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排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978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有关一种软性排线连接器,是由绝缘本体、复数导电端子、掀盖及一对定位片所组成,该绝缘本体设有容置空间,复数导电端子是嵌设于容置空间内的嵌槽上,每一导电端子皆具有枢接槽,该掀盖后方设有复数轴接部,该轴接部是枢设于枢接槽内,使掀盖可于绝缘本体上呈开启及盖合转动,该对定位片是固持于绝缘本体两侧的穿槽上,该定位片具有抵靠部,此抵靠部是朝容置空间内突伸,当软性排线插置定位后,该抵靠部是抵靠于软性排线两侧边或软性排线的凸角的后方,以防止软性排线晃动及脱离。(*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软性排线连接器,尤指一种使用于一般平板型软性排线或具有凸角的 软性排线上,而可防止软性排线晃动或脱落的软性排线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一般FFC的软性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 FFC),是一种将电子电路制作于软性的塑料绝 缘膜上的软性排线,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可挠曲的特性,此种可挠性或变曲性对特定需要有 动作功能性的电路是非常重要。也因为软性排线同时具有重量轻、厚度薄及可挠性等优点,且还 可以就产品可利用的空间大小及形状进行三围空间的配线,使得须符合轻、薄、短小的电子产品, 如笔记型计算机、光驱、磁盘驱动器、打印机或行动电话等,都必需使用软性排线。由于软性排 线具有轻薄及可挠性的特点,使其在电气电路间进行联结时,需透过一软性排线连接器接合。习知的软性排线连接器,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第095204989号,所揭示一种「软性电路板 连接器结构改良」,其主要是由一基座、 一活动盖、复数端子及一对插接端子所组成,该基座具 有一导接槽,导接槽内设有穿孔是供复数端子嵌设,该插接端子是穿设于导接槽的两侧,该活动 盖是枢设于基座上,并利用插接端子将活动盖顶高而形成定位,藉此将软性排线置放于导接槽内, 使软性排线与端子形成电性连接,并藉由活动盖盖合时,抵压于软性排线表面达到夹持定位的目 的。软性排线插置于连接器上时,是利用基座的导接槽两侧的壁面抵靠于软性排线两侧边,以避 免软性排线产生左右晃动的情形,但是在制造生产过程中导接槽两侧的壁面无法准确到刚好可抵 靠于两侧边,所以导接槽的宽度一定都大于软性排线的宽度,因此无法提供稳固的抵持,导致插 置定位后的软性排线仍然会发生左右晃动的现象,而影响了传输质量。另外,又有一种软性排线是于其两侧边设有凸角,该凸角是用来插置于基座内,以增加软性 排线与基座的结合力,进而可避免软性排线左右晃动,然而,当基座无法提供稳定的固持时,该 凸角即无法达到预期的功效。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急需研究改善的方 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软性排线连接器,藉由本技术的改良,使软性排线定位 后可得到稳固的抵持,从而有效避免软性排线左右晃动或脱落。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软性排线连接器,藉由本技术的改良,使软性排线在插 入时具有良好的导引作用,进而使软性排线更易于插置定位。为实现前列所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软性排线连接器,其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具有 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设有复数嵌槽,该容置空间的两侧设有穿槽;复数导电端子,是嵌设 于嵌槽上,每一导电端子具有一枢接槽; 一掀盖,是组装于容置空间内,该掀盖后方设有复数轴 接部,该轴接部是枢设于枢接槽内,使掀盖可于绝缘本体上呈开启及盖合转动; 一对定位片,是 分别固持于绝缘本体两侧的穿槽上;其中,该定位片具有抵靠部,该抵靠部是朝容置空间内突伸。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复数导电端子嵌设于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内的嵌槽上,每一 导电端子皆具有枢接槽,掀盖后方的复数轴接部枢设于枢接槽内,使掀盖可于绝缘本体上呈开启及盖合转动,定位片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两侧的穿槽上,该定位片具有抵靠部,此抵靠部 是朝容置空间内突伸,当软性排线插置定位后,该抵靠部是抵靠于软性排线两侧边或抵靠于软性 排线的凸角的后方,以防止软性排线左右晃动及脱离。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定位片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导电端子组装后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组装后的立体外观图。图5为本技术组装后掀盖开启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插入前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插入后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软性排线插入前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软性排线插入后的示意图。图号说明1、绝缘本体10、容置空间11、嵌槽 13、凹槽12、穿槽2、导电端子21、基部22、接触部23、枢接部231、枢接槽24、焊接部3、掀盖31、轴接部 4、定位片41、主体部32、凸扣411、凸肋412、焊接部413、折弯部 415、导引面 6、凸角片状软性排线414、抵靠部5、片状软性排线61、凸角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现绘图就本技术的较 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方便完全了解。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所示,是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及定位片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 看出,本技术的软性排线连接器是由一绝缘本体l、复数导电端子2、 一掀盖3及一对定位片4 所组成。绝缘本体l是为一矩形体,其具有一容置空间IO,该容置空间10内设有复数并列设置的嵌槽 11,该嵌槽ll是连通到绝缘本体l的后方,该容置空间10两侧设有穿槽12,于容置空间10两侧的 内壁面上设有凹槽13。导电端子2是由金属材质制成,其具有一扁平的基部21,该基部21底部是向前延伸一接触部 22,该接触部22上方并形成有枢接部23,该枢接部23的前端形成一枢接槽231,该基部21底部并 向后延伸一焊接部24。掀盖3是由绝缘的塑料材质所制成,其是呈平板状体,该掀盖3后方设有复数轴接部31,该轴 接部31是对应于导电端子2的枢接槽231而设置,该掀盖3两侧相对于绝缘本体1的凹槽13处设有凸 扣32。如图2所示,定位片4是由金属材质所制成,其具有主体部41,该主体部41是朝一侧延伸一凸 肋411,该凸肋的411宽度较主体部41窄,该主体部41的下方并向外弯折九十度形成一焊接部412, 该主体部41的上方是朝与焊接部412相反方向延伸弯折一折弯部413,该折弯部413的一端再延伸 弯折一抵靠部414,该抵靠部414一侧更延伸弯折有一导引面415。请再参阅图3、图4及图5所示,是为本技术导电端子组装后的立体图、本技术组装 后的立体外观图及本技术组装后掀盖开启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是先将复数导电端子2由绝 缘本体l的后方插置入绝缘本体l的嵌槽ll上,导电端子2的枢接槽231突伸于容置空间10内,而接 触部22是凸出于嵌槽11;接着将该对定位片4由绝缘本体1的前方穿置入容置空间10两侧的穿槽12 内,利用主体部41及凸肋411嵌设于穿槽12上,而焊接部412是位于绝缘本体1的底部,使焊接部 412可用来焊固于电路板(图中未示)上,增加绝缘本体l的稳固性,该定位片4的折弯部413及抵靠 部414是朝容置空间10内突伸,且抵靠部414一侧所形成的导引面415是位于容置空间10前方的开 口处(如图5所示);最后将掀盖3由上而下组装于绝缘本体1上,是利用掀盖3后方的轴接部31 枢设于枢接槽231内,掀盖3即可组装于绝缘本体1的容置空间10内,并可于绝缘本体l上呈开启及 盖合转动,并且在盖合状态时,该掀盖3两侧的凸扣32是扣入绝缘本体1的凹槽13内,使掀盖3稳 固的盖合于绝缘本体l上(图图4所示),同时完成本技术整体的组构。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是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插入前的示意图及软性排线插 入后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一般片状软性排线5欲插置入容置空间10内时,该片状软性排线5 前端会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性排线连接器,其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设有复数嵌槽,该容置空间的两侧设有穿槽;    复数导电端子,是嵌设于嵌槽上,每一导电端子具有一枢接槽;    一掀盖,是组装于容置空间内,该掀盖后方设有复数轴接部,该轴接部是枢设于枢接槽内,使掀盖可于绝缘本体上呈开启及盖合转动;    一对定位片,是分别固持于绝缘本体两侧的穿槽上;其特征在于:    该定位片具有抵靠部,该抵靠部是朝容置空间内突伸,当软性排线插置定位后,该抵靠部是抵靠于软性排线两侧边或软性排线的凸角的后方,防止软性排线晃动及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淳官东庆
申请(专利权)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