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废料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963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54
一种建筑废料转运装置,包括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输送架和用于传输废料的输送带,还设有下料组件、降尘组件和分料组件,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护板,所述下料组件固定安装在传输机构上,所述降尘组件为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下料组件两侧,所述分料组件固定安装在传输机构上且位于下料组件前侧。本实用通过对建筑废料转运用的传输机构进行传输降尘处理以及限位隔断传输,有效避免建筑废料出现传输扬尘及颗粒废料磨损输送带的问题,从而提高传输机构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传输机构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传输机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废料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废料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废料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在建筑工地上,会出现许多被废弃的废料,这些废料若是不及时处理,会对增加施工建设的场地负担和环境的污染。基于此,转运装置适用于建筑废料转运输送的设备。
[0003]现有技术中用于建筑废料的转运装置,一般利用传输带将废料传输转运至收集车中,在将建筑废料上料至传输带上时,因废料中的建筑土渣、碎料易产生扬尘,颗粒废料容易进入传输带与传动辊之间的间隙,造成传输带的过度磨损与传动的异向,影响转运设备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避免在将建筑废料上料至传输带上时,因废料中的建筑土渣、碎料易产生扬尘,且颗粒废料容易进入传输带与传动辊之间的间隙,造成传输带的过度磨损与传动的异向,影响转运设备的使用问题的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废料的转运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建筑废料转运装置,包括传输机构、下料组件、降尘组件和分料组件,所述传输机构包括输送架和用于传输废料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护板,所述下料组件固定安装在传输机构上,所述降尘组件为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下料组件两侧,所述分料组件固定安装在传输机构上且位于下料组件前侧。
[0007]进一步,所述护板采用橡胶材质。
[0008]进一步,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四个立柱和固定安装在立柱之间且位于传输机构上方的下料斗。
[0009]进一步,所述降尘组件包括集水管、贯穿连接在集水管侧表面的水源接头、贯穿连接在集水管下表面的支管和固定连通在每个支管底端的喷头,每个喷头朝向下料组件正下方。
[0010]进一步,所述水源接头外接水泵。
[0011]进一步,所述水源接头上安装有控制阀。
[0012]进一步,所述支管的安装角度呈四十五度角。
[0013]进一步,所述分料组件包括龙门支架和固定安装在龙门支架内侧顶端且竖向对应传输带上方的四个分料杆。
[0014]进一步,所述分料杆呈柱形,且等距分布在龙门支架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设置下料组件和降尘组件,建筑废料通过下料斗上料至传输机构的输送带时,由汇入至集水管内的降尘用水源由支管上的喷头施加在对应下料斗出料口的输送带上,即通过喷出的水雾对传输带上承接的废料进行水的覆盖抑尘处理,故可有效避免扬尘危害工人身体的健康及环境的污染;
[0017]与此同时,由护板协同传输机构的输送带作用下,在废料传输在输送带上进行转运时,护板可提供输送带输送面两侧的隔断防护处理,以致所传输的废料及冲洗的水体不易进入传输带间隙,故可有效降低传输机构的受损度。
[0018]2、通过设置分料组件,在建筑废料传输在输送带上时,由分料杆对传输的建筑废料的堆积面进行梳理,以致通过增加传输废料的平铺面,可避免建筑废料传输发生溢出的问题。
[0019]本技术通过对建筑废料转运用的传输机构进行传输降尘处理以及限位隔断传输,有效避免建筑废料出现传输扬尘及颗粒废料磨损输送带的问题,从而提高传输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对传输过程中的建筑废料进行堆积面的梳理,通过降低废料传输的平铺面,避免建筑废料传输发生溢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 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 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 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下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 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降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 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分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传输机构;11、护板;2、下料组件;21、立柱;22、下料斗;3、降尘组件;31、集水管;32、水源接头;33、支管;34、喷头;4、控制阀;5、分料组件;51、龙门支架;52、分料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0027]参照图1

图5,一种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废料的转运装置,包括传输机构1、下料组件2、降尘组件3和分料组件5,所述传输机构1包括输送架和用于传输废料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护板11,所述下料组件2固定安装在传输机构1上,所述降尘组件3为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下料组件2的两侧斜面,所述分料组件5固定安装在传输机构1上且位于下料组件2前侧。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护板11采用橡胶材质,在随输送带进行同步运行时,其不易折弯受损,使用寿命较长。
[0029]具体的,当废料在输送带上进行转运时,护板11可提供输送带输送面两侧的隔断防护,所传输的废料不易进入传输带间隙,故可避免废料颗粒进入输送带的间隙,而造成输送带驱动的磨损问题。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料组件2包括四个立柱21和固定安装在立柱21之间且位于传
输机构1上方的下料斗22,所述四个立柱21可用于提供下料斗22位置的支撑与固定。
[0031]具体的,由人工或机械铲对建筑废料进行铲起,将铲起的建筑废料通过下料斗22集结来下料至传输机构1的输送带上,通过收集车来对应输送带的末端位置,故可方便将建筑废料进行转运处理。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降尘组件3包括集水管31、贯穿连接在集水管31侧表面的水源接头32、贯穿连接在集水管31下表面的五个支管33和固定连通在每个支管33底端的喷头34,每个喷头34朝向下料斗22正下方。
[0033]所述水源接头32外接水泵,提供降尘施压水源。所述水源接头32上安装有控制阀4,可控制喷头34的喷洒量以及喷洒压力。
[0034]每个支管33均与下料斗22的斜面相平行。支管33的喷射角度呈四十五度角。四十五度斜角设置的支管33,使喷出的水体可斜射至下料斗22下方的传输带上,故有效避免建筑废料上料发生扬尘的问题。
[0035]具体的,建筑废料通过下料斗22上料至传输机构1的输送带时,通过降尘组件3协同下料斗22的作用下,由水泵汇入至集水管31内的降尘用水源可由支管33上的喷头34施加在对应下料斗22出料口的输送带上,通过斜射在传输带上水雾可对传输带上承接的废料进行水的覆盖抑尘处理,抑尘覆盖较为全面,故可有效避免扬尘危害工人身体的健康及环境的污染。
[0036]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料组件5包括龙门支架51和固定安装在龙门支架51内侧顶端且竖向对应传输带上方的四个分料杆52。每个分料杆52呈柱形,且等距分布在龙门支架51上。
[0037]具体的,在建筑废料传输在输送带上时,通过分料组件5协同传输机构1的作用下,由分料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废料转运装置,包括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输送架和用于传输废料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下料组件、降尘组件和分料组件,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护板,所述下料组件固定安装在传输机构上,所述降尘组件为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下料组件两侧,所述分料组件固定安装在传输机构上且位于下料组件前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废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采用橡胶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废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四个立柱和固定安装在立柱之间且位于传输机构上方的下料斗。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废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尘组件包括集水管、贯穿连接在集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营肖鹏陈浩曹文贵王其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