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析仪器的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及检测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954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5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分析仪器的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及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包括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包括温控器和至少一个保温储存箱,温控器用于控制热交换液的温度,保温储存箱用于储存分析仪器中需要保温储存的液体和/或器件,其中,温控器向所述保温储存箱输送热交换液,从而控制保温储存箱内的温度。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功耗低且安装方便,能在工业大规模制成品(如车载户外冰箱)的基础上加工。成品(如车载户外冰箱)的基础上加工。成品(如车载户外冰箱)的基础上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分析仪器的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及检测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化学分析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分析仪器的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及具有该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的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监测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及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水等。
[0003]现有的水质检测站为了保证试剂或器件能在适合的温度储存,通常会在站房中加装空调,但是空调功率大、耗能高、成本高,另一方面,这种对整个站房进行降温的保温方式,需要对整个站房做隔热保温处理,所需的保温材料用量大,且控温的用电功耗大,这些因素进而导致了水质检测站制造与温控成本高、运输费用大。
[0004]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至少部分缺陷的解决方案,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仪器的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及检测设备,该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通过温控器向保温储存箱输送热交换液,以控制保温储存箱内的温度,从而实现试剂或其他器件的储存,由于各仪器共用温控器且仅通过热交换液对试剂或其他器件进行制冷或制热,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温控器设置于仪器外,减少了对仪器布局的影响,提高了仪器的布局灵活性。此外,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安装方便,能在工业大规模制成品(如车载户外冰箱)的基础上加工。
[000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仪器的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所述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包括温控器和至少一个保温储存箱,所述温控器内容纳有热交换液,并能控制热交换液的温度,所述保温储存箱用于储存所述分析仪器中需要保温储存的液体和/或器件,其中,所述温控器向所述保温储存箱输送热交换液,从而控制所述保温储存箱内的温度。
[0007]优选地,所述保温储存装置包括多个并联和/或串联设置的保温储存箱,将多个分析仪器内的液体和/或器件分别储存在多个保温储存箱内。
[0008]优选地,所述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包括输送管路,该输送管路分别与所述温控器和所述保温储存箱连接,以构成供所述热交换液循环流动的热交换循环回路。
[0009]优选地,所述输送管路连接有热交换器,且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保温储存箱内,保温储存箱内部环境与热交换器内的热交换液进行热交换以降低或升高所述保温储存箱内的温度。
[0010]优选地,所述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包括驱动泵,该驱动泵连接所述输送管路,用于驱动所述热交换液流动。
[0011]优选地,所述驱动泵设置于所述温控器、所述输送管路或保温储存箱中。
[0012]优选地,所述保温储存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温控器和所述驱动泵。
[0013]优选地,所述温控器、所述输送管路和保温储存箱中至少一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001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具有前述的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所述检测设备内设置有多个分析仪器,全部的或部分的分析仪器设置有所述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
[0015]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温控器向保温储存箱输送热交换液,以控制保温储存箱内的温度,从而实现试剂或其他器件的储存,由于各仪器共用温控器且仅通过热交换液对试剂或其他器件进行制冷或制热,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温控器设置于仪器外,减少了对仪器布局的影响,提高了仪器的布局灵活性。此外,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安装方便,能在工业大规模制成品(如车载户外冰箱)的基础上加工。
[0016]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根据本申请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申请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内的热交换液的流动路线图;以及
[0020]图3是根据本申请检测设备的内部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0022]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仪器10的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人们在传统温控方法的固化下,普遍认为,为了避免试剂变质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水质检测站必须通过空调进行全屋温控,这是被技术偏见所束缚。本专利技术人起初也是被这技术偏见所束缚,后来经过研发和实践,发现可以不通过空调进行全屋温控,而采用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对需要保温的区域进行局部温控,而且此温控方式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0023]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包括温控器12和至少一个保温储存箱14,温控器12内容纳有热交换液,并能控制热交换液的温度,保温储存箱14用于储存分析仪器10中需要保温储存的液体和/或器件。
[0024]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液体可以为水、硫酸、盐酸、水杨酸、氯化钠、碘化钾、硫酸银、氢氧化钠等或按一定比例配置的成品试剂。这里的器件可以是PH计、浊度仪或溶解氧仪等。
[0025]其中,温控器12向保温储存箱14输送热交换液,从而控制保温储存箱14内的温度,以保存液体和/或器件,由于各分析仪器10共用温控器12且仅通过热交换液对试剂或其他器件进行制冷或制热,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从而克服了现有的水质检测站控温的用电功耗大的问题。另一方面,此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安装方便,能在工业大规模制成品(如车载户外冰箱)的基础上加工。
[0026]此外,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包括输送管路16、驱动泵18和控制装置中至少一者。
[0027]输送管路16分别与温控器12和保温储存箱14连接,以构成供热交换液循环流动的热交换循环回路。优选情况下,输送管路16连接有热交换器17,且热交换器17设置于保温储存箱14内,保温储存箱14内部环境与热交换器17内的热交换液进行热交换以降低或升高保温储存箱14内的温度。
[0028]驱动泵18连接输送管路16,用于驱动热交换液流动,进一步说明,驱动泵18可以设置于温控器12、输送管路16或保温储存箱14中。优选情况下,驱动泵18设置于温控器12内。
[0029]控制装置连接温控器12和驱动泵18。
[0030]其中,控制装置控制温控器12启动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热交换液达到预定温度后,驱动泵18驱动热交换液流向保温储存箱14,从而控制保温储存箱14内的温度,以保存液体和/或器件,当热交换液温变超过预设范围,驱动泵18驱动热交换液从保温储存箱14回流至温控器12,温控器12再次启动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
[0031]为了提高保温效果,温控器12、保温储存箱14和输送管路16可以设置有保温层。与传统的通过空调对整个站房进行降温的保温方式相比,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分析仪器(10)的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包括:温控器(12),该温控器(12)内容纳有热交换液,并能控制热交换液的温度;以及至少一个保温储存箱(14),用于储存所述分析仪器(10)中需要保温储存的液体和/或器件;其中,所述温控器(12)向所述保温储存箱(14)输送热交换液,从而控制所述保温储存箱(14)内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析仪器(10)的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储存装置包括多个并联和/或串联设置的保温储存箱(14),将多个分析仪器(10)内的液体和/或器件分别储存在多个保温储存箱(14)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析仪器(10)的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包括输送管路(16),该输送管路(16)分别与所述温控器(12)和所述保温储存箱(14)连接,以构成供所述热交换液循环流动的热交换循环回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分析仪器(10)的分布式保温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路(16)连接有热交换器(17),且所述热交换器(17)设置于所述保温储存箱(14)内,保温储存箱(14)内部环境与热交换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海涛肖巍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云璟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