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螺丝止退结构的组合式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71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螺丝止退结构的组合式插座。为提供一种避免干涉、防止螺丝松脱退出效果好、组装方便的线路连接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导线固定件及螺丝;缘体内部形成第一、二容置室;第二容置室内壁上端处环设形成多数个止退凸体的凸缘;导电端子设置于第一容置室内,其插接部伸出于绝缘本体;导线固定件活动设置于第一容置室内;螺丝设于第二容置室内并螺接于导线固定件。(*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线路连接部件,特别是一种具有螺丝止退结构的组合式插座。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习知的组合式插座包括绝缘本体10a、导电端子11a、导线固定件12a及螺丝13a。绝缘本体10a系以绝缘材料制成,其内部形成有第一容置室14a及位于第一容置室14a上方的第二容置室16a,并于第一、二容置室14a、16a之间设有穿孔17a。绝缘本体10a侧壁设有贯穿于第一容置室14a的线孔15a,第二容置室16a内壁上端处环设锐角状凸缘18a。导电端子11a以导电金属材料制成,其上、下端分别形成触接部19a及插接部20a。导电端子11a固定于绝缘本体10a的第一容置室14a内并位于下半部,导电端子11a的插接部20a伸出于绝缘本体10a的底部,以便插接于电路板上,与电路板达成电性连接。导线固定件12a以导电金属材料制成,其上端设有螺孔21a,下端形成夹持部22a,导线固定件12a系活动设置于绝缘本体10的第一容置室14a内并位于上半部,导电端子11a的触接部19a伸入导线固定件12a内部,并位于夹持部22a上方。螺丝13a设于绝缘本体10a的第二容置室16a内,螺丝13a穿过第一、二容置室14a、16a之间的穿孔17a螺接于设置于第一容置室14a内导线固定件12a上端的螺孔21a内。导线23a可通过绝缘本体10a的线孔15a穿设于导电端子11a的触接部19a与导线固定件12a的夹持部22a之间。当旋紧螺丝13a时,可连动导线固定件12a上升,以导线固定件12a的夹持部22a夹紧插置于触接部19a与夹持部22a之间的导线23a,使导线23a得以稳固的插接于组合式插座上,且导线23a与触接部19a紧密接触,使导线23a可与导电端子11a达到电性连接。为了防止螺丝13a在锁紧后自行松脱退出绝缘本体10a的第二容置室16a,一般需于第二容置室16内壁上端处环设锐角状凸缘18a,当螺丝13a组装于第二容置室16a内时,该凸缘18a即可对于螺丝13a的头部24a提供挡止的作用,用以防止螺丝13a松脱退出第二容置室16a。然而,由于螺丝13a在组装于第二容置室16a内时,锐角状的凸缘18a会干涉螺丝13a的头部24a置入第二容置室16a,由于凸缘18a系以塑料等绝缘材料制成,强度较差,因此凸缘18a与螺丝13a头部14a之间产生干涉时,凸缘18a容易产生磨耗,甚至于断裂,使其止退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难以确实达到防止螺丝13a松脱退出的效果。再者,由于导线固定件12a系设置于绝缘本体1Oa内部,由外部不易窥见导线固定件12a的螺孔21a,因此,螺丝13a欲螺接于导线固定件12a上的螺孔21a上时,不容易对位,螺丝13a难以快速准确地螺接于螺孔21a内,造成组装作业上的极大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干涉、防止螺丝松脱退出效果好、组装方便的具有螺丝止退结构的组合式插座。本技术包括绝缘本体、至少一个导电端子、至少一个导线固定件及至少一个螺丝;缘体内部上、下分别形成至少一个第一、二容置室;第二容置室内壁上端处环设凸缘,并于凸缘上设有多数个挡止螺丝头部的止退凸体;导电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的第一容置室内,其插接部伸出于绝缘本体;导线固定件活动设置于绝缘本体的第一容置室内;螺丝设于绝缘本体的第二容置室内,螺接于导线固定件,其可连动导线固定件,以夹紧插置于导线固定件及导电端子之间的导线。其中螺丝底部延伸设有未设螺纹的对位柱体。螺丝的头部侧壁呈平顺的圆弧面。凸设于绝缘本体上第二容置室内壁上端凸缘上的多数个止退凸体呈圆弧状。导电端子上端弯折形成水平向的触接部,下端弯折形成垂直向的插接部;导线固定件弯折形成两端形成开口状的方形框体,其上端设有螺孔,下端形成夹持部。由于本技术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导线固定件及螺丝;缘体内部上、下分别形成第一、二容置室;第二容置室内壁上端处环设形成多数个止退凸体的凸缘;导电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的第一容置室内,其插接部伸出于绝缘本体;导线固定件活动设置于第一容置室内;螺丝设于第二容置室内并螺接于导线固定件,其可连动导线固定件,以夹紧插置于导线固定件及导电端子之间的导线。当旋紧螺丝时,可藉由螺纹作用连动导线固定件上升,以导线固定件的夹持部夹紧插置于触接部与夹持部之间的导线,使导线得以稳固的插接于组合式插座上,并藉由凸设于绝缘本体第二容置室内壁上端处凸缘多数个呈圆弧状止退凸体,藉以形成止退结构,不仅避免干涉、防止螺丝松脱退出效果好,而且组装方便,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图1、为习知的组合式插座结构示意剖视图(未连接螺丝时)。图2、为习知的组合式插座结构示意剖视图(连接螺丝后)。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俯视图(未连接螺丝时)。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图5、为图3中B-B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连接螺丝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导电端子及导线固定件容设于第一容置室内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绝缘本体1O、至少一个导电端子20、至少一个导线固定件30及至少一个螺丝40。绝缘本体10系以绝缘材料制成,其内部至少形成一个第一容置室11及位于第一容置室11上方的第二容置室13,并于第一、二容置室11、13之间设有穿孔14。第一容置室11底部形成开口状,其内侧形成卡接固定导电端子20的卡槽17。绝缘本体10侧壁设有贯穿于第一容置室11的线孔12,以便于导线50穿入。第二容置室13内壁上端处环设凸缘15,并于凸缘15上等距间隔凸设多数个呈圆弧状止退凸体16,藉以形成止退结构。导电端子20以导电金属材料制成,其上端弯折形成水平向的触接部21,下端弯折形成垂直向的插接部22。导电端子20设置于绝缘本体1O的第一容置室11内并位于下半部,导电端子20卡接于固定于第一容置室11的卡槽17内,其插接部22伸出于绝缘本体10的底部,以便插接于电路板上,与电路板达成电性连接。导线固定件30以导电金属材料制成,其系弯折形成两端形成开口状的方形框体,其上端设有螺孔31,下端形成夹持部32,导线固定件30系活动设置于绝缘本体10的第一容置室11内并位于上半部,并且令导线固定件30的螺孔31与绝缘本体10的穿孔14相对应;导电端子20的触接部21伸入导线固定件30内部,并位于夹持部32上方。螺丝40的头部41侧壁42呈平顺的圆弧面,其底部延伸设有未设螺纹的对位柱体43。螺丝40设于绝缘本体10的第二容置室13内,螺丝40穿过第一、二容置室11、13之间的穿孔14螺接于设置于第一容置室11内导线固定件30上端的螺孔31内。如图6所示,导线50可通过绝缘本体10的线孔12穿设于导电端子20的触接部21与导线固定件30的夹持部32之间。当旋紧螺丝40时,可藉由螺纹作用连动导线固定件30上升,以导线固定件30的夹持部32夹紧插置于触接部21与夹持部32之间的导线50,使导线50得以稳固的插接于组合式插座上,且导线50与触接部21紧密接触,使导线50可与导电端子20达到电性连接。本技术的绝缘本体10第二容置室13内壁上端处环设凸缘15,并于凸缘15上等距间隔凸设多数个呈圆弧状止退凸体16,藉以形成止退结构,凸缘15及止退凸体16即可对螺丝40的头部41提供挡止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螺丝止退结构的组合式插座,它包括绝缘本体、至少一个导电端子、至少一个导线固定件及至少一个螺丝;缘体内部上、下分别形成至少一个第一、二容置室;导电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的第一容置室内,其插接部伸出于绝缘本体;导线固定件活动设置于绝缘本体的第一容置室内;螺丝设于绝缘本体的第二容置室内,螺接于导线固定件,其可连动导线固定件,以夹紧插置于导线固定件及导电端子之间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本体的第二容置室内壁上端处环设凸缘,并于凸缘上设有多数个挡止螺丝头部的止退凸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麟张瑞明陈姬月刘伦廷
申请(专利权)人:正淩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