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变型嵌纱的双面针织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91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1
公开了一种双面针织织物,该双面针织织物具有可移动地定位在双面针织织物的前层(112)与后层(114)之间的多根变形嵌纱。该双面针织织物包括以下区域:其中来自后层的纱线转移到前层并以一个或多个针织组织针织,以形成交织位置(116)。每单位面积的交织位置的数量在双面针织织物的不同部分中变化。该双面针织织物被配置成提供分区的隔离和/或缓冲特征。被配置成提供分区的隔离和/或缓冲特征。被配置成提供分区的隔离和/或缓冲特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变型嵌纱的双面针织织物


[0001]本文各方面涉及一种双面针织织物(double

knit textile),该双面针织织物具有位于双面针织织物的两层之间的变形嵌纱(texturized inlay yarns)。

技术介绍

[0002]与传统的双面针织织物相关联的嵌纱通常通过将嵌纱与来自双面针织织物的前层或后层的纱线整体针织而锚固。这可能导致嵌纱暴露在前层或后层的表面上。同样,具有嵌体纤维或长丝或非变形嵌纱的传统双面针织织物可能有纤维或长丝迁移穿过前层或后层的问题,这降低了织物的美学吸引力。
附图说明
[0003]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文各方面的实例,其中:
[0004]图1A图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具有变形嵌纱的双面针织织物的俯视透视示意图;
[0005]图1B图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图1A的双面针织织物的仰视透视示意图;
[0006]图2图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沿图1A的切割线2

2截取的横截面,以图示变形嵌纱如何定位在交织位置之间;
[0007]图3图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变形嵌纱的详细视图;
[0008]图4图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图1A和图1B的双面针织织物的示例针织结构;以及
[0009]图5图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对应于图1A和图1B的双面针织织物的示例针织程序。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主题在本文中被具体描述以满足法定要求。然而,该描述本身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相反,本专利技术人已经设想,所要求保护或公开的主题也可以以其他方式结合其他当前或未来技术来体现,以包括不同的步骤或与本文件中描述的步骤类似的步骤的组合。此外,尽管术语“步骤”和/或“框”在本文中可以用于表示所采用的方法的不同元素,但是除非且除了明确陈述个别步骤的顺序,否则这些术语不应被解释为暗示本文所公开的各种步骤之中或之间的任何特定顺序。
[0011]由于嵌纱与来自前层或后层的纱线整体针织以固定纱线,因此具有嵌纱或嵌体纤维/长丝的传统双面针织织物通常面临着嵌纱在前层或后层上透出的问题。同样,具有嵌体纤维/长丝或非变形嵌纱的传统双面针织织物也可能有纤维/长丝迁移穿过前层或后层的表面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均可能产生不理想的美学吸引力。本文各方面提供了一种双面针织织物,其具有位于双面针织织物的前层与后层之间的变形嵌纱。与松散纤维/长丝或非变形纱线相反,使用变形嵌纱减少了形成纱线的纤维/长丝穿过前层和后层的表面的迁移。并且代替通过将嵌纱与来自前层或后层的纱线整体针织而锚固变形嵌纱,双面针织织物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位置,其中来自后层的纱线转移到前层,并且变形嵌纱可移动地定位在邻近
转移位置之间,从而防止嵌纱在双面针织织物的表面上透出。
[0012]照此,在高水平上,本文各方面涉及具有前层、后层和位于前层与后层之间的多根变形嵌纱的双面针织织物。在示例方面,双面针织织物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位置,其中来自后层的纱线转移到前层以形成例如交织位置。变形嵌纱位于邻近交织位置之间,并且能够相对于前层和后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它们的纵向长度方向上移动。换句话说,变形嵌纱在邻近交织位置之间浮置,并且不与来自前层或后层的纱线整体针织。使用交织位置将嵌纱保持在适当位置防止了嵌纱由于重力而漂移或沉陷。使用这种构造来代替例如将嵌纱与来自前层或后层的纱线整体针织,还防止了嵌纱在前层和后层的表面上透出。
[0013]如上所述,与松散纤维或长丝嵌体和/或非变形嵌纱相反,使用变形嵌纱有助于减少纤维或长丝穿过前层和后层的表面的迁移。这是因为变形过程使形成纱线的长丝缠结和加捻,这有助于产生粘着的纱线结构,并且使形成纱线的长丝不太可能与纱线分离并迁移穿过前层或后层的表面。通过为至少前层选择较大直径的纱线并调节针织机上的纱线张力以产生具有低孔隙率的紧密针织结构,可以进一步减少迁移。这也可以针对后层进行。
[0014]本文各方面还设想在双面针织织物的不同部分处改变每单位面积的交织位置的数量。由于变形嵌纱的固定面积较小,每单位面积具有较少交织位置的区域可具有较大的蓬松度(loft),而每单位面积具有较多交织位置的区域可具有较小的蓬松度。通过改变每单位面积的交织位置的数量来产生较大或较小的蓬松度的能力可以允许在结合有双面针织织物的服装制品中产生分区的隔离或缓冲特征。本文各方面还设想通过使用具有不同视觉特性(诸如颜色)的纱线形成双面针织织物的前层和后层来产生视觉美感。在来自后层的纱线转移到前层的区域处,当观察前层时,来自后层的纱线的不同颜色是可见的。这与改变每单位面积的交织位置的数量相结合,可以提供关于具有较大蓬松度对比较小蓬松度的双面针织织物的区域的视觉标记。
[0015]如本文所用,术语“双面针织织物”是指在具有两个针床或针筒中的两组针的机器上针织的织物。本文各方面设想了包括圆筒针织机和/或纬编针织(weft knit)(平织(flat knit))机的机器。在描述平织机时通常使用术语“床”,并且在描述圆筒针织机时通常使用术语“滚筒”。如本文所用,术语“床”旨在涵盖平织机和圆筒针织机两者。以不同的方式描述双面针织织物,术语“双面针织织物”是指具有形成织物的前层或前侧的串套组织线圈横列(courses of interlooped stitches)和形成织物的后层或后侧的串套组织线圈横列的织物。
[0016]如本文所用,术语“转移”是指在后针床上针织的纱线被转移到前针床上的针上。一旦被转移,纱线就可以在例如转移回后针床之前以一个或多个针织线圈横列的一个或多个串套针织组织针织。术语转移也可以是指在前针床上针织的纱线被转移到后针床的针上。一旦被转移,纱线就可以在例如转移回前针床之前以一个或多个针织线圈横列的一个或多个串套针织组织针织。任何和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化均被设想为在本文各方面内。
[0017]如本文所用,术语“纱线”是指加捻或铺设在一起以形成连续股线的纤维或长丝的集合体。如本文所用,术语“变形嵌纱”是指具有长丝(诸如涤纶长丝(polyester filament))的纱线,长丝在被挤出时通过例如空气喷射而缠结。空气喷射产生缠结“结点”,其中单根长丝彼此缠结。纱线移动通过空气喷嘴的速度决定了缠结的程度。缠结或变形的程度可以通过这样的度量来测量,如在10米纱线距离上测量的每个缠结结点的平均缠结长
度、测量每米纱线长度上缠结结点的平均数量的每米缠结结点的分布,以及最大缠结结点跳过长度(skip length),该长度是在10米长度上纱线的最大未缠结长度。术语“变形嵌纱”可以附加地指在纱线形成之后但在针织之前缠结纱线被加捻。加捻纱线也可以在针织织物之前或之后热定形。
[0018]如本文所用,术语“整体针织”可以是指针织织物的来自第一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针织线圈横列的纱线与另一区域的一个或多个针织线圈横列串套。串套可以是通过简单的针织组织、集圈组织(tuck stitch)、保持组织、浮线组织或漏针组织(miss stitch)等。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面针织织物,包括:前层;后层,其中,来自所述后层的第一纱线在第一交织位置处转移到所述前层,并且其中,来自所述后层的第二纱线在第二交织位置处转移到所述前层;以及位于所述前层与所述后层之间的多根变形嵌纱,其中,所述多根变形嵌纱中的至少第一变形嵌纱位于所述第一交织位置与所述第二交织位置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变形嵌纱能够相对于至少所述后层在其纵向长度方向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针织织物,其中,所述前层由棉纱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针织织物,其中,所述第一变形嵌纱不与来自所述前层或所述后层的纱线整体针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针织织物,其中,所述多根变形嵌纱不与来自所述前层或所述后层的纱线整体针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针织织物,其中,所述多根变形嵌纱中的每根变形嵌纱包括600旦尼尔、195根长丝的涤纶纱。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针织织物,其中,所述多根变形嵌纱中的每根变形嵌纱包括约150捻/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针织织物,其中,所述多根变形嵌纱中的每根变形嵌纱包括为约3.0mm的每个缠结结点的平均缠结长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针织织物,其中,所述多根变形嵌纱中的每根变形嵌纱包括为约130的每米缠结结点的平均数量。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针织织物,其中,所述多根变形嵌纱中的每根变形嵌纱包括小于约4.0mm的最大缠结结点跳过长度。10.一种具有第一区域和从所述第一区域整体延伸的第二区域的双面针织织物,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具有相同的表面积,所述双面针织织物包括:前层;后层,其中,来自所述后层的一根或多根纱线在所述第一区域中以第一转移数量被转移到所述前层,并且其中,来自所述后层的一根或多根纱线在所述第二区域中以第二转移数量被转移到所述前层,其中,所述第一转移数量大于所述第二转移数量;以及位于所述前层与所述后层之间的多根嵌纱,其中,所述多根嵌纱在所述第一区域或所述第二区域处不与来自所述前层的纱线或来自所述后层的纱线整体针织。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费亚历山德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