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加热装置,包括热交换组件和吹风组件,热交换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热源介质出口、进气口、热源介质入口和出气口,吹风组件的出风口与进气口连接;壳体内安装有多个导流板,导流板呈片状且内部设有内腔,相邻的导流板,通过在导流板一端设置的连接管而连通,相邻导流板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导流板的内腔分别与热源介质出口和热源介质入口连通,热源介质出口、内腔和热源介质入口组成用于输送热源介质的通道;导流板外壁与壳体内壁组成导向通道,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导向通道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热源介质向空气传递热量,加热过程更加稳定,不易损坏,且能够对冷空气进行均匀加热。均匀加热。均匀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加热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加热器是主要对流动的气体进行加热的电加热设备。空气加热器的加热原理是通过不锈钢电加热管通电后发热,加热器的内腔装有多个导流板,增加气体在内腔中滞留的时间,从而使气体充分加热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
[0003]现有的空气加热器的不锈钢电加热管是在无缝钢管内装入电热丝,当电流通过电阻丝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被加热的空气中去,以达到加热的目的。空气加热器长时间使用或电压不稳定时,会出现电阻丝熔断的情况,导致空气加热不均匀或加热效率变低,严重时会导致空气加热器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加热装置,包括热交换组件和吹风组件,热交换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热源介质出口、进气口、热源介质入口和出气口,吹风组件的出风口与进气口连接;壳体内安装有多个导流板,导流板呈片状且内部设有内腔,相邻的导流板,通过在导流板一端设置的连接管而连通,相邻导流板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导流板的内腔分别与热源介质出口和热源介质入口连通,热源介质出口、内腔和热源介质入口组成用于输送热源介质的通道;导流板外壁与壳体内壁组成导向通道,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导向通道的两端。本技术通过热源介质向空气传递热量,加热过程更加稳定,不易损坏,且能够对冷空气进行均匀加热,降低排出空气的温度幅度波动。
[000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空气加热装置,包括热交换组件和吹风组件,热交换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热源介质出口、进气口、热源介质入口和出气口,吹风组件的出风口与进气口连接;
[0007]壳体内安装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片状结构且内部设有内腔,相邻的导流板,通过在导流板一端设置的连接管而连通,且相邻的连接管交错设置,相邻导流板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导流板的内腔分别与热源介质出口和热源介质入口连通,热源介质出口、内腔和热源介质入口组成用于输送热源介质的通道;
[0008]导流板的外壁与壳体内壁组成导向通道,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导向通道的两端。
[0009]进一步的,热源介质出口和热源介质入口分别开设于壳体相对两侧的侧壁上;
[0010]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开设于壳体相对两侧的侧壁上。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循环组件,循环组件包括水泵、导管和加热器,水泵的出水口与热源介质入口通过导管连通,水泵的进水口与热源介质出口通过另一根导管连通,加热器安装在与水泵出水口连接的导管上。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与加热器连接;内腔和连接管组成蛇形通道;且导向通道也呈蛇形状。
[0013]进一步的,热源介质出口处安装有温度检测装置;多片导流板在壳体内平行排设。
[0014]进一步的,水泵的一端安装有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导管内的压强。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固定板,水泵安装在固定板上,热交换组件安装在底座上。
[0016]进一步的,吹风组件为风机或压缩空气储存罐,用于将外界的空气从进气口吹入壳体内,并从出气口排出,吹风组件将空气从进气口吹入到导向通道内,并与导流板的外壁接触。
[00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空气加热装置,将现有技术中利用电阻丝发热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被加热的空气,改善为通过使热源介质在交换组件中流动,将热源介质的热量传递到被加热的空气中,通过增加循环组件和温度控制装置使热源介质的温度保持在恒温状态,进而使空气的温度恒定。
[0019]此外,将传统技术中的不锈钢电加热管替换为循环组件,能够避免电阻丝在长时间使用后或电压不稳时出现熔断的情况。电阻丝出现故障时,会使空气加热不均匀甚至空气加热器无法工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气加热装置安装有压力检测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还能够实时控制空气的温度。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2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气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热交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中A
‑
A处的剖面图;
[0024]图4是图2中B
‑
B处的剖面图;
[0025]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导管安装在循环组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气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0027]图标:110
‑
热交换组件;130
‑
循环组件;131
‑
水泵;133
‑
加热器;135
‑
压力检测装置;137
‑
温度控制装置;150
‑
吹风组件;170
‑
壳体;171
‑
热源介质出口;173
‑
进气口;175
‑
热源介质入口;177
‑
出气口;179
‑
导管;181
‑
导向通道;183
‑
温度检测装置;185
‑
底座;187
‑
固定板;190
‑
导流板;191
‑
内腔;193
‑
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0029]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一种空气加热装置,包括热交换组件110和吹风组件150。热交换组件110包括壳体170,壳体170上开设有热源介质出口171、进气口173、热源介质入口
175和出气口177。吹风组件150的出风口与进气口173连接,吹风组件150用于将外界的空气从进气口173吹入壳体170内,并从出气口177排出,出气口177可以连接管道直接喷射作用在物体表面,也可以通过管道连接到干燥室等机构上,用于对干燥室内的物体进行干燥。在本实施方式中,吹风组件150为风机或压缩空气储存罐。
[0030]请参考图2至图4所示,壳体170内安装有多个导流板190,所述导流板190呈片状,平行排设于壳体170内,导流板190内设有内腔191,相邻的两个导流板190,通过在导流板190一端设置的连接管193连通,连接管193的高度小于导流板190的高度,保证空气能够从连接管193的上方和/或下方通过。且相邻的连接管193交错设置,即内腔191和连接管193组成蛇形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加热装置,包括热交换组件(110)和吹风组件(150),热交换组件(110)包括壳体(170),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70)上开设有热源介质出口(171)、进气口(173)、热源介质入口(175)和出气口(177),吹风组件(150)的出风口与进气口(173)连接;在壳体(170)内安装有多个导流板(190),所述导流板(190)呈片状结构且内部设有内腔(191),相邻的导流板(190),通过在导流板(190)一端设置的连接管(193)而连通,且相邻的连接管(193)交错设置,相邻导流板(190)之间间隔设定的距离,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导流板(190)的内腔(191)分别与热源介质出口(171)和热源介质入口(175)连通,热源介质出口(171)、内腔(191)和热源介质入口(175)组成用于输送热源介质的通道;导流板(190)的外壁与壳体(170)的内壁组成导向通道(181),进气口(173)和出气口(177)分别位于导向通道(181)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热源介质出口(171)和热源介质入口(175)分别开设于壳体(170)相对两侧的侧壁上;进气口(173)和出气口(177)分别开设于壳体(170)相对两侧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组件(130),循环组件(130)包括水泵(131)、导管(179)和加热器(1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超,齐增义,曾彬峰,邱俊,李健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缔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