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磁珠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盒处理待测样本,得到含有所述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的处理液;步骤2:将所述处理液进行DNA提取处理,得到提取产物;步骤3:将所述提取产物进行扩增处理,得到扩增产物;步骤4:将所述扩增产物进行检测,以便检测待测样本中是否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吸附磁珠或预先相连的Ni

聚甲基丙烯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赵琦赵锋詹文瑶李之琦肖雪怡李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