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型SiC异质结晶体管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
,涉及一种增强型SiC异质结晶体管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宽带隙、高临界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载流子饱和漂移等特点,特别适合制作高温、高压、高频、大功率、抗辐照等半导体器件。
[0003]在SiC多型体中,3C
‑
SiC、4H
‑
SiC、6H
‑
SiC等晶型应用最广泛,3C
‑
SiC禁带宽度为2.3eV,4H
‑
SiC的禁带宽度高达3.2eV,禁带宽度差达0.9eV,由于禁带宽度相差大,3C
‑
SiC与4H
‑
SiC形成的异质结器件具有很大的潜力。
[0004]然而,在3C
‑
SiC/4H
‑
SiC异质结结构应用于场效应晶体管器件时,在关态情况下,器件源端接地,栅极加载负压,漏端加载正电压时,器件体材料漏电路径主要是先垂直通过4H
‑
SiC外延层,然后水平通过4H
‑
SiC衬底与4H
‑
SiC外延缓冲层界面。因此,传统生长3C
‑
SiC/4H
‑
SiC异质结结构都基于半绝缘衬底,然而半绝缘SiC衬底价格昂贵,因此使用价格相对较低的高掺杂导电性SiC衬底是未来发展方向。
[0005]然而目前高掺杂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型SiC异质结晶体管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型SiC异质结晶体管外延结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SiC衬底层、N型高掺杂4H
‑
SiC缓冲层、N型低掺杂4H
‑
SiC缓冲层、掺V高阻4H
‑
SiC缓冲层、掺V高阻4H
‑
SiC漂移层、4H
‑
SiC沟道层、3C
‑
SiC势垒层、P型3C
‑
SiC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SiC异质结晶体管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高掺杂4H
‑
SiC缓冲层的厚度为0.5~1μm,N的掺杂浓度为5
×
10
17
cm
‑3~2
×
10
18
cm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SiC异质结晶体管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低掺杂4H
‑
SiC缓冲层的厚度为1~2μm,N的掺杂浓度为8
×
10
15
cm
‑3~2
×
10
16
cm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SiC异质结晶体管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掺V高阻4H
‑
SiC缓冲层的厚度为5~10μm;V的掺杂浓度为1
×
10
15
cm
‑3~5
×
10
15
cm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SiC异质结晶体管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掺V高阻4H
‑
SiC漂移层的厚度为5~10μm;V的掺杂浓度为1
×
10
16
cm
‑3~5
×
10
16
cm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SiC异质结晶体管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万胜,袁松,胡新星,仇成功,刘敏,胡涵,赵海明,钮应喜,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启迪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