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适用不同规格的连接器插座主要包含中空壳体、以及设置在其内的端子固定座(设有eSATA端子组与USB端子组)、防呆轮廓结构(同时适用eSATA与USB端子)。eSATA端子组与USB端子组则被设置在端子固定座的延伸板双面上,以便分别和eSATA接头或USB接头作电性连接。如此一来,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座可同时适用于USB与eSATA规格的防呆轮廓结构与端子组,不论是eSATA接头或USB接头均可插入而电性连接,但却不扩大整体体积。(*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可适用不同规格的连接器插座,尤指可同时适用于USB与eSATA关见格的连接器插座。技术背景在计算机的外接接口中,有速度较慢的打印机接口(Print port),也有速度 较快的USB 2.0,更有速度高达1Gbps的正EE 1394。USB与IEEE1394比较,最明显的差异在于,两者在传输速率上不同。过 去,很多人都会选用IEEE1394作传输文件用,因为其流量比USB1.1版本快 百倍。USB的传输速率现在只有12Mbps/s,只能连接键盘、鼠标与麦克风等 低速设备,而IEEE1394A可以使用400Mbap/s,可以用来连接数码相机、扫 描仪和信息家电等需要高速率的设备。而后来,推出了 USB2.0,虽然有所赶 上IEEE1394A,但是IEEE1394B、 IEEE1394C的流量还可以增加至1G。只是, 一个规格或接口是否广为大家所使用,并不只是在于其功能是否很 强,还有诸多因素影响着其普及性。实际上,IEEE1394的普及率就是远不及 USB,这导致为了满足外接式储存媒体在传输速度上的要求,势必要提供比 USB更快且也十分普及的接口 。SATA接口近来已逐渐成为各种存储设备关注的焦点,SATA硬盘取代 PATA硬盘成为下一代硬盘接口的主流,连光驱接口也将逐步转换为SATA。 在未来Intel主流级965平台上,其ICH8便已彻底放弃了传统的ATA接口 。除此之外,为了满足高速且外接的储存装置的需求,特别从Serial ATA(SATA)延伸出外接式SATA(Extemal Serial ATA, eSATA)。简单的说就是通 过eSATA技术,让外部I/O接口使用SATAII功能,从而提供了外接且远高于 USB或FireWire所能提供的传输速度。虽然eSATA2接口在理论上可以达到3Gbps的传输率,不过实际应用上, 受硬盘内部传输率及主板的制约,实际数据传输可能介于1.5Gbps到3Gbps之间,但仍高于IEEE 1394、 USB2.0的传输速率。正因为如此,使得越来越多计算机装置同时都提供有USB和eSATA接口 , 然而对于本来体积就希望越小越好的笔记型计算机、可携式运算装置(例如 PDA)来说,同时提供两个接口,代表会占用越多的空间,进而影响额外设置 eSATA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用不同规格的连接器插座,其基 于eSATA与USB端子颇为类似的结构设计,通过可同时适用于USB与eSATA 恥格的防呆轮廓结构与端子组,使得不论是eSATA接头或USB接头均可插入 而电性连接,但却不扩大整体体积。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适用不同规格的连接器插座主要包含中空壳 体、以及设置在其内的端子固定座(设有eSATA端子组与USB端子组)、防呆 轮廓结构(同时适用eSATA与USB端子)。eSATA端子组与USB端子组则被设 置在端子固定座的延伸板双面上,以便分别和eSATA接头或USB接头作电性 连接。附图说明图1A 1C为本技术可适用不同身见格的连接器插座的示意图。 图2A 2B为本技术可适用不同规格的连接器插座的实施示意图。 其中10中空壳体 10a分隔条 11插槽13端子固定座 13a、 13b固定分支 13c延伸板14、 16防呆轮廓结构 20eSATA端子组 30USB端子组 40eSATA插头 60USB插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A 1C,图1A 1C为本技术可适用不同规格的连接器插座 的示意图。如图1A或1B所示,本技术连接器插座主要包含中空壳体10、 以及设置在其内的端子固定座13(设有eSATA端子组20与USB端子组30)、 防呆轮廓结构14、 16(分别适用USB与eSATA端子)。此外,本技术连接器插座也可为如图1C所示的线端类型,使得原本设置在中空壳体10的端子组30、 20,改为被包覆在其缆线中。请参阅图2A 2B,图2A 2B为本技术可适用不同规格的连接器插座 的实施示意图。如图2A或2B所示,端子固定座13大体上为凸字型体,且为 绝缘材料所构成,并进一步包含用来固定于中空壳体10内部的固定分支13a、 13b、以及向前延伸出平面的延伸板13c。简单来说,基于本技术插座可同时适用于USB与eSATA规格的防呆 轮廓结构14、 16与设置在延伸板13c上的端子组30、 20,使得不论是如图2A 所示的eSATA接头40或如图2B所示的USB接头60均可插入而电性连接, 但却不扩大整体体积。具体来说,如图1A 1B或图2A 2B所示,本技术可适用不同规格的 连接器插座,其利用USB与eSATA规格十分相似的关系,把USB与eSATA 规格整合单一的防呆轮廓结构14、 16,使得其内部空间可作为插头40、 60插 入的插槽11。防呆轮廓结构14、 16是沿着中空壳体10的内部边缘设置,但 是如图2A或2B所示,eSATA接头40或USB接头60在插入插槽11时,仅 占用到部分插槽11空间,特别是关于防呆轮廓结构14、 16的部分。eSATA接头40或USB接头60会在完全插入至插槽11时,选择性地电性 接触到分别设置在延伸板13c两面中之一的外接式SATA(Extemal Serial ATA, eSATA)端子组20(具备有至少7个的eSATA端子)或通用串行总线 (USB,Universal Serial Bus)端子组30(具有至少4个的USB端子)。需特别注意 的是,在eSATA接头40插入至插槽11时,eSATA接头40不会电性接触到 USB端子组30。相对地,在USB接头60插入至插槽11时,USB接头60也 不会电性接触到eSATA端子组20。按照如上所述,使eSATA接头40或USB接头60插入之后,若eSATA 接头40或USB接头60传输信号时,这个信号会经过被包覆在中空壳体10内 部的USB端子组30、 eSATA端子组20,如图2A或2B所示。这个信号最后 则经由如图1B所示传输到中空壳体IO的外部(通常是计算机装置的电路板)。 在中空壳体10内部时,USB端子组30、 eSATA端子组20分别被端子固定座 13的延伸板13、固定分支13a、 13b在结构上支持。除此之外,为了更进一步多支援一组eSATA接头40或USB接头60的插 入,还可以如图1A或1B所示按照以上所述在单一的中空壳体10中,额外设 置一组端子固定座13(设有eSATA端子组20与USB端子组30)、防呆轮廓结 构14、 16,并且在这二组之间设置分隔条10a。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技术的特 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范围加以 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替换也被包涵在本 技术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可适用不同规格的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插座包含 一中空壳体,其内部空间可作为一插头插入的一插槽; 一端子固定座,其大体上为凸字型体,且为绝缘材料所构成,并进一步包含用来固定于该中空壳体内部的一固定分支、以及向前延伸出平面的一延伸 板;一外接式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适用不同规格的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插座包含:一中空壳体,其内部空间可作为一插头插入的一插槽;一端子固定座,其大体上为凸字型体,且为绝缘材料所构成,并进一步包含用来固定于该中空壳体内部的一固定分支、以及向前延伸出平面的一延伸板;一外接式SATA端子组,是设置在该延伸板的双面中之一上,且具备有复数eSATA端子;一USB端子组,是设置在该延伸板上且相对于该eSATA端子组的另一面上,且具有多个USB端子;以及一防呆轮廓结构,是沿着该中空壳体的内部边缘设置,且同时适用于该eSATA端子组与该USB端子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育铭,
申请(专利权)人:张育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