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髋部术后防脱位护具,包括髋部固定防脱位部和翻身防脱位部,髋部固定防脱位部包括腰部连接带、髋部约束带和腿部连接带,髋部约束带的上端与腰部连接带的下端中部连接,髋部约束带的下端与腿部连接带的上端中部连接,腰部连接带和腿部连接带均能够围成环状分别环绕患者腰部和术后侧大腿部,翻身防脱位部与腿部连接带的下部可拆卸连接,翻身防脱位部设于患者两个膝盖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髋部术后防脱位护具,限制髋关节活动范围,有利于患者术后预防脱位;翻身防脱位部能够起到翻身防脱位功能,髋部固定防脱位部和翻身防脱位部可拆卸连接,下床行走时把翻身防脱位部拆下,不影响患者行走。走。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髋部术后防脱位护具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髋部术后防脱位护具。
技术介绍
[0002]髋关节置换术是关节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也是目前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手、股骨颈骨折等髋部疾病的最有效手术方式,其术后满意率高,效果优秀,得到广泛认可。但随着患者老龄化及高龄患者基础疾病增多,自控能力减弱以及护理及指导不当,常出现髋关节术后关节脱位,导致病人痛苦,甚至造成其他损伤。为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常需要教育及看护患者,限制患肢体位,翻身辅助T型枕等。
[0003]而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术后T型枕固定不稳固,不能有效预防术后髋关节脱位。对于沟通障碍的患者更是无法有效指导及预防脱位发生,极大的增加了护理难度及工作量。脱位后需手法复位甚至需手术复位,增加了感染机会,脱位可能引起坐骨神经损伤,复位后还需较长时间卧床休养,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增大了医患矛盾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髋部术后防脱位护具。
[0005]一种新型髋部术后防脱位护具,包括髋部固定防脱位部和翻身防脱位部,所述髋部固定防脱位部包括腰部连接带、髋部约束带和腿部连接带,所述髋部约束带的上端与所述腰部连接带的下端中部连接,所述髋部约束带的下端与所述腿部连接带的上端中部连接,所述腰部连接带和腿部连接带均能够围成环状分别环绕患者腰部和术后侧大腿部,所述翻身防脱位部与所述腿部连接带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翻身防脱位部设于患者两个膝盖上方。
[0006]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腰部连接带的两端和腿部连接带的两端均通过魔术贴连接。
[0007]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腰部连接带和腿部连接带的中部分别设有两个纵向的弹性杆。
[0008]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腿部连接带下部的外表面设有子魔术贴,所述翻身防脱位部设有多个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设有与所述子魔术贴粘合的母魔术贴。
[0009]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翻身防脱位部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翻身防脱位部的大端靠近患者膝盖,所述翻身防脱位部的小端远离患者膝盖。
[0010]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翻身防脱位部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有U型槽。
[0011]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弹性杆选用弹簧支撑条或弹性树脂条。
[0012]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髋部术后防脱位护具,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设置髋部固定防脱位部,既能够限制髋关节活动范围,有利于患者术后预防脱位,又能够安装翻身防脱位部,安装稳定可靠;通过设置翻身防脱位部,卧床时安装在膝盖上方,夹在两个腿中间,能够起到翻身防脱位功能;髋部固定防脱位部和
翻身防脱位部可拆卸连接,下床行走时把翻身防脱位部拆下,不影响患者行走。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髋部固定防脱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身防脱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身防脱位部的主视图;
[0016]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型髋部术后防脱位护具的使用状态图。
[0017]其中:1、髋部固定防脱位部;2、翻身防脱位部;3、腰部连接带;4、髋部约束带;5、腿部连接带;6、子魔术贴;7、母魔术贴;8、弹性杆;9、固定带;10、U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0]本实施例针对针对临床中患者髋关节术后尤其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易发生关节脱位,导致患者痛苦,甚至造成其它损伤,而现有的T型枕固定不稳固,无法起到预防作用的现状而提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髋部术后防脱位护具,如图1
‑
4所示,包括髋部固定防脱位部1和翻身防脱位部2,其中髋部固定防脱位部1一方面佩戴在患者腰髋部和腿部,能够限制髋关节活动范围,有利于患者术后预防脱位,一方面用于安装翻身防脱位部2,翻身防脱位部2用于辅助翻身。具体的所述髋部固定防脱位部1包括腰部连接带3、髋部约束带4和腿部连接带5,所述髋部约束带4的上端与所述腰部连接带3的下端中部连接,所述髋部约束带4的下端与所述腿部连接带5的上端中部连接,所述腰部连接带3和腿部连接带5均能够围成环状分别环绕患者腰部和术后侧大腿部,腰部连接带3绑在腰上,髋部约束带4对应覆盖髋部,腿部连接带5绑住患者术后侧的大腿。可选地,腿部连接带5下端长度能够达到膝盖上方附近,该长度能够使髋部固定更稳定。所述翻身防脱位部2与所述腿部连接带5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翻身防脱位部2设于患者两个膝盖上方。卧床时将翻身防脱位部2安装在膝盖上方,夹在两个腿中间,能够起到翻身防脱位功能;下床行走时把翻身防脱位部2拆下,不影响患者行走。
[0021]具体的,所述腰部连接带3的两端和腿部连接带5的两端均通过魔术贴连接。魔术贴包括子魔术贴6和母魔术贴7。
[0022]进一步的,所述腰部连接带3和腿部连接带5的中部分别设有两个纵向的弹性杆8。所述弹性杆8选用弹簧支撑条或弹性树脂条。弹性杆8对整个髋部固定防脱位部1起到支撑作用,能够加强固定效果。
[0023]具体的,所述腿部连接带5下部的外表面设有子魔术贴6,所述翻身防脱位部2设有多个固定带9,所述固定带9上设有与所述子魔术贴6粘合的母魔术贴。翻身防脱位部2与腿部连接带5通过子母魔术贴连接,拆装方便。
[0024]具体的,所述翻身防脱位部2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翻身防脱位部2的大端靠近患者膝盖,所述翻身防脱位部2的小端远离患者膝盖。等腰梯形的翻身防脱位部2能够在患者翻身时避免腿部下落可能引起的髋关节脱位,保持双下肢平行,能够减轻患者翻身的
痛苦。翻身防脱位部2与腿部连接带5可拆卸连接,连接可靠,固定稳固。进一步的,所述翻身防脱位部2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有U型槽10,两条腿分别位于U型槽10内,能够进一步提高翻身防脱位部与腿部连接带连接的稳固性。未翻身时,未手术一侧的大腿可以不限制在U型槽内。翻身防脱位部2可以采用高密度回弹海绵,海绵外覆盖可拆卸的布层,布层上缝制固定带9。例如翻身防脱位部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分别设置2个固定带,固定带上设置母魔术贴,翻身防脱位部的上表面可以设置子魔术贴,固定带上的母魔术贴与腿部连接带5下部外表面的子魔术贴粘接后,再与翻身防脱位部上表面的子魔术贴粘接,能够进一步提高翻身防脱位部与腿部连接带连接的稳固性。
[0025]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髋部术后防脱位护具,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设置髋部固定防脱位部,既能够限制髋关节活动范围,有利于患者术后预防脱位,又能够安装翻身防脱位部,安装稳定可靠;通过设置翻身防脱位部,卧床时安装在膝盖上方,夹在两个腿中间,能够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髋部术后防脱位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髋部固定防脱位部和翻身防脱位部,所述髋部固定防脱位部包括腰部连接带、髋部约束带和腿部连接带,所述髋部约束带的上端与所述腰部连接带的下端中部连接,所述髋部约束带的下端与所述腿部连接带的上端中部连接,所述腰部连接带和腿部连接带均能够围成环状分别环绕患者腰部和术后侧大腿部,所述翻身防脱位部与所述腿部连接带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翻身防脱位部设于患者两个膝盖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髋部术后防脱位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连接带的两端和腿部连接带的两端均通过魔术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髋部术后防脱位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连接带和腿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