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膜滚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287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膜滚切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动力组件、辊刀以及辅助辊,动力组件安装于第一安装座上,辊刀以及辅助辊均呈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安装座上,辊刀和辅助辊呈相对立地布置,辊刀包括辊体以及切刀结构,辊体的轴向与料带的输送方向相交错地布置,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与辊体连接并驱使该辊体转动,切刀结构设置于辊体的外侧壁上,切刀结构沿辊体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地布置以在裁切时对料带进行点式接触的裁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对料带进行点接触式地裁切,整个切割过程对切刀结构的反作用力很小、震动小、料带的位置控制精度高、对料带的隔膜进行切割时能顺利切割到底且切割面平整无毛刺和无毛边。切割到底且切割面平整无毛刺和无毛边。切割到底且切割面平整无毛刺和无毛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膜滚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的
,具体涉及一种隔膜滚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今电芯成型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生产速度也越来越快。其中,高速热复合设备对隔膜及极片复合的料带中隔膜的切断有了更高要求,常规设备的切断方式如下:料带沿某一方向进行输送,裁切设备的切刀从垂直于料带输送方向的位置对料带进行由上之下地垂直切割,且整个横向的切刀对料带进行一次性切除。
[0003]而由于高速热复合设备的生产效率很高,用常规的切断方式,切刀机构必须设计有凸轮往复机构或者必须配备高速直线电机以便于对运输中的料带进行追切,无论是凸轮往复机构还是高速直线电机,在快速启停和往复切断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很大的震动,这些震动会影响料带的定位精度。另一方面,通过横向的切刀直切的方式来切割隔膜时,经常会产生毛边,因为整个切面同时切除会对切刀产生一个比较大的反作用力。
[0004]因此,亟需一种隔膜滚切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项技术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隔膜滚切装置。
[0006]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隔膜滚切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动力组件、辊刀以及辅助辊,所述动力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辊刀以及所述辅助辊均呈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辊刀和所述辅助辊呈相对立地布置,所述辊刀包括辊体以及切刀结构,所述辊体的轴向与料带的输送方向相交错地布置,所述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辊体连接并驱使该辊体转动,所述切刀结构设置于所述辊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切刀结构沿所述辊体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地布置以在裁切时对料带进行点式接触的裁切。
[0008]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隔膜滚切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辊刀和所述辅助辊之间的相互距离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辊刀和所述辅助辊中至少一者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
[0009]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隔膜滚切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料带传输提供动力以及进行纠偏的纠偏驱动组件,所述纠偏驱动组件至少有两个,所述纠偏驱动组件沿料带的输送方向布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前后两侧。
[0010]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纠偏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以及转动装置,所述第一转动辊和所述第二转动辊呈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且所述第一转动辊和所述第二转动辊呈相对立地布置,所述转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转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辊连接以驱使该第二转动辊转动。
[0011]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纠偏驱动组件还包括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座体以及固定架,所述第二转动辊、所述转动装置以及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均安装于所述座体
上,所述第一转动辊呈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定架连接并驱使所述固定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转动辊。
[0012]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纠偏驱动组件还包括导向轴以及轴套,所述轴套安装于所述座体上且套设于所述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隔膜滚切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动力组件、辊刀以及辅助辊,动力组件安装于第一安装座上,辊刀以及辅助辊均呈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安装座上,辊刀和辅助辊呈相对立地布置,辊刀包括辊体以及切刀结构,辊体的轴向与料带的输送方向相交错地布置,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与辊体连接并驱使该辊体转动,切刀结构设置于所述辊体的外侧壁上,切刀结构沿辊体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地布置以在裁切时对料带进行点式接触的裁切。故本技术的隔膜滚切装置在实际工作时,料带会被输送并经过辊刀和辅助辊之间,当需要对料带进行裁切时,通过动力组件驱使辊体转动,进而带动切刀结构一并转动,由于切刀结构是呈螺旋状地布置,因此当切刀结构在转动的时候会对料带进行点接触式地裁切,整个切割过程对切刀结构的反作用力很小、震动小、料带的位置控制精度高、对料带的隔膜进行切割时能顺利切割到底且切割面平整无毛刺和无毛边。
[001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隔膜滚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安装座、动力组件、辊刀以及辅助辊相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纠偏驱动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隔膜滚切装置在调整切割角度以及纠偏角度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辊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请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的隔膜滚切装置100,包括第一安装座10、动力组件20、辊刀30以及辅助辊40,动力组件20安装于第一安装座10上,辊刀30以及辅助辊40均呈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安装座10上,辊刀30和辅助辊40呈相对立地布置,辊刀30包括辊体31以及切刀结构32,辊体31的轴向与料带的输送方向相交错地布置,动力组件20的输出端与辊体31连接并驱使该辊体31转动,切刀结构32设置于辊体31的外侧壁上,切刀结构32沿辊体31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地布置以在裁切时对料带进行点式接触的裁切。较优的是,隔膜滚切装置100还包括用于调节辊刀30和辅助辊40之间的相互距离的调节组件50,调节组件50安装于第一安装座10上,辊刀30和辅助辊40中至少一者与调节组件50连接,故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组件50调节辊刀30和辅助辊40之间的距离,以适应多种型号的料带;举例而言,调节组件50可以是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的手柄等,但不限于此。
[0022]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5,隔膜滚切装置100还包括用于对料带传输提供动力以及进行纠偏的纠偏驱动组件60,纠偏驱动组件60至少有两个,纠偏驱动组件60沿料带的输送方
向布置于第一安装座10的前后两侧;设置该纠偏驱动组件60的目的是对料带的输送提供一个动力以及在料带因打滑等因素出现偏离位置时可以通过调整该纠偏驱动组件60来使得料带始终位于预设的位置上。具体地,纠偏驱动组件60包括第二安装座61、第一转动辊62、第二转动辊63以及转动装置64,第一转动辊62和第二转动辊63呈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安装座61上,且第一转动辊62和第二转动辊63呈相对立地布置,转动装置64安装于第二安装座61上,转动装置64的输出端与第二转动辊63连接以驱使该第二转动辊63转动。更具体地,纠偏驱动组件60还包括直线驱动装置65,第二安装座61包括座体611以及固定架612,第二转动辊62、转动装置64以及直线驱动装置65均安装于座体611上,第一转动辊62呈可转动地安装于固定架612上,直线驱动装置65的输出端与固定架612连接并驱使固定架612靠近或远离第二转动辊63;故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直线驱动装置65驱使第一转动辊62靠近或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膜滚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座、动力组件、辊刀以及辅助辊,所述动力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辊刀以及所述辅助辊均呈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辊刀和所述辅助辊呈相对立地布置,所述辊刀包括辊体以及切刀结构,所述辊体的轴向与料带的输送方向相交错地布置,所述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辊体连接并驱使该辊体转动,所述切刀结构设置于所述辊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切刀结构沿所述辊体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地布置以在裁切时对料带进行点式接触的裁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滚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辊刀和所述辅助辊之间的相互距离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辊刀和所述辅助辊中至少一者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滚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料带传输提供动力以及进行纠偏的纠偏驱动组件,所述纠偏驱动组件至少有两个,所述纠偏驱动组件沿料带的输送方向布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杰严海宏黎庆灵唐海波颜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