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建鸿专利>正文

用于电脑上的电源、电讯转接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2688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脑器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电脑上,便于导通连接的对插式电源、电讯转接线。主要包含一转接头,该转接头上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在输出端上还并联引出一支路,该支路的外端结合有插接用的母头/公头。采用这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无限的扩充转接,一输入端即可提供多个输出口供使用者使用,利于将同一信号转接到不同的部件上,组装方便,成本低。(*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脑器材
,特指一种用于电脑上,便于导通连接的对插式电源、电讯转接线。
技术介绍
目前,电脑上用于电源、电讯转接的转接线均为一进一出的单一线体,即其上只有一个输入端和与之对应的一个输出端。由此结构的限制,这类转接线使用时存在有不便之处,不能便于使用者在同一输出端作多个输出之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无限扩充转接的转接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有一转接头,该转接头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在输出端上还并联引出一支路,该支路的外端结合有插接用的母头/公头。所述转接头上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设计为2PIN以上的对插式公头/母头结构。所述支路的线体与转接头呈垂直设置,支路外端结合的母头/公头与转接头上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同或不同。采用这样的结构,本技术可实现无限的扩充转接,一输入端即可提供多个输出口供使用者使用,利于将同一信号转接到不同的部件上,组装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其一实施例主视图;附图2为图1的俯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主视图;附图4为图3的俯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主视图;附图6为图5的俯视图;附图7为本技术多个体串联扩充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1~7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一转接头10,转接头10有一输入端11及一输出端12,在输出端12上还并联引出一支路20,支路20的外端结合有插接用的母头/公头21,支路20的线体与转接头10呈垂直设置。转接头10上的输入端11和输出端12设计为2PIN以上的对插式公头/母头结构,便于插接组合。图1~6所示,支路20的外端可结合各种不同的插接用的母头/公头21,以供不同场合使用,一输入端即可提供多个输出口供使用者使用,利于将同一信号转接到不同的部件上,组装方便。图7所示,本技术可多个体相互串联,实现无限扩充转接,利于组装之用,提高实用性。信号由同一输入端11输入,而输出则由多条支路20分配转接到不同部件上,节省材料及缩小组装空间,降低成本。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用于电脑上的电源、电讯转接线,包括有一转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10)有一输入端(11)及一输出端(12),在输出端(12)上还并联引出一支路(20),该支路(20)的外端结合有插接用的母头/公头(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脑上的电源、电讯转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10)上的输入端(11)和输出端(12)设计为2PIN以上的对插式公头/母头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电脑上的电源、电讯转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20)的线体与转接头(10)呈垂直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电脑器材
,特指一种用于电脑上,便于导通连接的对插式电源、电讯转接线。主要包含一转接头,该转接头上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在输出端上还并联引出一支路,该支路的外端结合有插接用的母头/公头。采用这样的结构,本技术可实现无限的扩充转接,一输入端即可提供多个输出口供使用者使用,利于将同一信号转接到不同的部件上,组装方便,成本低。文档编号H01R31/06GK2772054SQ200520054100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8日专利技术者高建鸿 申请人:高建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电脑上的电源、电讯转接线,包括有一转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10)有一输入端(11)及一输出端(12),在输出端(12)上还并联引出一支路(20),该支路(20)的外端结合有插接用的母头/公头(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鸿
申请(专利权)人:高建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