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40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料。该面料含有60重量%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且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上含有羧酸或酸酐类衍生物,且根据酸碱滴定法测得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上羧基含量为0.010mo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领域,涉及一种面料,具体涉及一种消臭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讲究。面料在穿着的过程中,会粘附身体皮肤表面的微生物,运动大量出汗时,微生物会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迅速繁殖,并使沾有汗水和人体分泌物的面料产生恶臭,严重影响穿着者的舒适感和自信心。
[0003]目前市场上抗菌及消臭面料的种类很多,如专利文献CN101324027A 公开了一种抗菌消臭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将面料分别浸渍茶多酚和金属离子溶液,在纤维上形成茶多酚金属离子络合物,从而赋予纺织品优良的抗菌消臭功能。但面料上的金属离子,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安全隐患。
[0004]再如专利文献CN108085961A公开了一种梭织面料的消臭整理方法,该面料使用无机化合物类型的消臭助剂,利用化学的吸附作用进行消臭,且只能吸收氨水、氨水、醋酸、硫化氢类臭气,对产生臭气的细菌无法起到抑制作用,无法从根源上抑制细菌的繁殖和臭的产生。
[0005]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822411A中公开了一种除臭性纤维结构物,该结构物是在聚酯系纤维上固着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等包含羟基酸衍生物的物质而成的。该纤维结构物表面附着的羟基酸的单体、聚合物及共聚物,使得对氨气除臭容量高,但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不符合安全标准,而且增加水洗工程,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抗菌性、消臭性于一体,且耐洗性优异,生产方法简单,安全环保的面料。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面料,含有60重量%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上含有羧酸或酸酐类衍生物,且根据酸碱滴定法测得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上羧基含量为0.010mol/L-1.000mol/L。
[0008]本专利技术含有60重量%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面料上含有羧酸或酸酐类的衍生物,使得面料呈酸性,从而抑制产生臭气的细菌生长繁殖,从源头抑制臭气的产生,所得面料消臭抗菌、安全环保、耐久性好,且生产方法简单易行。
具体实施方式
[0009]考虑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PET),耐摩擦且具有不易折皱的特点,制成的面料尺寸稳定性好,适合做内衣等纺织品,但因其也具有疏水性,导致制得的面料透气性差、吸湿性小,汗渍极容易产生,造成细菌快速滋生,从而产生恶臭。
[0010]本专利技术的面料,含有60重量%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上含有羧酸或酸酐类衍生物,使布面呈酸性,人类汗液产生的汗臭,实际上是汗液中的氨气,醛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及醇类化合物等散发出的臭气,这些臭气是由于皮肤表皮细菌分泌汗液产生的,在酸性条件下,这些产生臭气的细菌,其细胞壁在酸性条件下会被破坏,细菌存活量、繁殖量急剧减少,有效抑制了皮肤表面产生臭气的细菌生长繁殖,从而抑制臭气的产生。
[0011]本专利技术中所指的羧酸或酸酐类衍生物可以是2-羟基丙酸(乳酸)、 羟基丙二酸、2,3-二羟基丙酸、羟基丁酸、2-羟基丁二酸(苹果酸)、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柠檬酸)、2,3-二羟基丁二酸(酒石酸)、异柠檬酸、2-羟基-4-甲基戊酸、3,5-二羟-3-甲基戊酸、2,4-二羟基-3,3-二甲基丁酸、12-羟基,顺-9-十八碳一烯酸(蓖麻油酸)、3,4,5-三羟基-1-环己烯-1-甲酸(莽草酸)、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香草酸)、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丁香酸)、2,3-二羟基苯甲酸、二羟基苯甲酸、3,4-二羟基苯甲酸、2,5-二羟基苯甲酸、4,6-二羟-2甲苯甲酸、3,4,5-三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α-羟基苯乙酸、二苯基乙醇酸、2-羟基-2-苯丙酸、2-吡喃酮-5-羧酸、3,4-二羟基肉桂酸、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4-羟基-3,5-二甲氧基肉桂酸等,以及上述羧酸的酸酐类衍生物。考虑到多元酸或多元酸酐水解后羧基量较多,对消臭效果及其耐久性呈现好的趋势,所述羧酸或酸酐类衍生物优选多元酸或多元酸酐。考虑到多元酸的每一分子内羧基量、产品安全性及操作简便性,更优选多元酸为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中的一种或更多种,进一步优选为柠檬酸。
[0012]本专利技术的面料,根据酸碱滴定法测得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上羧基含量为0.010mol/L-1.000mol/L,在该含量范围内,布面呈酸性,可以有效抑制产生臭气的细菌生长繁殖,从而抑制臭气的产生。作为优选,羧基含量为0.030mol/L-0.060mol/L。如果羧基含量过低,织物酸性过弱,无法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繁殖,不能获得良好的消臭性能;如果羧基含量过高,除了与在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末端存在的羟基、羧基反应,大量羟基在热作用下自我进行聚合反应,聚合物在纤维表面大量附着,面料手感硬化,不适合着用,而且酸性过强,可能会破坏人体皮肤表面环境,引起瘙痒,皮肤容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甚至引发皮炎等症状。
[0013]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的面料中还含有聚氨基甲酸酯纤维(PU)、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并列型复合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并列型复合纤维、高粘度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低粘度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复合纤维中的一种或更多。
[0014]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的面料根据JIS L 1902:2015标准测得该面料的抗菌活性值为6.0以上。根据JIS L 0217 103 标准洗涤50 回后,该面料的抗菌活性值仍然在6.0以上。
[0015]作为优选,将本专利技术的面料制成服装并进行穿着实验后,所述服装的臭气强度等级为1级以下,尤其对臭气中的异丁醛、异戊醛等醛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内衣,运动服,家居服,袜子等。
[0016]本专利技术的面料,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上含有羧酸或酸酐类衍生物的,其中羧酸中本身含有羧基,而酸酐类衍生物可以水解产生羧基,在加热处理时,随温度高低而进行不同程度的聚合反应,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上形成了不同聚合度的疏水化聚
合物,从而与亲和性高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牢固地吸附,提高了面料的消臭耐久性;同时附着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上的羧酸或酸酐类衍生物,前述基团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末端的羟基和羧基进行酯化反应,进行吸附,使其有效地结合于纤维表面,进一步提高了面料的消臭耐久性。
[0017]水解方式如下:。
[0018]本专利技术的面料,加工方式没有特别限定。后整理加工可以是浴中加工也可以是浸轧加工。浴中加工可以如下具体条件进行:在温度100~140℃的温度下热处理5~60分钟,随后在温度为110~130℃的条件下干燥处理。浸轧加工可以如下具体条件进行:采用一浸一轧或二浸二轧,浸轧后干燥,在70~200℃的温度下进行0.1~30分钟的干热处理,优选在100~190℃的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料,含有60重量%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其特征是: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上含有羧酸或酸酐类衍生物,且根据酸碱滴定法测得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上羧基含量为0.010mol/L-1.000mol/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料,其特征是:根据酸碱滴定法测得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上羧基含量为0.030mol/L-0.060mol/L。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面料,其特征是:所述羧酸或酸酐类衍生物为多元酸或多元酸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面料,其特征是:所述多元酸为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中的一种或更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静何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