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双燃料燃烧式惰性气体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134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船舶燃油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用双燃料燃烧式惰性气体发生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燃烧罐,燃烧罐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氧气进入管,且燃烧罐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燃油连接管,燃油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燃油燃烧头,燃油连接管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燃气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燃油燃烧头与燃气燃烧头配合,可以对装置进行双燃料进行燃烧作业,避免了装置燃烧结构在故障时无法进行惰性气体进行发生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设置有隔热套与隔热管配合,可以对装置的外部进行隔热与降温,避免了装置作业时产生的热量传输的工作环境内引发火灾的情况,增加了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扩大了适用范围。扩大了适用范围。扩大了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用双燃料燃烧式惰性气体发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燃油舱
,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用双燃料燃烧式惰性气体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燃油舱(Fuel tanks)是用于贮存主、辅机所用燃油的液舱舱室,一般为双层底内的若干舱室,大型船舶也有将深舱做燃油舱使用。潜艇上有很多燃油舱,有一些布置在耐压艇体内,在舱室下部,称为内燃油舱;另一些布置在舷间空间,称为外部燃油舱。因为潜艇内部容积有限,内部燃油舱的燃油,一般不超过燃油总量的15%,在船舶行驶时需要对燃油舱的含氧量进行降低,避免了燃油舱出现火灾的情况。
[0003]现有的惰性气体发生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0004]1、现有的惰性气体发生装置的燃烧结构较为单一,多数是采用单种方式进行燃烧,在使用时因燃烧结构出现故障而无法对惰性气体进行中发生的情况,从而导致无法对船舶燃油舱内含氧量进行降低处理,在船舶行驶时带来一定的风险;
[0005]2、同时现有惰性气体发生装置外部的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时不具备对外部进行隔热处理,当装置内部燃烧作业时会产生高温,长时间高温环境下极易发生火灾,导致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较差,此我们提出一种船舶用双燃料燃烧式惰性气体发生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船舶用双燃料燃烧式惰性气体发生装置。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船舶用双燃料燃烧式惰性气体发生装置,包括燃烧罐,所述燃烧罐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氧气进入管,且燃烧罐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燃油连接管,所述燃油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燃油燃烧头,所述燃油连接管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燃气连接管,且燃气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燃气燃烧头,所述燃烧罐外部的固定安装有隔热套,且隔热套的内部设有隔热管,所述氧气进入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水管,所述燃烧罐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惰气管,且惰气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净化罐,所述燃烧罐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板,且燃烧罐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渣管,所述燃烧罐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吊板。
[0008]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船舶用双燃料燃烧式惰性气体发生装置,氧气进入管可以对船舶仓的氧气进行抽取,燃油连接管与外部燃油进行连接,同时通过燃油燃烧头把燃油作为燃料在装置内部进行燃烧,燃气连接管与燃气管道连接,同时通过燃气燃烧头板燃气作为燃料在装置内部进行燃烧,从而可通过装置内部的进行燃烧可以对燃油舱内的氧气进行抽取降低,燃油燃烧头与燃气燃烧头可以通过多种燃料对装置进行燃烧作业,隔热管可以对装置燃烧作业时的外部进行降温处理,同时通过隔热套可以对装置作业产生的热量进
行阻隔。
[0009]优选的,所述隔热套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隔热进管,且隔热套底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隔热出管。隔热进管与外部的冷却液管道连接,可以对隔热管注入冷却液,同时通过隔热出管可以对吸热后的冷却液进行排出。
[0010]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上固定安装有操作杆,且操作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橡皮套。操作杆便于工作人员对密封板拆卸下的操作,同时橡皮套增加了操作杆外部的摩擦力。
[0011]优选的,所述净化罐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净化滤芯,且净化罐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引导管。净化滤芯可以对通过净化罐的惰性气体进行净化过滤,引导管可以对净化后的惰性气体进行排出。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雾化头,且连接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雾化头。第一雾化头与第二雾化头配合可以对装置发生的惰性气体进行水雾降温。
[0013]优选的,所述燃烧罐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上皆设有多组安装孔。支撑架可以对装置放置使用时进行支撑,同时通过安装孔可以对装置的底部进行固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5]通过设置燃油燃烧头与燃气燃烧头配合,可以对装置进行双燃料进行燃烧作业,避免了装置燃烧结构在故障时无法进行惰性气体进行发生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6]设置有隔热套与隔热管配合,可以对装置的外部进行隔热与降温,避免了装置作业时产生的热量传输的工作环境内引发火灾的情况,增加了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扩大了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立体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净化罐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支撑架;101、安装孔;2、燃烧罐;201、排渣管;202、惰气管;3、密封板;301、操作杆;302、橡皮套;4、连接水管;401、第一雾化头;402、第二雾化头;5、净化罐;501、引导管;502、净化滤芯;6、隔热进管;601、隔热出管;602、隔热管;7、隔热套;8、燃油连接管;801、燃油燃烧头;9、燃气连接管;901、燃气燃烧头;10、氧气进入管;11、吊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船舶用双燃料燃烧式惰性气体发生装置,包括燃烧罐2,所述燃烧罐2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氧气进入管10,且燃烧罐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燃油连接管8,所述燃油连接管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燃油燃烧头801,所述燃油连接管8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燃气连接管9,且燃气连接管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燃气燃烧头901,所述燃烧罐2外部的固定安装有隔热套7,且隔热套7的内部设有隔热管602,所述氧气进入管10的一
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水管4,所述燃烧罐2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惰气管202,且惰气管2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净化罐5,所述燃烧罐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板3,且燃烧罐2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渣管201,所述燃烧罐2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吊板11。
[0025]基于实施例1的船舶用双燃料燃烧式惰性气体发生装置工作原理是:通过氧气进入管10可以对船舶仓的氧气进行抽取,燃油连接管8与外部燃油进行连接,同时通过燃油燃烧头801把燃油作为燃料在装置内部进行燃烧,燃气连接管9与燃气管道连接,同时通过燃气燃烧头901板燃气作为燃料在装置内部进行燃烧,从而可通过装置内部的进行燃烧可以对燃油舱内的氧气进行抽取降低,燃油燃烧头801与燃气燃烧头901可以通过多种燃料对装置进行燃烧作业,隔热管602可以对装置燃烧作业时的外部进行降温处理,同时通过隔热套7可以对装置作业产生的热量进行阻隔,避免了装置作业产生的热量传输的外部造成高温的情况,连接水管4可以对装置发生的惰性气体进行降温处理,惰气管202可以对装置内部燃烧时产生的惰气进行排出,净化罐5可以对装置燃烧后产生的惰气进行净化处理,密封板3可以对装置的一侧进行闭合密封,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后期对装置内部进行检修维护,排渣管201可以对装置内部燃烧时产生的废渣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用双燃料燃烧式惰性气体发生装置,包括燃烧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罐(2)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氧气进入管(10),且燃烧罐(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燃油连接管(8),所述燃油连接管(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燃油燃烧头(801),所述燃油连接管(8)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燃气连接管(9),且燃气连接管(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燃气燃烧头(901),所述燃烧罐(2)外部的固定安装有隔热套(7),且隔热套(7)的内部设有隔热管(602),所述氧气进入管(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水管(4),所述燃烧罐(2)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惰气管(202),且惰气管(2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净化罐(5),所述燃烧罐(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板(3),且燃烧罐(2)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渣管(201),所述燃烧罐(2)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吊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双燃料燃烧式惰性气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惠立普海洋装备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