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020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门扇的底部与门槛之间的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及第三密封件,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及第三密封件均设置在门扇的底部,门槛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靠近第一侧,第三密封件靠近第二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因在门扇的底部和门槛的第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形成了双重密封结构,在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两者中的其一的密封性能失效后,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中的另一仍可与第三密封件相互协同配合而实现门扇与门槛之间的可靠密封,可靠性更高,密封效果更好。密封效果更好。密封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密封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一种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平开门是指通过合页(铰链)装设于门侧面、向内或向外开启的门结构,为起到防水及隔音作用,平开门的底部设置有与门槛密封配合的密封结构。
[0003]目前,市面上的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主要包括设置在门扇和门槛之间的第一密封件及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设置在门扇的底部,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一一对应地分别靠近门槛的相对两侧设置。
[0004]然而,因上述的平开门上的密封结构为单层结构,如密封结构损坏,则平开门与门槛之间的密封失效,密封稳定性较差,为此,需要对现有的平开门进行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其密封稳定性更好,并且利于提高密封效果。
[0006]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门扇的底部与门槛之间的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及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及第三密封件均设置在门扇的底部,门槛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靠近第一侧,所述第三密封件靠近第二侧。
[0008]进一步地,门槛的第一侧比其第二侧所处高度高,所述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及第三密封件沿门扇的打开方向依序设置。
[0009]进一步地,门槛的第一侧上凸设有比门槛的第二侧所处位置高的凸出部,凸出部上设置有相对的第一倾斜壁及第二倾斜壁,所述第一密封件与第一倾斜壁相抵接,所述第二密封件与第二倾斜壁相抵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件上设置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倾斜度与第二倾斜壁的倾斜度适配。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件竖直设置。
[0012]进一步地,凸出部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一倾斜壁和第二倾斜壁之间的平面结构或弧形结构。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结构及紧固件,所述连接结构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阶梯孔及定位标识,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分别一一对应地与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相连接,所述阶梯孔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相连通且两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紧固件包括相连接的限位头部及连接尾部,所述限位头部位于所述阶梯孔的孔径大端,所述连接尾部穿过所述阶梯孔的孔径小端而与门扇的底部连接,所述定位标识设置在所述阶梯孔的孔壁上,所述定位标识用于供所述紧固件正确安装。
[001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头部被所述第一密封件遮挡。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置于所述阶梯孔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与门扇的底部相抵,所述第二连接部比所述第一连接部更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三连接槽,所述第三连接槽与门扇的底部上的一凸起部相适配。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件为密封胶条或密封毛条,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第三密封件均为密封胶条。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技术的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因在门扇的底部和门槛的第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形成了双重密封结构,在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两者中的其一的密封性能失效后,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中的另一仍可与第三密封件相互协同配合而实现门扇与门槛之间的可靠密封,可靠性更高,密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中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门扇;20、门槛;21、第一侧;211、凸出部;2111、第一倾斜壁;2112、第二倾斜壁;2113、平面结构;22、第二侧;30、第一密封件;40、第二密封件;41、倾斜部;50、第三密封件;60、连接结构;61、第一连接槽;62、第二连接槽;63、阶梯孔;64、定位标识;65、第一连接部;66、第二连接部;661、第三连接槽;7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4]参见图1

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门扇10的底部与门槛20之间的第一密封件30、第二密封件40 及第三密封件50,第一密封件30、第二密封件40及第三密封件50均设置在门扇10的底部,门槛2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21和第二侧22,第一密封件30和第二密封件40均靠近第一侧21,第三密封件50靠近第二侧22。
[0025]本技术的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因在门扇10的底部和门槛20的第一侧2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30和第二密封件40,形成了双重密封结构,在第一密封件30和第二密封件40两者中的其一的密封性能失效后,第一密封件 30和第二密封件40中的另一仍可与第三密封件50相互协同配合而实现门扇10 与门槛20之间的可靠密封,可靠性更高,密封效果更好。
[0026]在本实施例中,门槛20的第一侧21比其第二侧22所处高度高,第一密封件30、第二密封件40及第三密封件50沿门扇10的打开方向依序设置,也即在门扇1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密封件30及第二密封件40比第三密封件50更靠近门槛20,如此,可降低第一密封件30
和第二密封件40分别与门槛20之间的摩擦阻力,使第一密封件30和第二密封件40的使用寿命更长,密封可靠性更高,同时,使门扇10的开关更顺畅。
[0027]在本实施例中,门槛20的第一侧21上凸设有比门槛20的第二侧22所处位置高的凸出部211,凸出部211上设置有相对的第一倾斜壁2111及第二倾斜壁2112,第一密封件30与第一倾斜壁2111相抵接,第二密封件40与第二倾斜壁2112相抵接,如此,利于增大第一密封件30、第二密封件40与门槛20之间的接触面积,利于提高密封性能。
[002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40上设置有倾斜部41,倾斜部41的倾斜度与第二倾斜壁2112的倾斜度适配,使第二密封件40与第二倾斜壁2112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密封效果更好。
[002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30竖直设置,以在门扇10开闭时可利用第一密封件30对门槛20起到清扫作用,以清除杂质,使门扇10开闭顺畅,同时,使第一密封件30及第二密封件40均可与门槛20可靠接触。
[0030]在本实施例中,凸出部211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一倾斜壁2111和第二倾斜壁 2112之间的平面结构2113或弧形结构,如此,利于降低第一密封件30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门扇(10)的底部与门槛(20)之间的第一密封件(30)、第二密封件(40)及第三密封件(50),所述第一密封件(30)、第二密封件(40)及第三密封件(50)均设置在门扇(10)的底部,门槛(2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21)和第二侧(22),所述第一密封件(30)和第二密封件(40)均靠近第一侧(21),所述第三密封件(50)靠近第二侧(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门槛(20)的第一侧(21)比其第二侧(22)所处高度高,所述第一密封件(30)、第二密封件(40)及第三密封件(50)沿门扇(10)的打开方向依序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门槛(20)的第一侧(21)上凸设有比门槛(20)的第二侧(22)所处位置高的凸出部(211),凸出部(211)上设置有相对的第一倾斜壁(2111)及第二倾斜壁(2112),所述第一密封件(30)与第一倾斜壁(2111)相抵接,所述第二密封件(40)与第二倾斜壁(2112)相抵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40)上设置有倾斜部(41),所述倾斜部(41)的倾斜度与第二倾斜壁(2112)的倾斜度适配。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30)竖直设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平开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凸出部(211)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一倾斜壁(2111)和第二倾斜壁(2112)之间的平面结构(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辉高晓杰禤锐斌尹壵张昊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登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