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314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包括钻挖车体、行走机构、钻挖机构、周期性冲击防堵除尘散热机构和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对称设置于钻挖车体上,所述钻挖机构滑动设置于钻挖车体上,所述周期性冲击防堵除尘散热机构设置于钻挖车体顶壁上且设置于钻挖机构上,所述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设置于钻挖车体上,钻挖机构滑动贯穿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施工钻挖设备领域,具体是指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解决了现有的钻挖车难以对钻孔处进行定位和固定、容易堵塞喷头且难以翻越障碍的问题。翻越障碍的问题。翻越障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施工钻挖设备
,具体是指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

技术介绍

[0002]在土石方工程中,经常需要用到钻挖设备对石方进行钻挖,目前,由于施工现场的地表大都坑坑洼洼,甚至高低不平,不便于使用者通过钻挖设备进行施工,现有的解决方式大都是通过使用液压杆等调平机构对钻挖设备进行调平,但是采用此种方式不能解决因地势高低差距过大而导致的钻挖设备难以翻越障碍的问题,此外,在钻挖过程中,由于岩石表面往往是凹凸不平的,有许多凸楞和凹楞,难以实现钻头与岩石表面的固定,在进行钻孔施力时,容易使钻头发生偏移,难以实现精准定位钻孔,而这种问题是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在钻挖时,会产生许多灰尘,容易对工人员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且高速转动的钻头与石方直接接触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当钻挖时间较长时,会大大降低钻头的使用寿命,现有的解决方式大都通过喷头喷出水雾的方式进行除尘和散热,但采用喷头在钻孔时产生的细小碎屑容易堵塞喷头,影响喷头的正常使用,当使用钻头式钻具进行钻孔时,钻挖后产生的土石碎屑会遗留钻孔内,不利于土石碎屑的排出,从而对后续的钻挖过程带来不利影响,当使用螺旋式钻具进行钻孔时,容易导致碎石屑堆积在钻孔周围,并回落入钻孔内,从而影响钻挖工作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针对因施工现场的地表高低不平带来的不便于施工的问题,应用了多用性原理,通过独立式调平越障组件不仅能够实现对钻挖设备进行调平的功能,还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因地势高低差距过大而导致的钻挖车难以翻越障碍的问题;将水锤原理与磁吸原理完美结合,使流经坠落环型管腔内的水流产生周期性的冲击水流,同时,通过S极磁性坠落冲击锤周期性地锤击流经上管腔的水流,能够加强周期性的冲击水流的冲击强度,使得喷头处周期性产生冲击力,有效冲击喷头,避免了泥沙堵塞喷头的状况;本方案利用了电致变流体在有无电场时会进行固液转换的特性,在钻挖前预先使用存有电致变流体的弹性囊体对表面凹凸不平的待钻孔石方处进行全方位贴合定位,使得弹性囊体自适应贴合岩石表面形状,利用岩石自身表面不规则形状,实现了对钻头的完美定位和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因岩石表面凹凸不平导致的难以精准定位的问题,保证了钻孔的精准度。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包括钻挖车体、行走机构、钻挖机构、周期性冲击防堵除尘散热机构和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对称设置于钻挖车体上,所述钻挖机构滑动设置于钻挖车体上,所述周期性冲击防堵除尘散热机构设置于钻挖车体顶壁上且设置于钻
挖机构上,所述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设置于钻挖车体上,钻挖机构滑动贯穿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所述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底座、吸附固定筒体、吸附调节丝杆、吸附固定传动链轮、吸附固定传动链条、吸附固定驱动电机、滑动腔、吸附调节滑座、推动滑座、弹性囊体、电致变流体、电场产生组件、立柱、电推杆和电场发生电极板,所述固定底座设置于钻挖车体前侧壁上,所述吸附固定筒体设置于固定底座上,所述吸附调节丝杆转动设置于吸附固定筒体上,所述吸附固定传动链轮设置于吸附调节丝杆上,所述吸附固定传动链条设置于吸附固定传动链轮上,所述吸附固定驱动电机设置于吸附固定筒体侧壁,吸附固定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吸附调节丝杆连接,所述滑动腔设置于吸附固定筒体上,所述吸附调节滑座螺纹连接设置于吸附调节丝杆上,所述推动滑座滑动连接设置于滑动腔上,所述弹性囊体设置于上,所述电致变流体设置于弹性囊体内,所述电场产生组件设置于固定底座上且与吸附固定筒体呈相邻设置,所述电场产生组件包括立柱、电推杆和电场发生电极板,所述立柱设置于固定底座上,所述电推杆设置于立柱上,所述电场发生电极板设置于电推杆上,所述弹性囊体侧壁设有防滑刺。
[0005]本方案利用了电致变流体在有无电场时会进行固液转换的特性,在钻挖前预先使用存有电致变流体的弹性囊体对表面凹凸不平的待钻孔石方处进行贴合定位,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因岩石表面凹凸不平导致的难以精准定位的问题,保证了钻孔的精准度。
[0006]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履带式行进组件和独立式调平越障组件,所述履带式行进组件对称设置于钻挖车体两侧,所述独立式调平越障组件对称设置于钻挖车体两侧且设置于履带式行进组件上,所述履带式行进组件包括行走驱动电机、行走驱动轴、行进固定板、履带式行进轮和行进履带,所述行走驱动电机设于钻挖车体上,所述行走驱动轴转动连接设于钻挖车体上,所述行走驱动轴与行走驱动电机连接,行进固定板与行走驱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履带式行进轮设置于行走驱动轴上,所述行进履带绕设于履带式行进轮上,所述独立式调平越障组件包括调平驱动电机、调平驱动齿轮、驱动齿杆、驱动半齿、驱动摆杆、固定履带轮、调平固定板、调节履带轮和调平履带,调平驱动电机设置于钻挖车体上,所述调平驱动齿轮转动连接设于钻挖车体上且设置于调平驱动电机上,所述驱动半齿转动连接设置于钻挖车体上且与调平驱动齿轮呈啮合设置,所述驱动齿杆设置于驱动半齿上,所述驱动摆杆设置于驱动齿杆上远离调平驱动齿轮的一端,所述固定履带轮设置于行走驱动轴上,所述调平固定板转动连接设置于行走驱动轴上且设置于驱动摆杆上,所述调节履带轮转动连接设置于调平固定板远离行走驱动轴的一端,所述调平履带绕设于固定履带轮和调节履带轮上。
[0007]本方案中的履带式行进组件便于钻挖车体在地表坑洼不平的施工现场进行施工;针对因施工现场的地表高低不平带来的不便于施工的问题,本方案应用了多用性原理,通过独立式调平越障组件不仅能够实现对钻挖设备进行调平的功能,还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因地势高低差距过大而导致的钻挖车难以翻越障碍的问题。
[0008]优选地,所述钻挖机构包括滑轨、钻挖调节组件、钻挖驱动组件和推拉液压杆,所述滑轨设置于钻挖车体顶壁上,所述钻挖调节组件滑动连接设置于滑轨上,所述钻挖驱动组件设置于钻挖调节组件上,所述推拉液压杆一端设置于钻挖车体顶壁上,推拉液压杆另一端设置于钻挖调节组件上,所述钻挖调节组件包括旋转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和倾斜度调节组件,所述旋转组件滑动连接设置于滑轨上,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设置于旋转组件上,所述
倾斜度调节组件设置于旋转组件上且设置于高度调节组件上,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底座、旋转槽、旋转座、旋转滚珠、旋转转轴、旋转驱动电机、旋转驱动锥齿轮和旋转从动锥齿轮,所述旋转底座滑动连接设置于滑轨上,所述旋转槽设置于旋转底座上,所述旋转座转动连接设置于旋转槽上,所述旋转滚珠设置于旋转槽和旋转座之间,所述旋转转轴一端设置于旋转座上,旋转转轴另一端转动连接设置于旋转底座上,所述旋转驱动电机设置于旋转底座内底壁上,所述旋转驱动锥齿轮设置于旋转驱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旋转从动锥齿轮设置于旋转转轴上且与旋转驱动锥齿轮呈啮合设置,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挖车体、行走机构、钻挖机构、周期性冲击防堵除尘散热机构和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对称设置于钻挖车体上,所述钻挖机构滑动设置于钻挖车体上,所述周期性冲击防堵除尘散热机构设置于钻挖车体顶壁上且设置于钻挖机构上,所述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设置于钻挖车体上,钻挖机构滑动贯穿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所述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底座、吸附固定筒体、吸附调节丝杆、吸附固定传动链轮、吸附固定传动链条、吸附固定驱动电机、滑动腔、吸附调节滑座、推动滑座、弹性囊体、电致变流体、电场产生组件、立柱、电推杆和电场发生电极板,所述固定底座设置于钻挖车体前侧壁上,所述吸附固定筒体设置于固定底座上,所述吸附调节丝杆转动设置于吸附固定筒体上,所述吸附固定传动链轮设置于吸附调节丝杆上,所述吸附固定传动链条设置于吸附固定传动链轮上,所述吸附固定驱动电机设置于吸附固定筒体侧壁,吸附固定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吸附调节丝杆连接,所述滑动腔设置于吸附固定筒体上,所述吸附调节滑座螺纹连接设置于吸附调节丝杆上,所述推动滑座滑动连接设置于滑动腔上,所述弹性囊体设置于上,所述电致变流体设置于弹性囊体内,所述电场产生组件设置于固定底座上且与吸附固定筒体呈相邻设置,所述电场产生组件包括立柱、电推杆和电场发生电极板,所述立柱设置于固定底座上,所述电推杆设置于立柱上,所述电场发生电极板设置于电推杆上,所述弹性囊体侧壁设有防滑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冲击防堵除尘散热机构包括水锤式周期性冲击组件、给水组件、输水管组和喷头,所述水锤式周期性冲击组件设置于钻挖车体顶壁上,所述给水组件设置于钻挖车体顶壁上,给水组件与水锤式周期性冲击组件连通,所述输水管组连通设于钻挖筒和水锤式周期性冲击组件之间,所述喷头设置于输水管组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锤式周期性冲击组件包括外壳体、坠落环型管、坠落顶槽、S极磁性坠落冲击锤、坠落底槽、通孔挡板、N极磁性控制开合板、传动转轴、从动调节转轴、冲击驱动电机、冲击驱动齿轮、冲击从动齿轮、冲击驱动传动轮、冲击从动传动轮、冲击传动带、坠落控制转盘、N极磁性板和S极磁性板,所述外壳体设置于钻挖车体顶壁上,所述坠落环型管设置于外壳体内,所述坠落环型管包括连通设置的上管腔和下管腔,所述上管腔设于外壳体内顶壁上,所述下管腔设于外壳体内底壁上,所述坠落顶槽设于上管腔内顶壁上,所述坠落底槽设置于上管腔内底壁上,所述通孔挡板设置于下管腔内壁上,所述N极磁性控制开合板铰接设置于通孔挡板上,所述S极磁性坠落冲击锤滑动连接设置于坠落顶槽上且设置于上管腔内,所述传动转轴转动设置于外壳体外顶壁上,所述从动调节转轴转动贯穿设置于外壳体上,所述冲击驱动电机设置于外壳体外顶壁上且与传动转轴相邻设置,所述冲击驱动齿轮设置于冲击驱动电机上,所述冲击从动齿轮设置于传动转轴上且与冲击驱动齿轮呈啮合设置,所述冲击驱动传动轮设置于传动转轴上,所述冲击从动传动轮设置于从动调节转轴上且设置于外壳体外,所述冲击传动带设置于冲击驱动传动轮上且设置于冲击从动传动轮上,所述坠落控制转盘设置于从动调节转轴上,坠落控制转盘设于外壳体内,坠落控制转盘设置于上管腔和下管腔之间,所述N极磁性板和S极磁性板分别对称设置于坠落控制转盘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其特
征在于:所述钻挖机构包括滑轨、钻挖调节组件、钻挖驱动组件和推拉液压杆,所述滑轨设置于钻挖车体顶壁上,所述钻挖调节组件滑动连接设置于滑轨上,所述钻挖驱动组件设置于钻挖调节组件上,所述推拉液压杆一端设置于钻挖车体顶壁上,推拉液压杆另一端设置于钻挖调节组件上,所述钻挖调节组件包括旋转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和倾斜度调节组件,所述旋转组件滑动连接设置于滑轨上,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设置于旋转组件上,所述倾斜度调节组件设置于旋转组件上且设置于高度调节组件上,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底座、旋转槽、旋转座、旋转滚珠、旋转转轴、旋转驱动电机、旋转驱动锥齿轮和旋转从动锥齿轮,所述旋转底座滑动连接设置于滑轨上,所述旋转槽设置于旋转底座上,所述旋转座转动连接设置于旋转槽上,所述旋转滚珠设置于旋转槽和旋转座之间,所述旋转转轴一端设置于旋转座上,旋转转轴另一端转动连接设置于旋转底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景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倍思特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