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应急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03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应急灯,包括:压实器包括:壳盖包括:上壳盖和下壳盖;一个或多个的灯体连接于壳盖上,灯体包括:灯头、散热垫板、框架、透镜和护套;其中,镍镉电池、应急控制器、蜂鸣器、第一支架、指示灯、第二支架、接线板均设于容置空间内;壳盖上开设有一通孔,通孔贯穿壳盖并在壳盖上形成在壳盖一侧的第一圆孔和在壳盖另一侧的第二圆孔;堵头安装在第一圆孔上;格兰安装在第二圆孔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产品为单个灯的功率为LED8W,根据需求组合使用满足照度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急时间8h,且充电时间与常规小功率产品及消防要求一致,为24h。为24h。为24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应急灯


[0001]本技术涉及防爆应急灯的
,尤其涉及一种防爆应急灯。

技术介绍

[0002]防爆场所中常规产品总功率大致均在6W左右,而此种小功率灯具无法满足部分场所的安装高度、照明需求;常规产品应急时间为 2h,特殊场所不方便维护,维修时间较长,需要待机时间长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应急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防爆应急灯,其中,包括:
[0006]壳盖,所述壳盖包括:上壳盖和下壳盖,所述上壳盖和所述下壳盖均成盖状,所述上壳盖和所述下壳盖合围形成一容置空间;
[0007]灯体,一个或多个的所述灯体连接于所述壳盖上,所述灯体包括:灯头、散热垫板、框架、透镜和护套,所述散热垫板与所述灯头的后端连接,所述透镜与所述灯头的前端连接,所述灯头、所述散热垫板和所述透镜均设于所述框架内,所述框架与所述护套的一端连接,所述护套的另一端与所述壳盖连接;
[0008]镍镉电池,所述镍镉电池安装在所述下壳盖上;
[0009]应急控制器,所述应急控制器也安装在所述下壳盖内,所述应急控制器设于所述镍镉电池的下方;
[0010]蜂鸣器,所述蜂鸣器设于所述应急控制器的下方;
[0011]按钮,所述按钮也设于所述应急控制器的下方,所述按钮嵌于所述下壳盖的下端的外表面上;
[0012]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壳盖,所述按钮和所述蜂鸣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上;
[0013]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也安装在所述应急控制器的下方,所述指示灯嵌于所述上壳盖上;
[0014]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壳盖,所述指示灯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上;
[0015]接线板,所述接线板设于所述应急控制器的一侧,所述接线板安装于所述下壳盖上;
[0016]其中,所述镍镉电池、所述应急控制器、所述蜂鸣器、所述第一支架、所述指示灯、所述第二支架、所述接线板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0017]所述壳盖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壳盖并在所述壳盖上形成在所述壳盖一侧的第一圆孔和在所述壳盖另一侧的第二圆孔;
[0018]堵头,所述堵头安装在所述第一圆孔上;
[0019]格兰,所述格兰安装在所述第二圆孔上。
[0020]上述的防爆应急灯,其中,还包括:安装脚,所述下壳盖上连接有若干所述安装脚。
[0021]上述的防爆应急灯,其中,还包括:堵板,所述堵板设于所述格兰和所述第二圆孔之间,所述格兰贯穿所述堵板;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圆孔上设有第一密封圈;配垫圈,所述配垫圈设于所述堵板和所述格兰之间。
[0022]上述的防爆应急灯,其中,所述接线板和所述镍镉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应急控制器和所述接线板电性连接,所述蜂鸣器和所述按钮均与所述应急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指示灯分别与所述应急控制器和所述镍镉电池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灯体和所述接线板电性连接。
[0023]上述的防爆应急灯,其中,所述透镜和框架连接处灌注有胶体,所述透镜和框架连接处还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环绕沿所述灯头和所述框架连接处环绕一周设置。
[0024]上述的防爆应急灯,其中,还包括:铭牌,所述上壳盖上还设有铭牌。
[0025]上述的防爆应急灯,其中,所述护套采用塑料材质。
[0026]上述的防爆应急灯,其中,所述透镜采用高强度的钢化玻璃,所述壳盖采用铝合金一体铸造成型,所述壳盖表面采用高压静电喷塑工艺。
[0027]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28](1)本技术本产品为单个灯的功率为LED 8W,根据需求组合使用满足照度的需求。
[0029](2)本技术应急时间8h,且充电时间与常规小功率产品及消防要求一致,为24h。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实用防爆应急灯的打开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实用防爆应急灯的表面的示意图。
[0032]图3是本实用防爆应急灯的灯体的截面的示意图。
[0033]附图中:1、壳盖;11、上壳盖;12、下壳盖;13、安装脚;14、堵头;15、格兰;16、堵板;17、铭牌;2、灯体;21、灯头;22、散热垫板;23、透镜;24、框架;25、护套;3、镍镉电池;4、应急控制器;5、蜂鸣器;6、按钮;7、第一支架;8、指示灯;9、第二支架;10、接线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限定。图1是本实用防爆应急灯的打开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防爆应急灯的表面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防爆应急灯的灯体的截面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示出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防爆应急灯,包括:壳盖1、灯体2、镍镉电池3、应急控制器4、蜂鸣器 5、按钮6、第一支架7、指示灯8、第二支架9、接线板10、堵头14 和格兰15,其中,壳盖1包括:上壳盖11和下壳盖12,上壳盖11 和下壳盖12均成盖状,上壳盖11和下壳盖12合围形成一容置空间;一个或多个的灯体2连接于壳盖1上,灯体2包括:灯头21、散热垫板22、框架24、透镜23和护套25,散热垫板22
与灯头21的后端连接,透镜23与灯头21的前端连接,灯头21、散热垫板22和透镜23均设于框架24内,框架24与护套25的一端连接,护套25的另一端与壳盖1连接;镍镉电池3安装在下壳盖12上;应急控制器 4也安装在下壳盖12内,应急控制器4设于镍镉电池3的下方;蜂鸣器5设于应急控制器4的下方;按钮6也设于应急控制器4的下方,按钮6嵌于下壳盖12的下端的外表面上;第一支架7的一端连接下壳盖12,按钮6和蜂鸣器5安装在第一支架7的另一端上;指示灯8 也安装在应急控制器4的下方,指示灯8嵌于上壳盖1上;第二支架 9的一端连接下壳盖12,指示灯8安装在第二支架9的另一端上;接线板10设于应急控制器4的一侧,接线板10安装于下壳盖12上;其中,镍镉电池3、应急控制器4、蜂鸣器5、第一支架7、指示灯8、第二支架9、接线板10均设于容置空间内;壳盖1上开设有一通孔,通孔贯穿壳盖1并在壳盖1上形成在壳盖1一侧的第一圆孔和在壳盖 1另一侧的第二圆孔;堵头14安装在第一圆孔上;格兰15安装在第二圆孔上。
[0035]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脚13,下壳盖12上连接有若干安装脚13。
[0036]如图2所示,安装脚13的设施方便本技术的固定,增加了本技术的应用场景。
[0037]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堵板16,堵板 16设于格兰15和第二圆孔之间,格兰15贯穿堵板16;第一密封圈,第二圆孔上设有第一密封圈;配垫圈,配垫圈设于堵板16和格兰15 之间。
[0038]此处,第一密封圈的设置用于保证本技术的防水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应急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盖,所述壳盖包括:上壳盖和下壳盖,所述上壳盖和所述下壳盖均成盖状,所述上壳盖和所述下壳盖合围形成一容置空间;灯体,一个或多个的所述灯体连接于所述壳盖上,所述灯体包括:灯头、散热垫板、框架、透镜和护套,所述散热垫板与所述灯头的后端连接,所述透镜与所述灯头的前端连接,所述灯头、所述散热垫板和所述透镜均设于所述框架内,所述框架与所述护套的一端连接,所述护套的另一端与所述壳盖连接;镍镉电池,所述镍镉电池安装在所述下壳盖上;应急控制器,所述应急控制器也安装在所述下壳盖内,所述应急控制器设于所述镍镉电池的下方;蜂鸣器,所述蜂鸣器设于所述应急控制器的下方;按钮,所述按钮也设于所述应急控制器的下方,所述按钮嵌于所述下壳盖的下端的外表面上;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壳盖,所述按钮和所述蜂鸣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上;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也安装在所述应急控制器的下方,所述指示灯嵌于所述上壳盖上;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壳盖,所述指示灯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上;接线板,所述接线板设于所述应急控制器的一侧,所述接线板安装于所述下壳盖上;其中,所述镍镉电池、所述应急控制器、所述蜂鸣器、所述第一支架、所述指示灯、所述第二支架、所述接线板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壳盖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壳盖并在所述壳盖上形成在所述壳盖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青唐树华王国壮张海雷
申请(专利权)人:华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