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汤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23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炊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防溢汤锅,包括锅体以及可打开或关闭锅体的锅盖,锅盖和锅体之间设置有防止汤汁溢出的防溢结构,防溢结构包括于锅盖和锅体之间设置的破除气泡的消泡结构、于锅盖或锅体上设置的驱使汤汁回流至锅体内部的冷却结构以及于锅盖上设置的泄压结构,该防溢汤锅减少汤汁沸腾产生的气泡和降低锅内压力的同时,避免汤汁溢出至锅体外部造成浪费。锅体外部造成浪费。锅体外部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溢汤锅


[0001]本技术涉及炊具
,具体为一种防溢汤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锅在炖食物或煲汤时,锅内的汤汁在沸腾时很容易从锅口溢出,不但会造成汤汁的浪费,而且溢出的汤汁还容易将燃气浇灭,引起燃气中毒,因此市面上的汤锅一般在锅体的锅口边缘设置一环形凹槽,但是汤汁溢出存在两种原因,一是汤汁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使气液两相的体积逐渐增大直至超过锅沿从锅内溢出或顶起锅盖从锅盖和锅体的缝隙溢出,二是锅内汤汁在沸腾过程中产生水蒸气使得锅内气压增大顶起锅盖,气液混合的汤汁从锅盖和锅体的缝隙溢出,且高压还会导致汤汁进一步沸腾产生更多气泡,在汤锅使用过程中,这两个原因共同作用导致了汤汁溢出,环形凹槽只能接收溢出的汤汁避免燃气被浇灭,无法解决汤汁溢出的问题,因此出现了可防止汤汁在蒸炖过程中溢出的防溢锅。
[0003]申请号为CN201922326384.7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防溢陶瓷锅,包括锅体、防溢圈与锅盖,锅体的开口端的边沿上开有环形槽,防溢圈的底部连接有密封环,通过密封环与环形槽的配合连接锅体与防溢圈,锅盖的中间开有气孔,锅盖上安装有防溢网,防溢网包括圆网,圆网设置在锅内,圆网连接螺杆的一端,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气孔后通过螺母固定位置。
[0004]该防溢陶瓷锅当锅内沸腾时,产生的气泡能够被圆网有效破除,减少烹饪时汤汁顶起锅盖从锅内向外溢出,但是随着锅内压力逐渐增大至顶起锅盖,汤汁未经过圆网即从锅盖和锅体的缝隙溢出至防溢圈和锅盖之间,虽然不会导致燃气的熄灭,但是汇聚于防溢圈和锅盖之间的汤汁因卫生等问题无法回收食用,造成汤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溢汤锅,减少汤汁沸腾产生的气泡和降低锅内压力的同时,避免汤汁溢出至锅体外部造成的浪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溢汤锅,包括锅体以及可打开或关闭锅体的锅盖,其特征在于:锅盖和锅体之间设置有防止汤汁溢出的防溢结构,防溢结构包括于锅盖和锅体之间设置的破除气泡的消泡结构、于锅盖或锅体上设置的驱使汤汁回流至锅体内部的冷却结构以及于锅盖上设置的泄压结构。
[0007]采用上述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随着锅内压力逐渐增大至顶起锅盖,汤汁未经过圆网即从锅盖和锅体的缝隙溢出至防溢圈和锅盖之间,虽然不会导致燃气的熄灭,但是汇聚于防溢圈和锅盖之间的汤汁因卫生等问题无法回收食用,造成汤汁的浪费,本方案中通过增设泄压结构保证锅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由于锅内压力增大顶开锅盖导致的汤汁溢出,以及锅内压力过大导致的汤汁爆沸产生更多气泡;通过消泡结构破坏气泡或减小气泡的表面张力,从而使气泡破裂或落回锅内,达到不会溢锅的效果;于锅盖和锅体之间设置冷却结构,当气泡产生较多导致消泡结构无法及时消除气泡时,汤汁越过消泡结构进入冷却
结构进行冷却,使其恢复至液态回流至锅内,避免汤汁经泄压结构喷出至锅体外部,且冷却结构设置于锅盖和锅体之间,液化的汤汁可回落至锅体内部继续进行炖煮,避免汤汁的浪费。
[0008]进一步的,消泡结构包括于锅体内升降设置的消泡板以及驱使消泡板升降的升降结构。
[0009]采用上述方案,汤汁上溢时,气泡突然与消泡板接触,会导致气泡直接破裂,或者使气泡的表面张力减小落回锅内,消泡板升降设置使得消泡板可根据锅体内部汤汁的高度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优的消泡效果。
[0010]进一步的,升降结构包括于锅盖上竖直设置的螺纹孔以及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的螺杆,螺杆一端位于锅体内部与消泡板连接另一端位于锅盖外部,消泡板随螺杆于锅体内转动。
[0011]采用上述方案,由于螺杆和螺纹孔螺纹配合,螺杆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即可驱使消泡板升降,消泡板于锅体内转动从而使螺杆可顺利转动避免卡死。
[0012]进一步的,螺杆位于锅盖外部的一端设置有便于转动的旋钮。
[0013]采用上述方案,设置旋钮提供使用者一个着力点,便于施力。
[0014]进一步的,消泡板呈网状设置。
[0015]采用上述方案,消泡板呈网状设置使得消泡板与气泡的接触切面增多,进一步提升消泡板的消泡能力。
[0016]进一步的,冷却结构包括在锅盖或锅体上于锅盖和消泡板之间可拆卸设置的安装板、于安装板和锅盖之间形成的防溢腔室、于防溢腔室的内壁上设置的若干个凸块以及于安装板上开设的供汤汁进出防溢腔室的通孔,在安装板上设置有供螺杆升降的避让孔。
[0017]采用上述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汤汁溢出汇聚于防溢圈和锅盖之间的汤汁因卫生等问题无法回收食用,造成汤汁的浪费,本方案中当气泡产生较多导致消泡结构无法及时消除气泡时,上溢的汤汁越过消泡结构继续上升,通过通孔进入防溢腔室,于防溢腔室内设置凸块,凸块与气泡接触,可导致气泡直接破裂,或者使气泡的表面张力减小来消除气泡,由于防溢腔室远离锅体,因此防溢腔室内温度较低,混合在气泡中的汤汁不再沸腾翻滚使气泡大幅度减少,且气泡破裂后出来的水蒸气在防溢腔室冷凝形成液体,和汤汁一起经通孔又落回锅内继续进行炖煮,避免汤汁的浪费,安装板可拆卸设置便于安装板的清洗。
[0018]进一步的,安装板呈向靠近锅盖方向凸起的弧面设置,通孔设置于安装板靠近锅体的一侧。
[0019]采用上述方案,安装板呈弧面设置,便于冷凝后的汤汁在重力作用下经通孔落回锅内,通孔设置于安装板靠近锅体的一侧可延长气泡填充满防溢腔室的时间,更有利于防溢腔室内的冷却。
[0020]进一步的,锅盖或锅体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结构,可拆卸结构包括卡接结构或磁吸结构或螺纹结构。
[0021]采用上述方案,卡接结构或磁吸结构或螺纹结构均可实现锅盖或锅体与安装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板的清洗和更换。
[0022]进一步的,泄压结构包括于锅盖上设置的两端分别与锅盖外部和防溢腔室连通的出气管。
[0023]采用上述方案,水蒸气自锅体内部经容置腔室自出气管排出至锅体外部,从而避免锅体内部的气压过大。
[0024]进一步的,出气管和通孔错位设置。
[0025]采用上述方案,出气管和通孔错位设置,气泡经通孔进入防溢腔室往出气管移动的过程中,在防溢腔室内进行消泡和冷却,液化后落入锅内,避免从通孔进入防溢腔室的气泡未经冷却直接从出气管溢出。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7]1、增设泄压结构保证锅内外的气压平衡,水蒸气自锅体内部经容置腔室自出气管排出至锅体外部,从而避免由于锅内压力过大顶开锅盖导致的汤汁溢出,以及锅内压力过大导致的汤汁爆沸产生更多气泡。
[0028]2、于锅盖和锅体之间增设冷却结构,当气泡产生较多导致消泡板无法及时消除气泡时,上溢的汤汁越过消泡板继续上升,通过通孔进入防溢腔室,于防溢腔室内设置凸块,凸块与气泡接触,可导致气泡直接破裂,或者使气泡的表面张力减小来消除气泡,由于防溢腔室远离锅体,因此防溢腔室内温度较低,混合在气泡中的汤汁不再沸腾翻滚使气泡大幅度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溢汤锅,包括锅体(1)以及可打开或关闭锅体(1)的锅盖(2),其特征在于:锅盖(2)和锅体(1)之间设置有防止汤汁溢出的防溢结构,防溢结构包括于锅盖(2)和锅体(1)之间设置的破除气泡的消泡结构、于锅盖(2)或锅体(1)上设置的驱使汤汁回流至锅体(1)内部的冷却结构以及于锅盖(2)上设置的泄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溢汤锅,其特征在于:消泡结构包括于锅体(1)内升降设置的消泡板(3)以及驱使消泡板(3)升降的升降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溢汤锅,其特征在于:升降结构包括于锅盖(2)上竖直设置的螺纹孔(4)以及与螺纹孔(4)螺纹配合的螺杆(5),螺杆(5)一端位于锅体(1)内部与消泡板(3)连接另一端位于锅盖(2)外部,消泡板(3)随螺杆(5)于锅体(1)内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溢汤锅,其特征在于:螺杆(5)位于锅盖(2)外部的一端设置有便于转动的旋钮(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溢汤锅,其特征在于:消泡板(3)呈网状设置。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悦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嘉禧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