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0005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0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触控模组,包括:触控面板和触控芯片;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区,环绕于触控区的边缘区,和与边缘区连接的绑定区;触控芯片与绑定区电连接;边缘区布设有接地导电结构,接地导电结构包括分别布设于边缘区的四周且相互间隔的第一接地结构、第二接地结构、第三接地结构和第四接地结构;第一接地结构、第二接地结构、第三接地结构和第四接地结构分别通过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第三引线和第四引线,与触控芯片电连接,用于在非触控状态下采集手势信号,以及在触控状态下接地防护。本申请实施例将手势控制功能集成在了接地导电结构和触控芯片中,有利于实现窄边框需求、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触控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机交互越来越频繁及越来越深入,消费者对触控显示产品的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多。除传统的接触式人机交互以外,基于手势控制的非接触式人机交互,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0003]现有的手势控制方案,通常在常规触控显示模组的基础上,增加独立的手势控制感应电极以及独立的手势控制芯片。由于独立的手势控制感应电极的图案具有一定的宽度,必然会占据触控显示模组的边框一定空间,导致产品的边框尺寸增大,有碍于高屏占比、窄边框的发展趋势。另外,独立的手势控制芯片虽然增加了非接触式人机交互功能,但也增加了触控显示模组的成本,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产品的边框尺寸较大、或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模组,包括:触控面板和触控芯片;
[0006]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区,环绕于触控区的边缘区,和与边缘区连接的绑定区;
[0007]触控芯片与绑定区电连接;
[0008]边缘区布设有接地导电结构,接地导电结构包括分别布设于边缘区的四周且相互间隔的第一接地结构、第二接地结构、第三接地结构和第四接地结构;第一接地结构、第二接地结构、第三接地结构和第四接地结构分别通过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第三引线和第四引线,与触控芯片电连接,用于在非触控状态下采集手势信号,以及在触控状态下接地防护。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地结构与第三接地结构在第一方向对向布设,第二接地结构与第四接地结构在第二方向对向布设,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45
°
且不大于90
°

[0010]绑定区与布设有第三接地结构的边缘区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第一引线位于边缘区中第四接地结构远离触控区的一侧;
[0012]和/或,至少部分第二引线位于边缘区中第三接地结构远离触控区的一侧。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区还布设有触控信号发射引线和触控信号接收引线;
[0014]触控信号发射引线的两端分别与触控芯片、触控区的发射极结构电连接;触控信号接收引线的两端分别与触控区的接收极结构、触控芯片电连接;
[0015]触控信号发射引线的一部分位于边缘区中第二接地结构靠近触控区的一侧,触控信号发射引线的另一部分位于边缘区中第三接地结构与第二引线之间,触控信号发射引线的再一部分位于边缘区中第二引线与第三引线之间;
[0016]触控信号接收引线的一部分位于边缘区中第三接地结构靠近触控区的一侧,触控信号接收引线的另一部分位于边缘区中第三引线与第四引线之间。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区还布设有触控信号发射引线和触控信号接收引线;
[0018]触控信号发射引线的两端分别与触控芯片、触控区的发射极结构电连接;触控信号接收引线的两端分别与触控区的接收极结构、触控芯片电连接;
[0019]触控信号发射引线的一部分位于边缘区中第三接地结构靠近触控区的一侧,触控信号发射引线的另一部分位于边缘区中第三引线与第四引线之间;
[0020]触控信号接收引线的一部分位于边缘区中第二接地结构靠近触控区的一侧,触控信号接收引线的另一部分位于边缘区中第三接地结构与第二引线之间,触控信号接收引线的再一部分位于边缘区中第二引线与第三引线之间。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面板包括层叠的第一功能层、第一绝缘层、第二功能层和第二绝缘层;
[0022]触控区的发射极结构和接收极结构中的一个位于第一功能层,触控区的发射极结构和接收极结构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二功能层;
[0023]第一接地结构、第二接地结构、第三接地结构和第四接地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位于第一功能层;或,第一接地结构、第二接地结构、第三接地结构和第四接地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位于第二功能层。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地结构、第二接地结构、第三接地结构和第四接地结构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间隔且共线布设的第一子接地结构和第二子接地结构;
[0025]第一子接地结构与第二子接地结构之间的间隔尺寸用于与电学元件相适应;
[0026]第一子接地结构通过第一子引线与触控芯片电连接;
[0027]第二子接地结构通过第二子引线与触控芯片电连接。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地结构、第二接地结构、第三接地结构和第四接地结构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用于避让电学元件的弯曲部。
[0029]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个方面提供的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
[0030]触控模组位于显示模组的出光侧。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包括封装层,触控模组中的第一功能层远离第一绝缘层的一侧设置在封装层上。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模组中的触控面板还包括基底层;
[0033]基底层位于第一功能层远离第一绝缘层一侧;
[0034]基底层设置在显示模组上。
[0035]第三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0036]在基底层的一侧沉积第一导电材料层,并将第一导电材料层图案化,得到第一功能层;第一功能层包括位于边缘区的接地导电结构、和位于触控区的发射极结构;接地导电结构包括分别布设于边缘区的四周且相互间隔的第一接地结构、第二接地结构、第三接地结构和第四接地结构;
[0037]在基底层和第一功能层上制作第一绝缘层;
[0038]在第一绝缘层上沉积第二导电材料层,并将第二导电材料层图案化,得到第二功
能层;第二功能层包括位于触控区的接收极结构;
[0039]在第一绝缘层和第二功能层上制作第二绝缘层。
[0040]第四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0041]在基底层的一侧沉积第一导电材料层,并将第一导电材料层图案化,得到第一功能层;第一功能层包括位于触控区的发射极结构;
[0042]在基底层和第一功能层上制作第一绝缘层;
[0043]在第一绝缘层上沉积第二导电材料层,并将第二导电材料层图案化,得到第二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包括位于边缘区的接地导电结构、和位于触控区的接收极结构;接地导电结构包括分别布设于边缘区的四周且相互间隔的第一接地结构、第二接地结构、第三接地结构和第四接地结构;
[0044]在第一绝缘层和第二功能层上制作第二绝缘层。
[0045]第五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第一个方面提供的触控模组的控制方法,包括:
[0046]确定触控模组中的触控面板的工作状态;
[0047]若触控面板处于触控状态,则控制第一接地结构、第二接地结构、第三接地结构和第四接地结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面板和触控芯片;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区,环绕于所述触控区的边缘区,和与所述边缘区连接的绑定区;所述触控芯片与所述绑定区电连接;所述边缘区布设有接地导电结构,所述接地导电结构包括分别布设于所述边缘区的四周且相互间隔的第一接地结构、第二接地结构、第三接地结构和第四接地结构;所述第一接地结构、第二接地结构、第三接地结构和第四接地结构分别通过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第三引线和第四引线,与所述触控芯片电连接,用于在非触控状态下采集手势信号,以及在触控状态下接地防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结构与所述第三接地结构在第一方向对向布设,所述第二接地结构与所述第四接地结构在第二方向对向布设,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45
°
且不大于90
°
;所述绑定区与布设有所述第三接地结构的所述边缘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引线位于所述边缘区中所述第四接地结构远离所述触控区的一侧;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引线位于所述边缘区中所述第三接地结构远离所述触控区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区还布设有触控信号发射引线和触控信号接收引线;所述触控信号发射引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触控芯片、所述触控区的发射极结构电连接;所述触控信号接收引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触控区的接收极结构、所述触控芯片电连接;所述触控信号发射引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边缘区中所述第二接地结构靠近所述触控区的一侧,所述触控信号发射引线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边缘区中所述第三接地结构与所述第二引线之间,所述触控信号发射引线的再一部分位于所述边缘区中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第三引线之间;所述触控信号接收引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边缘区中所述第三接地结构靠近所述触控区的一侧,所述触控信号接收引线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边缘区中所述第三引线与所述第四引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区还布设有触控信号发射引线和触控信号接收引线;所述触控信号发射引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触控芯片、所述触控区的发射极结构电连接;所述触控信号接收引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触控区的接收极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玉罗鸿强闵航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