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电缆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17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预制装配式电缆沟,包括第一电缆沟主体,所述第一电缆沟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底板,且第一电缆沟主体的内壁设置有装配结构,所述第一电缆沟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水罩,且第一电缆沟主体的一侧连接有装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卡杆、卡槽、固定块、弹簧和固定杆,推动支撑板挤压弹簧向一侧移动,将卡杆插入底板内侧的卡槽中,并卡合在固定块的外侧,此时支撑板在弹簧的支撑下与固定块的一侧贴合,从而使卡杆与固定块卡合固定,将固定杆插入底板内侧的活动槽中,并使固定杆贯穿至卡杆内侧的加固槽中,则卡杆与卡槽稳固,从而使第一电缆沟主体与底板固定,有效解决了电缆沟主体卡合不稳固的问题。体卡合不稳固的问题。体卡合不稳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装配式电缆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建设
,具体为预制装配式电缆沟。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沟是指按设计要求开挖并砌筑的地下沟道,它的用途就是敷设和更换电力或电讯电缆设施的地下管道,也是被敷设电缆设施的围护结构,有矩形、圆形、拱形等管道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变电站、电厂、市政施工中,现有的电缆沟多为混凝土预制电缆沟,在使用时需要装配。
[0003]现有的预制电缆沟,在装配时仅简单的将电缆沟主体插在底板上,卡合不牢固,使得在电缆沟运输时,容易发生分离,且多节电缆沟主体之间,仅贴合放置,未进行固定,导致土壤发生沉降时,电缆沟主体容易发生脱离,对内部的电缆造成损坏。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预制装配式电缆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电缆沟主体卡合不稳固和多节电缆沟主体容易随土壤沉降而脱离的问题,提供预制装配式电缆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预制装配式电缆沟,包括第一电缆沟主体,所述第一电缆沟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底板,且第一电缆沟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水罩,所述第一电缆沟主体的一侧连接有装配结构,所述第一电缆沟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缆沟主体,所述底板的内侧设置有卡槽,且底板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底板的内侧位于卡槽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推块。
[0006]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端设置有插杆,且防水罩的内侧设置有与插杆相匹配的插槽。
[0007]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与连接板卡合连接,所述底板的内侧设置有挡板。
[0008]优选的,所述装配结构包括卡杆、固定槽、弹簧、支撑板、加固槽和固定杆,且第一电缆沟主体的一侧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槽,且卡杆的内侧位于固定槽的一侧设置有加固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加固槽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杆。
[0009]优选的,所述加固槽与固定杆卡合连接,且底板的内侧设置有与固定杆相匹配的活动槽,所述固定槽与固定块卡合连接,所述卡杆与卡槽卡合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电缆沟主体与第一电缆沟主体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缆沟主体的内侧设置有盖板,所述装配结构等间距固定在第一电缆沟主体的内壁。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预制装配式电缆沟,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卡杆、卡槽、固定块、弹簧和固定杆,推动支撑板挤压弹簧
向一侧移动,将卡杆插入底板内侧的卡槽中,并卡合在固定块的外侧,此时支撑板在弹簧的支撑下与固定块的一侧贴合,从而使卡杆与固定块卡合固定,将固定杆插入底板内侧的活动槽中,并使固定杆贯穿至卡杆内侧的加固槽中,则卡杆与卡槽稳固,从而使第一电缆沟主体与底板固定,有效解决了电缆沟主体卡合不稳固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挡板、连接板、推块和连接槽,将第二电缆沟主体放置在第一电缆沟主体的一端,此时推动推块移动,使推块带动连接板在移动槽中活动,使连接板伸出第一电缆沟主体的外部,并插入第二电缆沟主体内侧的连接槽中,则使第一电缆沟主体与第二电缆沟主体固定连接,然后将挡板插入底板的内侧以及移动槽中,使挡板对第一电缆沟主体与第二电缆沟主体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防水,且使挡板对移动后连接板进行卡合固定,防止其位移,有效解决了多节电缆沟主体容易随土壤沉降而脱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卡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连接板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第一电缆沟主体;2、底板;3、盖板;4、装配结构;401、卡杆;402、固定槽;403、弹簧;404、支撑板;405、加固槽;406、固定杆;5、卡槽;6、固定块;7、移动槽;8、连接板;9、推块;10、挡板;11、插杆;12、连接槽;13、防水罩;14、第二电缆沟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预制装配式电缆沟,包括第一电缆沟主体1,第一电缆沟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底板2,且第一电缆沟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防水罩13,第一电缆沟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装配结构4,第一电缆沟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缆沟主体14,底板2的内侧设置有卡槽5,且底板2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块6,底板2的内侧位于卡槽5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槽7,移动槽7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顶端设置有推块9。
[0021]底板2的底端设置有插杆11,且防水罩13的内侧设置有与插杆11相匹配的插槽,插杆11用于将底板2固定在土壤中,将底板2底端的插杆11插入防水罩13内侧的插槽中,并穿过插槽插入土壤中,则使底板2被固定。
[0022]底板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槽12,且连接槽12与连接板8卡合连接,底板2的内侧设置有挡板10,推动推块9移动,使推块9带动连接板8在移动槽7中活动,使连接板8伸出第一电缆沟主体1的外部,并插入第二电缆沟主体14内侧的连接槽12中,则使第一电缆沟主体1与第二电缆沟主体14固定连接,然后将挡板10插入底板2的内侧以及移动槽7中,使挡板10对第一电缆沟主体1与第二电缆沟主体14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防水,且使挡板10对移动后连接板8进行卡合固定,防止其位移。
[0023]装配结构4包括卡杆401、固定槽402、弹簧403、支撑板404、加固槽405和固定杆
406,且第一电缆沟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卡杆401,卡杆401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槽402,且卡杆401的内侧位于固定槽402的一侧设置有加固槽405,固定槽402的内壁设置有弹簧403,弹簧403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404,加固槽405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杆406,推动支撑板404挤压弹簧403向一侧移动,此时将第一电缆沟主体1一侧的卡杆401插入底板2内侧的卡槽5中,并卡合在固定块6的外侧,此时松开支撑板404,使其在弹簧403的支撑下,与固定块6的一侧贴合,从而使卡杆401与固定块6卡合固定,此时将固定杆406插入底板2内侧的活动槽中,并使固定杆406贯穿至卡杆401内侧的加固槽405中,则卡杆401与卡槽5稳固,从而使第一电缆沟主体1与底板2固定。
[0024]加固槽405与固定杆406卡合连接,且底板2的内侧设置有与固定杆406相匹配的活动槽,固定槽402与固定块6卡合连接,卡杆401与卡槽5卡合连接,将固定杆406插入底板2内侧的活动槽中,并使固定杆406贯穿至卡杆401内侧的加固槽405中,则卡杆40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制装配式电缆沟,包括第一电缆沟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沟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底板(2),且第一电缆沟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防水罩(13),所述第一电缆沟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装配结构(4),且第一电缆沟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缆沟主体(14),所述底板(2)的内侧设置有卡槽(5),且底板(2)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块(6),所述底板(2)的内侧位于卡槽(5)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槽(7),所述移动槽(7)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顶端设置有推块(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底端设置有插杆(11),且防水罩(13)的内侧设置有与插杆(11)相匹配的插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槽(12),且连接槽(12)与连接板(8)卡合连接,所述底板(2)的内侧设置有挡板(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结构(4)包括卡杆(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金雷许冠宇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善信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