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放型高强度钢帘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218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放型高强度钢帘线,包括五根单丝;所述五根单丝以间隔接触的编捻方式形成交替设置的接触部和分离部;所述五根单丝在接触部保持线接触,以及所述五根单丝在分离部留有空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述钢帘线所述五根单丝以间隔接触的编捻方式形成交替设置的接触部和分离部并且五根单丝在接触部保持线接触,以及五根单丝在分离部留有空隙。故在压延过程中,单丝可以相对移动,进而在渗胶时,胶料能轻易从空隙渗入钢帘线内部。胶料能轻易从空隙渗入钢帘线内部。胶料能轻易从空隙渗入钢帘线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放型高强度钢帘线


[0001]本技术属于钢帘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放型高强度钢帘线。

技术介绍

[0002]钢帘线是子午线轮胎骨架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型钢帘线通过在有限的横截面上容纳大量的钢丝,从而形成紧密的截面构造。但是这种过于紧密的结构会造成橡胶无法渗入钢帘线的内部,使钢帘线的覆胶率降低,容易造成水气渗入钢帘线内部空隙,降低钢帘线的抗腐蚀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单丝以间隔接触的编捻方式形成交替设置的接触部和分离部并且五根单丝在接触部保持线接触,以及五根单丝在分离部留有空隙适于提高钢帘线的覆胶率。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开放型高强度钢帘线,包括五根单丝;所述五根单丝以间隔接触的编捻方式形成交替设置的接触部和分离部;所述五根单丝在接触部保持线接触,以及所述五根单丝在分离部留有空隙,所述空隙M满足0.05mm≤M≤0.08mm。
[0005]进一步的,所述五根单丝适于同向编捻。
[0006]进一步的,所述五根单丝的直径相同且直径D满足0.217mm≤D≤0.233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五根单丝的横截面的几何中心适于连成五边形;所述五边形的两边对称。
[0008]进一步的,位于接触部的五边形与位于分离部的五边形为相似五边形。
[0009]进一步的,所述五边形的顶角α满足60
°
≤α≤108
°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中所述钢帘线所述五根单丝以间隔接触的编捻方式形成交替设置的接触部和分离部并且五根单丝在接触部保持线接触,以及五根单丝在分离部留有空隙。故在压延过程中,单丝可以相对移动,进而在渗胶时,胶料能轻易从空隙渗入钢帘线内部。这使得钢帘线与橡胶之间的粘合力以及钢帘线的覆胶率有显著的提高。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钢帘线的分离部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4]图2是钢帘线的接触部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5]图中:钢帘线1,单丝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7]实施例1
[0018]如1图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开放型高强度钢帘线1,本实施例的钢帘线1是5x0.225结构,即是由五根相同直径的单丝11以相同捻向和捻距编捻而成,其中单丝11的直径为0.225mm,捻向为S向,捻距为9.5mm。
[0019]开放型高强度钢帘线1的具体结构如下: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钢帘线1包括五根单丝11,单丝11以间隔接触的编捻方式形成交替设置的接触部和分离部,编捻成钢帘线的五根单丝的横截面的几何中心适于连成两边对称的五边形,且五边形的顶角为α。见图2,五根单丝11在接触部保持线接触,为了保证五根单丝在接触部不会变形,可以通过箍圈、卡扣等方式在接触部将五根单丝紧固。见图1,所述五根单丝11在分离部留有空隙,其中空隙为M;单丝11采用的是含碳量为0.82%

0.85%的钢丝,并且单丝11的直径为D。在编捻过程中,通过控制捻距小于单丝在捻距内的长度,使单丝在分离部留有空隙,以在压延过程中,单丝可以相对移动,进而在渗胶时,胶料能轻易从空隙渗入钢帘线内部。
[0021]单丝11的空隙M、直径D以及顶角α满足如下关系:
[0022]0.1mm≤M≤0.15mm;
[0023]0.217mm≤D≤0.233mm;
[0024]60
°
≤α≤108
°

[0025]对比例1
[0026]对比例1的钢帘线是5x0.35结构,即是由五根相同直径的单丝以相同捻向和捻距编捻而成,其中单丝的直径为0.35mm,捻向为S向,捻距为17.9mm。
[0027]对比例2
[0028]对比例1的钢帘线是3x0.2+6x0.35的双层结构;即内层是由3根直径相同的单丝以相同捻向和捻距编捻而成,其中单丝直径为0.2mm,捻向为S向,捻距为10.5mm;外层是由6根直径相同的单丝以相同捻向和捻距编捻而成,其中单丝直径为0.35mm,捻向为Z向,捻距为18.9mm。
[0029]性能对比
[0030]选用以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参数制作的钢帘线进行性能测试,其中的测试项目包括粘合力以及覆胶率,覆盖率的评判标准如表1所示,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0031]粘合力及覆胶率的测试程序如下:
[0032]a)拉力机的测试遠度设定为100mm/min;
[0033]b)硫化拉拔夹具安装千拉力机的下夹具上,将修剪好的橡胶块放入硫化拉拔夹具中,使试样位于直径为12.5mm的拉拔孔的中心位置,调节夹具的底板,保证试块在拉拔过程所受的变形最小;
[0034]c)调节上夹具的高度,将钢帘线试样放入上夹具的两个夹片中间,夹紧,保证试样与胶块垂直;
[0035]d)启动拉力机,将试样从橡胶块中逐一抽出,记录抽出所需的最大力,精确到1N;
[0036]e)将抽出的试样表面依照表1对覆胶率进行评定.判断并记录覆胶率,精确到10%。
[0037]表1.覆盖率的评判标准
[0038][0039]表2.性能测试对比结果
[0040]项目实施例1对比例1对比例2捻距/mm9.517.910.5/18.9捻向SSS/Z钢帘线直径/mm0.620.951.19线密度/(g/m)1.584.015.61粘合力/N12506001100覆胶率/%907575
[0041]综上所述,本实施例1相较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钢帘线的直径和线密度进一步降低,从而降低了轮胎的质量,实现了轮胎轻量化;此外,利用本实施例1生产的钢帘线相较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中利用现有技术生产的钢帘线,五根单丝以间隔接触的编捻方式形成交替设置的接触部和分离部并且五根单丝在接触部保持线接触,以及五根单丝在分离部留有空隙。故在压延过程中,单丝在分离部可以相对移动,进而在渗胶时,胶料能轻易从空隙渗入钢帘线内部,这使得钢帘线与橡胶之间的粘合力以及钢帘线的覆胶率有显著的提高,避免了因潮湿空气进入钢帘线间隙而导致钢帘线被腐蚀,使得轮胎的使用寿命变长,提高了轮胎的安全性能。
[0042]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技术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放型高强度钢帘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五根单丝;所述五根单丝以间隔接触的编捻方式形成交替设置的接触部和分离部;所述五根单丝在接触部保持线接触,以及所述五根单丝在分离部留有空隙,所述空隙M满足0.05mm≤M≤0.08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型高强度钢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根单丝适于同向编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型高强度钢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根单丝的直径相同且直径D满足0.217mm≤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凤刚钱国平陈亮严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骏马钢帘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